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对策探究①

2013-03-27曾惠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10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农民工心理健康

曾惠芳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的社会经济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农业经济社会,向现代的——发展的、开放的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速度加快,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但是,他们的孩子大多数都不能随同父母生活,也不能受到正常的教育,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无人指导,心理抑郁苦闷、安全没有保障,成长令人担忧。长期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也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背景

从2006年开始,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通俗的讲就是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而不能照顾的、留在家里的儿童。多数人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指贫困地区的农民迫于生活的压力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家庭关爱的未成年子女。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或是离异家庭,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90年代已初具规模,但留守儿童问题直到2004年之后才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据一份关于不同年度对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情况统计,2003年12月31日以前,几乎没有专门报道,只有关于少数几篇在报道农民工的时候涉及他们留在家乡的子女;2004年只有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相关的恶性或极端性事件的报道;2005年有相关的学术及官方的调研数据发布,媒体开始组织一些关爱活动;2006年各地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探讨如何缓解问题的对策,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专题工作组在北京成立;2007年留守儿童成为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各地对留守儿童的态度从“关注”转向“关爱”[2]。由此可见,广大社会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自2004年起持续升温。

进入21世纪,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规模更加壮大,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就慢慢地分离成两大块。一部分在改革开放中受益较多的农民工先富起来,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并将自己的子女随迁至工作地教育,享受父母亲情的关爱;而另一部分没有富裕起来的的农民工,却还是居无定所,虽然拼命工作,也还是支付不起自己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费用,也就更加享受不到亲情的关爱。这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扩大,日益引起社会的担忧。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的数量规模,目前有着多种估计。2004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通过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认为在农村义务教育年龄段所占的比例达到47.7%。据此数据估计,就全国而言,最保守的农村留守儿童数目也不会少于1 000万。2005年,人口学研究者段成荣和周福林利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抽样数据,估计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的比例为8.05%,据此推算全国留守儿童为 2 289.2万人[3]。更有2008年来自中国妇女网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约4 000多万。

实际上,留守儿童的分布是有地域性的、不均匀的。留守儿童现象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省份,特别是西部省区。而这些关于留守儿童的数据调查主要是分县或分区进行,所以统计的数据结果与现实存在的数据难免有些误差,现有的这些数据也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依据。对目前的现状来说,至少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确是一个数量巨大的群体,并且,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加速,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工群体正在以每年500万的速度增长,那么留守儿童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增长。

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现状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知、情感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其中认知发展和个性情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心理健康的发展。

据2005年詹欢和张捍东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李峰(2007)指出留守儿童心理障碍较多,还列举了两个基本类型,一是攻击型,表现为情绪自控能力差,好冲动;二是畏缩型,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抑郁等。危珊珊(2009)提到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存在失调或缺失的问题,他们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恰恰不能经常教化和引导孩子,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和心理带来不利影响。

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长期与父母的两地隔离,使得这群孩子的感情关怀出现空缺,导致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继而引发一些不良情绪,比如:愤怒、失落、焦虑、担忧等。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排解,长期积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性格、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今后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王卫国说:“逾千万人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其实像水,既弱也强。播撒关爱,明天的他们将回报社会以和谐;若漠视其成长中的问题,明天,这些问题将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灾难。”这也说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开始蔓延。通过政府的推动,学校和社会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缓解或释放儿童的心理压力。

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爱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儿童本人的成长,更是关系到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的问题,这群留守儿童长大后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群体是如此庞大,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基问题。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其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关注。

首先,政府对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尊重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使他们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输出地政府要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的子女教育问题。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父母或监护人应当创建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状况;同年,江西省教育厅颁布《关于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提出各级文明办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纳入到‘三个文明’建设中,积极开展工作。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农村有需要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4]这种寄宿制学校将原本由家庭分担的照顾、教育的责任转移给了学校,由于教师在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方面要比孩子的祖父母更专业,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了留守儿童莫大的帮助,也给了孩子们一个比较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但是,这种长期的寄宿制生活也有一些弊端,比如:活动的范围太小,寄宿生活单调,娱乐活动缺乏等等,都会让孩子们感到压抑、烦闷。而学校采取的关爱措施普遍是心理健康辅导,这种辅导活动最多每月两三次,先不管效果怎样,单从次数来看,就不能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长期的饥渴状态。

其次,各种社会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随着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各种社会组织也开始向留守儿童伸出温暖的手,组织各种活动来缓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2003年,针对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地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关爱活动,比如安徽省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就获得了2008年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在各校之间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体验心理健康常识、注重心理健康保健等措施来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工程”[5]。200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从2006年开始,逐步在乡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中心,建立劳务输出人员档案,以备管理服务[6]。这些措施都是值得推崇的,只是真正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还有待相关部门去跟踪完善。

