APP下载

少数民族与汉族肾移植受者术后情况比较

2013-04-01崔瀚文蔡明袁清许亮韦星秦宁波王雷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受者汉族少数民族

崔瀚文,蔡明,袁清,许亮,韦星,秦宁波,王雷雨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我国每年肾移植总数超过5000例,但少数民族人群肾移植例数相对较少,虽然近年来少数民族器官移植取得了较大发展[1],但有关其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鲜见报道。本文对不同民族患者肾移植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1990-2012年89例少数民族及100例汉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数据通过中国肾移植登记系统获得。89例少数民族患者中藏族20例、蒙古族25例、满族17例、回族14例、维吾尔族5例、苗族3例、鄂温克族2例、侗族1例、土家族1例、壮族1例;男66例,女23例,年龄16~66(39.9±11.6)岁。100例汉族患者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16~72(42.2±11.6)岁。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膜性肾病、IgA肾病等。

1.2 供受者配型 供者均为汉族,尸体供肾。供者与受者ABO血型均相符,受体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供者与受者淋巴细胞毒实验≤3%。

1.3 免疫抑制剂方案 术前采用巴利昔单抗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进行免疫诱导。术后采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咪唑立宾+激素预防排斥反应,视药物浓度及临床反应调整用量,如发生排斥反应可酌情行激素冲击治疗。

1.4 冷、热缺血时间 汉族受者热缺血时间3~10(5.4±1.9)min,冷缺血时间6~28(9.5±2.9)h;少数民族受者热缺血时间4~10(5.5±1.7)min,冷缺血时间6~20(9.5±2.7)h。

1.5 术后随访 所有患者均采用电话随访,随访时间1~56(16.0±12.1)个月。随访主要通过询问患者一般感受和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了解移植肾存活情况及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询问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及发热,了解肺部感染情况,如果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记录其发生时间、治疗方式及预后。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少数民族与汉族肾移植受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冷缺血时间及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少数民族与汉族肾移植受者术后情况比较少数民族受者中6例于术后1个月因急性排斥反应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3例因术后半年内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无效导致移植肾失功。89例少数民族受者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为89.9%(80/89),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为28.1%(25/89),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2.5%(20/89),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3%(27/89)。汉族受者中5例因术后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3例因术后半年内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无效导致移植肾失功。100例汉族受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为92.0%(92/100),DGF发生率为27.0%(27/100),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9.0%(19/100),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0%(10/100)。统计学分析显示,少数民族与汉族受者早期移植肾存活率、DGF发生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受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受者(P<0.01)。

2.3 主要少数民族受者肾移植术后情况比较 统计学分析显示,藏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受者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及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主要少数民族移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例)Tab. 1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main national minoritie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case)

3 讨 论

国外大量研究证实民族对肾移植的疗效有一定影响[2-6]。近年来在解放军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进行肾移植的患者逐渐增多,其中以蒙古族、满族、回族及藏族为主,而上述4个民族又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本研究对汉族及少数民族肾移植受者的术后情况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国内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存活率略低于汉族受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本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肾失功,而肺部感染可使患者全身状况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均可影响移植肾的存活率,为此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急性排斥反应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受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汉族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汉族受者比较虽无明显差异,但存在增高的趋势。

本研究中少数民族与汉族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的原因可能为:①汉族与少数民族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HLA多态性是影响器官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人群的HLA多态性分化为华南群体(苗族、布依族及南方汉族)、华北群体(汉、蒙、满、回及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7-9]。虽然各民族间确实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包含在中华多民族基因组中,且经过历史过程中的民族融合,HLA多态性差异逐渐缩小,所以国内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存在一定差异[1],但并无统计学意义。②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国外研究表明,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很难保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定期随访,从而可能影响移植物存活[6]。虽然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汉族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可能间接导致一部分患者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文献报道肺部感染是肾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8%~16%[10],这与本研究中汉族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一致,但少数民族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本研究少数民族患者中共27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其中7例为重症感染,6例治疗无效死亡;8例发生在术后2个月内,12例发生在术后3~6个月;4例为细菌感染,9例为真菌感染,8例为混合感染,其余病原不明。本研究中少数民族患者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术后半年内,考虑发生于术后2个月内者可能是由于院内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造成免疫力低下所致,而术后3~6个月患者已康复回家,此时期的感染可能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关,真菌感染比例较高则可能与其生活环境湿冷、灰尘浓度较高有关。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肺部感染的监测和治疗,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民族肾移植患者的短期疗效接近,但长期存活情况尚有待进一步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及肺部感染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主要因素,对少数民族患者而言,应加强术后早期的监控和治疗,以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1] Wang YB, Liu J, Meng W, et 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31 renal allografts in Xinjiang area[J]. Chin J Organ Transplant, 2006,27(8)∶ 460-462.[王彦斌, 刘健, 孟伟, 等. 新疆地区331例肾移植分析[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6, 27 (8)∶ 460-462.]

[2] Contreras G, Mattiazzi A, Schultz DR, et al. Kidney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 in African-, Hispanic- and Caucasian-Americans with lupus[J]. Lupus, 2012, 21(1)∶ 3-12.

[3] Padiyar A, Hricik DE. Immune factors influencing ethnic disparitie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J]. Expert Rev Clin Immunol, 2011, 7(6)∶ 769-778.

[4] Rogers J, Baliga PK, Chavin KD, et al. Effect of ethnicity on outcome of 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J]. Am J Transplant, 2003, 3(10)∶ 1278-1288.

[5] Roodnat JI, Laging M, Massey EK, et al. Accumulation of unfavorable clinic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precludes living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 2012, 93(5)∶518-523.

[6] Udayaraj U, Ben-Shlomo Y, Roderick P, et al. Social deprivation,ethnicity, and uptake of living kidney dono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J]. Transplantation, 2012, 93(6)∶ 610-616.

[7] Chen RB, Ye GY, Geng ZC, et al. Revelations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nation from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HLA polymorphism in major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mainland China[J]. Acta Genetica Sinica, 1993,20(5)∶ 389-398.[陈仁彪, 叶根跃, 庚镇城, 等. 我国大陆主要少数民族HLA多态性聚类分析和频率分布对中华民族起源的启示[J]. 遗传学报, 1993, 20(5)∶ 389-398.]

[8] Lai SP, Ren HM, Hu HT, et al. HLA-DRB alleles polymorphism in Han, Hui, Uygur and Tibetan populat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J]. Acta Genetica Sinica, 1999, 26(5)∶ 447-457.[赖淑苹, 任惠民, 胡海涛, 等. 中国西北地区汉、回、维、藏民族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 遗传学报, 1999, 26(5)∶447-457.]

[9] Pan XH, Fu JL. Analysis of genetic structure and gene flow of HLA class Ⅱ in 11 groups of the Chinese Nation[J]. Acad J Sec Mil Med Univ, 1996, 17(5)∶ 401-407.[潘星华, 傅继梁. 中华民族11群体HLAⅡ类基因遗传结构分析及流动轨迹探踪[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6, 17(5)∶ 401-407.]

[10] San Juan R, Aguado JM, Lumbreras C, et al. Incidenc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late infection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data from the RESITRA study group[J].Am J Transplant, 2007, 7(4)∶ 964-971.

猜你喜欢

受者汉族少数民族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影响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护理因素及对策
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