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教育:不宜是补充

2013-03-28侯怀银

中国德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研究学校发展

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只有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让社会教育形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让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教育的研究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并让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得到系统培养,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独立、持续的发展。

社会教育;强化;协调;发展

侯怀银,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的形态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人最早接触的教育;学校教育则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社会教育作为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教育。社会教育虽然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从未停止过,如文化宫、少年宫等场所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而开展的社会教育实践一直进行着,但社会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尚未确立起应有的地位,更没有被作为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立的教育形态来独立实施和运行,而仅仅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当今的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社会教育却正在边缘化。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亟待强化。

一、应把社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我国自古就有社会教育的传统,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教育却是在20世纪初由国外传入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社会教育研究也正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甲午战争以后,我国学界开始以日本为媒介大面积地学习西方,“社会教育”一词,经日文转译传入我国。蔡元培于1912年出任临时政府教育部长后,专门设立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正式在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上确立了独立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教育虽然重新受到国家的重视,但社会教育的意义一直没有被提升到国家层面来认识。在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文件中,鲜有“社会教育”这一用语。社会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在学习型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充足的学习资源,整个社会应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学习服务,校园和社会不再有传统的界限,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条件,而这一切正是社会教育所具备的独特优势。随着“终身教育论”的提出,社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一定重视,因为在整个人生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占的时间是有限的,唯有社会教育是无限的、永恒的、持续的。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加强社会教育作为体现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国家行为,使人民除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外,还能获得各种非正规教育的机会。这种非正规教育就是社会教育。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予以高度重视。

第一,国家要制定并颁布《社会教育法》。把社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确立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独立地位,以改变把国民教育体系仅仅局限或集中在学校教育系统以及把社会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学生的局面。

第二,社会教育要有独立的财政来源。目前,由于对社会教育的不重视,不少社会教育机构,如少年宫、青年宫等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增加了教育投入,但真正落到社会教育机构上的资金少之又少。当然,学校也非常需要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但社会教育机构更需要资金。很多青少年宫坚持公益性,开展了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项目,但是也有些少年宫为了生存把地方租出去,办录像厅、卡拉ok厅、棋牌室等,严重影响了社会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国家应设专项财政资金,为中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并完善社会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它应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或文化馆、科技馆、社区文化和教育中心以及其他各类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等专门的社会教育设施。我们应该把城市里最好的地方留给孩子们接受社会教育,同时也应更加注重农村社会教育机构的设置。

第四,政府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学校、文化团体、艺术团体和其他社会团体提供各种社会教育服务,对社会成员施加主流文化价值影响,并使其成为社会成员随时可去和乐去的场所。

第五,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公共团体或私人设立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加强对广大社会成员的引导和影响。政府要加强对社会教育行业民办机构的监管,进行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促进社会教育培训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社会教育是在学校教育之外进行的教育活动,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在不同场所进行的,这种教育活动应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而不能把社会教育仅仅作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或补充。社会教育理应有三种形态。

第一,学校以外独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社会教育。对学生来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在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想完全利用学校教育,在就应利用好社会这一环境,即实施社会教育,使社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社会教育可补充学校教育的各种不足。

第二,学校中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社会教育。学校也应该是社会教育的机构。这种形态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上的进一步扩展。

第三,学校以外独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学生以外的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社会教育。这是一种以满足学校以外教育要求的社会教育。

从以上社会教育的三种形态看,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育是一个整体,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整体中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学校教育则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校教育旨在为受教育者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而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社会成员的实际生活进行改良、指导,谋求整体社会的进步提高,是直接以社会的进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事业。可见,对学校教育来说,社会教育实际上有三种意义:其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其二,社会教育可以进使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教育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变化;其三,社会教育的健全发展也有许多地方需要学校教育的努力配合。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二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要处理好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并使两者协调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政府不仅要把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平等看待,而且要建立起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机制,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失衡的状况。

第二,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学校不能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除了成绩什么都没有。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学生要通过接受社会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社会教育机构接受情感教育、环保教育、创业教育、公民教育等,这些教育对学生具有社会文化的传承、社会规范的养成和社会生活技能的习得等多种重要功能。校长要有强烈的社会教育意识,使学校能依靠社会文化机构,给孩子一片校外的天空,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教师、家长要形成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习惯,把孩子从为了应付考试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并在我们身边的博物馆、展览馆、少年宫里能经常出现学生们的身影。

第三,学校要以自身为载体,不断强化校长和教师的社会教育意识,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全面实现学校的社会教育职能。

第四,除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宫、教育基地等,新闻媒体、电影电视、网络等都要承担社会教育的功能。我们应对社会教育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把社会教育作为发展的方向。

第五,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社会教育虽没有学校教育那样集中、有目的、有计划,但由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广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又能巩固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其影响比较广泛、深远,更易深入学生内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源流、依据和背景。社会教育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成员各方面的素质水平,为学校教育创设一定的环境条件,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而且可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成效。我们应通过社会教育的系统实施去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度变革。

三、社会教育研究应成为教育研究

领域的重要课题

中国社会教育研究者以“研究中国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会教育事业”为己任,不仅出版了一系列社会教育著作、教材和杂志,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初步建立起了以教育救国、富民、强民和改造国民为核心的比较系统的社会教育理论,而且把社会教育的理论、制度和设施结合起来,已从比较、历史、实验等角度进行研究,社会教育的研究角度趋于多样化。社会教育的研究已越来越突破仅仅对图书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关系进行研究的局面,以终身教育为理念进行社会教育研究,社会教育研究领域得到拓宽,社区教育的研究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政府的教育行政系统围绕学校教育设置,面向社会成员提供的教育集中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失衡。这种情况导致社会教育研究在整个教育研究领域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对社会教育的研究仅仅是从学校教育的补充这个角度入手的,根本没有给社会教育应有的地位。这自然导致人们热衷于学校教育的研究,而忽视社会教育的研究,社会教育的研究形成了较长时间的空白期,出现了断层。各大报刊论及社会教育的文章比较少,主要内容局限于对青少年进行的社会教育,仅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对青少年实际技能的训练,未把社会教育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行研究,这也是社会教育研究在我国尚未深度开展的重要原因。我们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对社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重新估量,并把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这是社会教育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21世纪初我国社会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系统培养专业人才是社会教育

事业发展的保障

社会教育是一项有着自身规律的特殊工作,很需要专业性和知识性。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大学里都设有专门培养社会教育工作者的专业。仅以日本为例,已有近百所大学承担培养社会教育专职人才的任务,而且还设有国立社会教育研修所,专门从事社会教育专职人员的进修和提高工作。社会教育的发展和实施必须有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保障,在高等学校设置社会教育学院和系,这是21世纪初我国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证。我们应在高等学校设置社会教育学院或系、专业,尽快进行社会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社会教育专职队伍。目前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可在一些高等学校进行设点试验,根据我国国情培养所需要的社会教育专职人员。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开展好社会教育的关键。只有将一大批事业心强、有知识、有能力,且具有献身精神的人吸引到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中来,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独立、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研究学校发展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学校推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