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币微谈

2013-03-31李飘飘

民生周刊 2013年23期
关键词:中央美术学院硬币顾客

文/李飘飘

分币微谈

文/李飘飘

不知从何时起,钱包里的一枚五分钱硬币已成为我的一个累赘。这还是我上一份工作薪酬的一部分,至今没有机会花出去。终于,某次去超市,购买的散装水果标价刚好是5.15元人民币,当我兴冲冲地从钱包里挖出那枚硬币递给收银员时,对方却并没有伸手去接。她立在柜台后用职业性的冷淡语气解释道:“我们这儿实行四舍五入,不收分钱。”

我有点生气又有点糊涂:为几分钱没必要吵吵闹闹,但又觉得超市蛮不讲理,5分钱难道不是钱吗?凭什么以不收为理由要求我多付账?于是我把这件商品退了,以不购买来抗议这种无理规则,但超市可能并不会在意这点损失。

我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但这件事却引起了我的极大质疑。很早就听说某些大型超市通过自动把顾客账单数字进位到角来揩油的事情。现在超市都不再暗地里这样做了,但“四舍五入”却成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大部分人并不在乎这几分钱,起码不会在公共场合结账时为几分钱讲理。几分钱,施舍给乞丐都觉得过意不去,但全北京这么多人,超市从每个人手里多收这么几分钱,却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为此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原来爱较真的并不止我一个。北京有不少人因为超市拒收分币而专门请律师打官司,而所有律师和银行工作人员都会告诉你,分钱仍属国家法定可流通货币,商家从法律上没有拒收的理由。虽然最后把理讲清了,多收的几分钱也返还给了顾客,但由于赔偿甚微且没有引起社会较大的关注,很多超市至今并没有因这些消费者的维权行为更正自己的恶习。

现实却更加滑稽。很多超市长期用标价到分的商品促销来吸引顾客:“3.99、9.99、99.99”……这些见怪不怪的标签看上去似乎比“4、10、100”要实惠,但按照超市的“四舍五入”标准,这些以小数点后“99”结尾的价格都可以直接进位到元,与“4、10、100”没有任何区别。由此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行为。

分币的处境的确有几分尴尬,别说大超市,连菜场小贩都不屑于收找那一两分钱。如今分钱的纸币已经不再流通,硬币理论上还可以使用,但很多人或许都和我一样,家里储藏着成堆的分币,去银行换整觉得费事,可堆在家里又无法流通,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费。

“分”在财务核计中与别的货币单位一样重要,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为何我们赚着分币,却又不能使用它们。

看我仍在为这事困扰,同事劝我说:“受这点‘坑’算什么,只是几分钱的事儿,现在坐出租车都是直接‘化角为元’了。”

是呀,我们不断地在为莫须有的东西付账,却不知这分币,连同对其它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计较,正是我们当今这个社会缺少的一种态度。在我们所谓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处世哲学里,有多少欺瞒假之而行?

□ 编辑 郭铁 □ 美编 徐政

艺术Art

北京人,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2002年毕业于该工作室研究生班。现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副编审。

作品曾发表于《美术》、《美术研究》、《国画家》等多种专业期刊,入编多本画集;曾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室、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举办同学、师生书画展。

《山麓林屋》

《山麓听泉》

《山居》

作品赏析

高巍的作品力求笔墨关系的和谐统一,意境秀丽浑厚、洒脱自然。其作品无论是表现秀丽的山峰、古朴的廊桥、仙灵的竹林、跌宕的流水,均运用写意的手法直抒胸臆;在笔墨的黑白、虚实、浓淡、干湿、苍润上下功夫,使画面意境和审美情趣雄奇而不失蕴藉、散淡而不陷枯寂、险峻而幽深秀丽,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呈现出虚实相生的氤氲气氛。

□ 编辑 陈萌 □ 美编 徐政

猜你喜欢

中央美术学院硬币顾客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不翼而飞的硬币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
韩亚洲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
硬币塔
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规划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