最后,各种媒体的关爱行为。通过报纸、新闻、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的宣扬,社会公众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很大的影响。2006年春节期间,浙江都市快报社举办的“给农民工孩子送个团圆年”为主题的系列送温暖活动即为社会关爱的典型案例。活动源于2005年底一位孤独无助的留守儿童写给《都市快报》的一封信,这位有点绝望的孩子对父母的呼唤让记者和编辑们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为这些孩子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想法很快就变成了实际的行动。媒体通过讲述身边的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透析了中国3 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令人担忧的现状,在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的同时,也引起了整个社会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感情共鸣。

通过这些媒体的精心组织和策划活动,很多长年在乡村守望的留守儿童,得到了来之不易的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同时,这些孩子也体会到了被爱的感觉,不仅有久难重逢的父母之爱,更有社会群体对他们的关爱。但是,组织这次关爱行动的媒体也有不少困惑,行动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目标群体的选择、为活动过程筹资、对外的宣传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就算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得妥当,那些留守儿童的在外务工的父母又能否有回家的假期?能否在回家团聚后,来年的工作还有保障?孩子今年团聚了,明年呢?后年呢?还有,一次关爱行动也只是几个孩子,或者是十几个孩子得到了照顾,还有其他的一大部分留守儿童又该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社会公众应该要关注的。

四 针对“关爱行动”的相关建议

纵观上述各种关爱行动,从政府制定的政策,到各种团体组织的关爱,再到社会媒体大众的广泛关注行动,无不凸显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也无不凸显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程度。在关爱的同时,也许我们付出了很多,付出了艰辛,但是效果不一定与付出成正比,所以我们目前需要对“关爱行动”做出一些建议。

1.勿把留守儿童“标签化”。留守儿童需要关爱,当我们在关爱行动的同时,大张旗鼓地宣称这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活动”,专为某某孩子准备的,此时,我们在场的孩子心理是否愿意接受,是否觉得父母不在身边是种骄傲;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孩子,我们心理能否接受这样的关爱。孩子虽然还小,但是孩子也知道,这些起码的亲情之乐要拥有才值得骄傲。因此,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到底是为了“关爱”孩子才举行的活动,还是为了其他,比如:自身的知名度,吸引关注度等等。这里我们需要做到高度重视对活动策划者的素质培训,让策划者和参与者都能感觉到这种相互信任的爱,也让留守的孩子能从内心感受到我们的关爱,感受到这是一种融入式的爱,“润物细无声”的爱。

2.勿把短期辅导当“关爱”。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采取的最普遍的措施是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但心理健康辅导是针对儿童行为习惯方面的轻微问题,或者是一些轻微的思想道德行为问题所进行的辅导,而对于这种长期处于缺乏亲情关爱、缺乏心灵沟通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收效不大。留守儿童的心理创伤、情感的渴望是需要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感情氛围,而这种氛围不是一次两次的心理辅导可以弥补的。而班主任恰好是每天与孩子们见面机会最多的,熟知大多数孩子个性的,也是比较有耐心和了解孩子需求的,这样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班主任“关爱”行动比较与现实接近,最起码,对班主任的这种“熟悉”可以让孩子的感情有所寄托。当然,这种“关爱”行动,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进行专门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方能担当此任。建立一种长期感情稳定的氛围,有助于弥补留守孩子的情感缺陷,也有助于留守孩子这个弱势群体今后的发展。

3.建立学校任课教师的“关爱”主体地位。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师理应担当主要责任,教师有专业化的知识,有经常接触的机会,但是还需要提升教师的特殊素养——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有:首先是收集关于管理留守初中生的成功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总结并提炼属于自己的经验、教训;适当地召开关于留守初中生的管理交流座谈会,用以引导,鼓励农村教师分享留守初中生的教育、管理心得;其次是增强教师关于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专业素养,侧重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用;最后是农村教师给留守初中生补爱,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了解、掌握留守初中生的基本情况;主动与留守初中生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联系、沟通;班级管理中施行“爱心倾斜”,在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向留守孩子倾斜关注度。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极力主动地加强或者是配合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熟悉的莫过于工作在学校一线的教师,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逐步发现,仅凭教师这个圈子的经验毕竟非常有限,掌握的理论知识也捉襟见肘,因而,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更系统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加以指导。

五 结语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也通过制定各种保护留守儿童切身利益的政策来缓解,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帮扶留守儿童获得温暖的“关爱”活动,学校也制定了相关的倾向留守儿童的“爱心”专项计划;但是,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责任人——家长,应该需要在家庭教育与打工赚钱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也必须要关注到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感空缺带来的性格缺陷,家庭教育空缺带来的认知缺陷,孤独的心灵带来的心理缺陷。所以,新一代的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留守的孩子多考虑考虑,毕竟,社会各界的“关爱”行动都是缓解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对策,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帮助家长能够在孩子身边或附近工作,或者是将孩子带至工作地就读,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

[1]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叶敬忠,杨 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周 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4]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1.

[5]金庆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总结报告[R].当代教育论坛,2008(3).

[6]雷万鹏.中国五省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之政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农民工心理健康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