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13-03-28

南方周末 2013-03-28
关键词:莫斯科普京习近平

南方周末记者 师小涵 实习生 夏以华

南方周末记者 师小涵

南方周末实习生 夏以华

暂别四日之后,2013年3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相逢。只不过会面地点从寒冷的莫斯科转移到了炎热的德班。他们一同参加在此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五个月后,他们还将在圣彼得堡召开的G20峰会上再次见面。

前任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都将任期内最后一次出访定在了俄罗斯;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第一站访问也设在俄罗斯。频繁的元首、高层互访,多少验证了3月22日普京欢迎到访的习近平时说的话:中俄关系到了几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时候。

“鞋子合不合脚, 自己穿了才知道”

除了经贸上相互需要,习近平此次访俄还确认了两国在政治、军事、安全等方面的战略合作,他称中俄关系互为两国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从下午3点到晚上10点,习近平访俄第一天,与普京在一起的时间超过7个小时,《中俄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就是两人在傍晚时签署的。

声明表示,反对一国或国家集团单方面无限度地加强反导系统。这是继2000年普京访华时签订《中俄反导宣言》后,沉寂多年的反导议题再次被提起。就在声明发表的7天前,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美国在阿拉斯加州新增14个陆基导弹拦截装置。

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再平衡和中国周边领土争端频发的背景下,这一表态显得颇有深意。

在习近平出访前夕,双方达成了中国采购24架苏-35型战机和4艘“拉达”级潜艇的协议。这是继1992年中国采购苏-27战机之后的又一次引人注目的军购。

在普京的建议下,3月23日,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国防部时,参观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习近平是第一位获此礼遇的中国元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这体现了中俄互信达到了新高度。

随后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出反对“新干涉主义”。在反对新干涉主义的问题上,中俄之间似乎早有默契。比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表决中,中俄连续三次共同否决了涉及制裁叙利亚、要求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下台的议案。

习在演讲中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解释反对新干涉主义的原因;同时,他还用“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批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观点。

俄罗斯英文媒体《莫斯科时报》用“克里姆林宫会谈后,中国主席讽刺美国”为题报道了这次演讲,并称习近平使用了“普京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

除了双边合作,中俄在多边领域的战略合作也加速推进。本届金砖国家峰会开幕前,普京也提出了新的期待——金砖国家组织拓展角色,更多地介入地缘政治的期待,对叙利亚、伊朗乃至中东和平进程等问题共同发声。

“我们的国际战略观、国家发展观、国际安全观、世界秩序观都是基本一致的。”冯玉军说。

长期关注俄罗斯的学者方亮认为,此前在抵挡来自西方的压力时,俄罗斯总是走在前面;随着中俄实力对比的变化,未来中国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习近平这次的访问透露出这种可能性。”方亮说。

中俄元首外交

除了传达外交信号,首访也是外界了解新任国家领导人外交风格的时机。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时,机场没有了挥舞着国旗和花束拉着横幅高喊“欢迎”的华人华侨留学生,下榻酒店也继续对外开放。此前,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就表示,习近平的风格可以用“谦虚”、“专业”和“务实”来形容。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对俄外交。

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年履新,首访地点也是俄罗斯,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抵达当晚,普京邀请胡锦涛到自己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赴宴。当天,普京也送了一束花给胡锦涛的夫人刘永清。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被要求对习近平此次出访作出评价时表示:“访问邻居是很正常的,我们对此显然很放松。”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刚上任时的首访目的地同样选在北方邻国——加拿大。

中国与俄罗斯、前苏联的关系可谓一波三折。毛泽东曾在1949年访问苏联,并停留两个月之久,直到与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苏作为彼此的最大邻邦有一段由同盟到交恶,而后重建中俄关系的沉重历史。2001年,两国通过《中俄睦邻友好条约》将“永不为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08年,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

与那段对抗的历史相比,今天的中共领导人更喜欢提及1949年前后苏联对中国提供的帮助以及苏俄文化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在谈及年轻时读过的俄罗斯文学时,习近平能列出一长串俄国作家的名字: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等;2008年,温家宝在接受俄通社采访时提及,他儿时最早读过的俄罗斯作品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2003年,胡锦涛首访时则称赞了俄罗斯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从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到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作品。

2001年,江泽民在访俄时更是直接用俄语发表了演讲。时任总统普京亲自陪同,两人还在稍后的文艺演出时与其他观众用俄语合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次访问中,江泽民还专程访问了退休的叶利钦总统,两人甚至聊到了戒烟戒酒、节食减肥。

对于作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而言,他与这个北方邻居的交道才刚刚开始。五个月后,习近平将在G20峰会上与普京再次见面。除此之外,除了隔年的首脑互访,中俄定期会晤机制,还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多边场合,都将为两国元首会面提供大量机会。

当“中国梦”遇上“俄国梦”

“我觉得我和您性格很相似。”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在会谈中对普京说。尽管这是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访俄,但普京已经用“老朋友”来称呼他。

三年前,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曾在俄罗斯会见过时任总理的普京,而后者也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第一个打电话祝贺的外国领导人。

此次习近平出访,两国重申扩大双边贸易的目标——2015年达到1500亿美元、2020年2000亿美元。

这不失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毕竟在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仅882亿美元。同年的中美贸易额为4846.8亿美元,中日贸易额为3294.5亿美元。

不过,在2005年,胡锦涛和普京提出2010年贸易额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的目标时,双边贸易额还只有不到300亿美元,近年来的成长速度不容小觑。

“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性非常大,当然也要通过努力才行。”社科院俄罗斯经济室主任程亦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习普会谈后,两人共同见证了一系列“务实”的合作协议签署,内容包括能源合作、文化交流,甚至兔子养殖,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最大宗的莫过于石油、天然气的合作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约,承诺将目前每年1500万吨出口量翻三倍,从而换取后者一笔25年期的20亿美元贷款。同时,进行了超过10年的中俄天然气能源谈判也有了进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石油签订谅解备忘录,提出从2018年开始每年向中国提供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富有法律约束力的长期合同有望在年内签署。两纸协议让未来的中国有望成为俄罗斯油气的最大进口国。

方亮认为,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中俄尚存分歧,比如俄对越南、印度军售等,但是中国的对俄外交一直保持了耐心,如今也终于等到了成果。

这次访问,习近平将旨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介绍到了俄罗斯;而普京在数年前就曾提出“普京计划”,以期俄重回世界舞台中心。

“中俄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如此解释两国的合作。

但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页岩气革命的接连重创下,俄罗斯GDP增速常年徘徊在4%上下。同时,作为俄罗斯最大出口目的地,欧盟需求疲软,并开始强势压低能源进口价格。

冯玉军指出:“如果没有这些油气出口,普京在选举前做的社会保障承诺都可能泡汤。加强对亚太地区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对于俄罗斯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选择。”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后,习近平微笑着问一个用中文提问的俄罗斯学生:“你学中文有多久了?你有中国名字么?”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习笑着说:“那你可以取一个中文名。”

猜你喜欢

莫斯科普京习近平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大雪袭击莫斯科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车“游”
“狙击手普京”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普京与秋田犬
标题党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