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消费相关理论分析

2013-03-28杨平

当代经济 2013年16期
关键词:消费资源生态

杨平

(中共娄底市委党校湖南 娄底 417000)

一、生态消费的基本涵义

所谓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可持续的、全面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是一种着眼于生态需要、立足于生态环境、以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生态文化为精髓的消费方式。也就是说,生态消费是一种既保持自然风貌、又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的消费,是对资源的消费与保护、开发利用与和谐再生的一种科学消费观。它既符合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资源的生产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资源、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它不但能满足当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对生态、资源、环境消费的安全,而且还能够满足子孙后代对生态、资源、环境消费的安全,是人类21世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的主要消费模式。

这种生态化的消费方式,不仅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而且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消费同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态消费是一种在更开阔的视野、更高层次上的科学的消费方式,具体表现在:消费品本身是生态型的,其特征是持久耐用,可回收,易处理;消费品的来源是生态型的,包括生产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过程,等等;消费过程是生态型的,在对消费品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伤害;消费结果是生态型的,消费品使用后,不会产生大量的短期内难以处理、对环境造成压力与破坏的消费残存物。

二、生态消费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生态消费的理论基础。生态消费理论把当代生态伦理学、传统伦理学与当代哲学、环境科学有机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反映了人类社会道德的新原则和新规范,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生产和生活的行为模式,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节约型、循环型经济提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持和理论阐释:确立了自然界价值和权利的观点,奠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理论基础;加强了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伦理向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发展,有利于确立和实践环境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并把它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模式;推动了哲学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为实施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哲学依据。它不仅适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

2、生态消费的现实依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消费需求由低档次向高档次递进,由简单向复杂多变性发展。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已给生态、资源、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因此,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我们必须改变消费行为,向有利于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变。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在对生态资源实施消费行为时具有了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功能,这便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对生态资源的理性消费和科学消费。

三、生态消费的主要特征

1、生态消费的适度性。消费的适度性是指消费不仅要与个人收入状况相适应,而且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地球资源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生态消费虽然与适度消费不同,但是生态消费要求把人们的消费需求保持在一个合理“度”的范围内,这个合理的“度”就是在不超越生态环境所承受的限度内满足人们的各项基本需求,既要避免人们的过度消费,也要避免人们的消费不足。同时,这个合理的“度”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调整,是一个历史概念。适度消费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强调增减结合、质量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协调发展。生态消费的适度性并不反对随着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消费水平,而是倡导健康理性的、有节制的、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消费,抑制那些非基本的享受性、奢侈性和对环境代价过大的消费。这种消费注重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完善,特别是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它不是以消耗更多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为标志,而是以智慧和知识价值含量的高低为尺度,去满足和发展人们基本的生存性需求消费。

2、生态消费的绿色性。生态消费的绿色性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发展生态消费实际上是保护生态环境,反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或尽量避免环境污染。发展生态消费有利于人和自然之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如果违背自然规定,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和惩罚。生态消费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又要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生态消费当中贯穿着绿色、健康、环保等消费观念。生态消费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及开发新能源为出发点,生产节能产品,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产品生产;运用绿色技术手段开拓人们的绿色消费空间以及消费能力,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并培养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费观念。

3、生态消费的效率性。生态消费的效率性是指在保持基本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以及这种需求可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不仅包括在生产消费方面,要努力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包括在生活消费方面,要努力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消费需要,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给后代留下更多的财富。这就要求消费者能自觉地在生态消费思想意识基础上,在享受服务或产品的过程中选择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的产品,使消费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同时提倡节俭,反对过度消费。在我国,节俭是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实行节俭消费尤为重要。当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了保护环境的功能时,这种消费其实就是一种生态消费。生态消费的效率性就是设法使人类的消费行为向保护生态环境、推行节约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方向演变,要求人们有效利用地球的承载能力,尽量减少资源的耗费,特别是稀有贵重的资源及有毒有害的物质,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尽量简化产品结构,并尽可能地使资源得到最大的重复利用。

4、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性。严峻的现实使人们意识到,只注重人类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注重人类眼前发展而忽视未来发展的消费方式,是一种不利于人类全面发展、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由此,为摆脱这种消费观所导致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困境,人类就必须选择一种全新的注重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消费观,即生态消费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消除生态危机,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性强调消费的公平性,消费的公平性既包括代内公平,又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不能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代际公平主要指的是当代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要保证后代人在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自身需求方面,与当代人享受相等的权利。这种可持续性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各项基本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的各项基本需要。因此,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适度地开采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后代人与当代人一样拥有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权。

四、积极发展生态消费的重要意义

1、积极发展生态消费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不仅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还包括重要的经济建设,而生态消费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构成社会发展的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构建。消费就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如果消费这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社会这个整体的发展。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承载极限。目前,全世界都在面临着资源紧缺的危机,环境的污染、人口的激增又使这一危机日益凸现。生态消费实质上就是要求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有序,人的发展才能走上可持续化道路。生态消费要求我们把握消费尺度,既要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要确保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开发和利用,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消费过程中倡导节约、环保,尽一切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生态消费是人们正常生活有序进行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

2、积极发展生态消费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国家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从我国现实看,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消费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实现生态消费,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调整人们不合理的消费结构。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运用,能有效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过去过度消费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消费,不仅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加快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3、积极发展生态消费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生态化。生态消费的消费取向可以引导生态化的生产,可以促使生产者开发、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中国不能重复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换取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而只能根据本国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人们以一种合理的模式进入小康阶段。”为了促进生态、资源、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均衡发展,在生态、资源、环境的消耗问题上应以循环经济作为生产、生活消费模式,并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对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生态消费通过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引导,有利于将社会生产推向生态化道路。生态消费的这种以“生态化”为核心,在生产方式上追求绿色、环保、适度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从而使人类的消费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状态,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走向生态文明。

4、积极发展生态消费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人们的生产劳动对自然加以改造,以适应人类自身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身。而消费问题无疑事关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只有坚持发展生态消费,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曾指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发展,在于满足人的包括生态需要在内的需要”。“生态需求,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生态消费否定了消费主义所追求的片面的消费和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否定了消费主义将人异化的消费方式。只有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消费模式,才能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生态消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它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建立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是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生态消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原则,通过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来持久地提供各类消费及服务,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消费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占有、使用和消耗的过程,还是人自身的一种再生产的形式,通过生态消费来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鲁长安:我国发展生态消费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2009(9).

[2]唐国琪:生态消费对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3).

[3]刘阳:生态消费的哲学解析及其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08.

[4]陈艳玲:论生态消费观的构建及其意义[J].生态经济,2007(10).

猜你喜欢

消费资源生态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生态养生”娱晚年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40年消费流变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