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欧自贸区建立对中欧经贸的影响

2013-03-27孙元江

对外经贸 2013年5期
关键词:美欧欧美边境

孙元江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

关于美欧自贸协定我讲两方面内容:一是美欧自贸区的背景情况和意图;二是美欧自贸协定对我国的影响。

美欧自贸协定全称为《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即TTIP。以2008年金融危机划线,在危机以前,主宰这个世界并占据全球经济主导权的是发达国家,如八国集团、OECD,还有世界银行、IMF,甚至WTO。危机前,美欧的经济总量就占世界总量的59%。危机以后,美欧的经济总量下降到47%,贸易占比从47%降到29%,不到三成。而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从9%上升到20%,所以全球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东升西降的趋势。美欧所谓自贸协定实际上在20 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酝酿,后来因为各种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被搁置,现在又重提话题。

另一个背景,就是美欧如何看WTO?世贸组织开始所倡导的,所谈的议题,多半是边境措施议题,就是关税减让,或是市场准入,提倡的是商品的自由贸易。随着欧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以前WTO 所谓的这些边境措施,美国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加上多哈回合起名叫“发展回合”,美国人认为现在的WTO 谈判有利于新兴发展中国家,他一定是要想其他的办法。于是把以前的P4(《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拿过来,形成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另外又和欧洲搞TTIP。另起炉灶的目的是希望今后全球的贸易规则不应该只注重边境措施,而应该注重边境后的一些措施,包括知识产权、环境、劳工、标准、国营企业、企业竞争力这些议题。可以想象,如果这两个自贸协定谈成了,自贸区建成了,他们所倡导的这些高规则、高标准成功了,一定会对多边贸易体制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此一来,美欧又占据了贸易规则的主导权,中国所依赖的低附加值、中低端产品的出口,以后可能就会遇到规则壁垒了。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危机爆发以后,西方国家日子难过,建立自贸区也是为了一起抱团取暖。因为现有的欧美货币政策已经极度宽松了,财政政策也不断紧缩,所有经济手段的边际效应已经开始递减,只有建立自由贸易区这种方式是不需要增加纳税人负担、成本很低、又可以刺激出口、开拓市场、提高就业的手段。

TTP 也好,TTIP 也好,谈判前景怎样呢?美欧达成自贸协定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美欧文化同出一源,意识形态比较一致,社会经济制度类似,市场经济的体制、法制都比较成熟,经济均高度发达,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市场规模也比较大,而且重要的是双方现在都有政治意愿,所以从这几方面来讲,未来前景还是看好的。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两个大的经济体,在决策体制、经营方式,还有部分产业竞争力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在决策体制方面就比较分散化,美国属于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管辖权不一样;而欧盟有27 个成员,实行的是协商一致原则。所谓协商一致就是只要有一个成员不同意就可一票否决。而美国对外谈判则有一个所谓的快轨授权。在某些情况下,这个体制对谈判进程造成很大影响。美国对微观的事情管得不是特别多,他们提倡企业的创新、竞争力。欧盟比较注意保护消费者权益,所以双方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是有些差异的。从产业竞争力来讲,关税方面,美国现在平均关税大概是5.2%,欧盟是3.5%,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很低。总体来讲,绝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取消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双方也有很多敏感的产品,如烟草、肉类、糖、奶制品等,特别是农产品,总体来讲,欧盟的农产品竞争力较弱,美国较强一些。还有汽车等制造业的工业品,完全取消关税也有难度。这些发达国家的一两个产品背后往往代表着一个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又决定政治选票,所以很可能最后是因为这几个产品谈不下来。而TPP 和TTIP,倡导的都是高水平的自由化,要求没有一个例外的产品,是全面自由化。在服务贸易领域,比如金融方面,双方的监管体制不一样,相互开放面临困难。欧盟在航空和海运领域竞争力较强一些,美国在视听,就是文化产品出口方面较有优势,比如说电影。在其他议题方面,很多就涉及刚才讲的边境后措施。大体上双方的法制环境比较成熟,法律体系也趋于一致,但是在政府采购方面,美国整个政府采购大部分在州政府,有10 个州还没有参加政府采购协定,而欧盟的政府采购大部分也属于成员国管辖。所以总体来看,谈成有可能,但是难度确实很大。特别是短期内要达成协议,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讲讲对我国的影响。毕竟这两大经济体总量加起来达33 万亿美元,对全球的影响很大,外贸总额有8 万亿美元,人口也很多,加起来有8 亿人。一旦欧美达成协议,未来全球将形成三大经济板块,北美、亚太、欧美,这样的一个格局就会使现在东升西降的进程被瓦解,欧美可以继续主导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定权,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仍然占据主导权。另外,规则的外溢效应会影响WTO 规则。从某方面来讲会削弱多边贸易体制。对我国的影响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从短期来看影响是有限的。因为从贸易角度来讲,我国对欧美出口的都是低附加值产品,如鞋帽、纺织品等,对他们来讲没什么可替代性,贸易的转移效应并不是很大。投资也一样,实际上欧美并没有把我国作为投资的主要对象。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美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是24 亿美元,占它总投资的0.6%,欧盟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额是228 亿美元,占总投资的4%。所以短期来讲影响不大,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这几个板块形成了,对我国的发展空间是一种挤压,特别是对我国周边市场,如多年来经营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还有现在正在谈的中韩、中日韩自贸区都将难以完全抵消那些负面影响。因为自贸区的规则,从理论上看是违背世贸规则的。从投资贸易转移来看,长期来看这个效应会增强,对我国的贸易投资都会产生影响。我国对欧美的贸易占全部贸易的27%,约1/3。所以从中长期来看,TTIP 对我们的贸易、投资都会有影响。最重要的是规则,一旦欧美把这个规则制定了,我国将只能被动接受。当然从积极意义来讲,可以倒逼我国国内的机制改革,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我们现在谈自贸协定,要从更加开放的角度看,不要只谈减关税,这些边境后措施,以后的自贸协定都要讲,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国营企业、环境、劳工等我们都要谈,我们不能老是把自己放在边缘,放在外面。

猜你喜欢

美欧欧美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本期导读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欧盟发布贸易统计,中欧贸易增长迅速,逼近美欧贸易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6年10月)
China investment in U.S.,Europe and ASEAN surges in 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