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不懂的珠宝

2013-03-27胡立彪

大众标准化 2013年9期
关键词:珠宝商暴利钻石

● 胡立彪

在妻子的生日晚会上,丈夫当着众人的面把一条光彩四射的钻石项链送给妻子。一位朋友说:“瞧您夫人多高兴啊,假如您送她一辆玛莎拉蒂跑车,她会更高兴的!”丈夫摊开双手说:“我也曾这么想过,可惜这种跑车目前还没有假的!”

不敢说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真的像这位“丈夫”这样实施了出发点是好的但本质上依然要定性为骗妻的行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心里“曾经这么想过”只是“可惜”没有敢付诸行动的丈夫、准丈夫或男朋友,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正所谓,需求决定市场,也决定潜在市场,基于这样一个尚无法统计的“惊人的数字”,珠宝市场能够满足男人们哄骗女人需求的货品就应运而生且生生不息了。

前文段子里那条假项链到底怎么个假法不好说,但价格的假一定很单纯,只是把一千说成一万,还是把一百说成一万,全由丈夫的胆量决定。当然,就市场而言,把多少钱说成多少钱,还是由商家说了算——就算是真货,也存在价格虚标,在这个假中,难免让人看出“暴利”。事实上,一直以来,钻石的利润都不为外人所知,而业内透露的实情是,一颗钻石的终端销售价格通常是成品出厂价的3~4倍,也就是说,流通领域加价率高达200%~300%,一些较为知名的品牌则要达到400%~500%,甚至更高。中国钻石零售市场至今不过2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全行业来说,似乎都已经习惯了“暴利生存”。

“暴利”这事不为外人知,就像丈夫哄骗这事不为妻子知一样,其实是有隐情并存在误读的。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珠宝要经历加工厂-成品经销商-各级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环节。每经历一个环节,珠宝的身价就得涨一次。一般情况下,在珠宝的终端零售价中,20%~30%是出厂价,15%是税费成本,商场要提取25%~30%的扣点,而剩下的25%~40%才是属于珠宝商的利润。可是,这点利也不是都能装进他们口袋的。你想啊,珠宝商的店面得装修,员工得发工资,压货及资金周转得往里搭钱,这些都少不了,到最后,能剩下10%的利润就算不错了。所以有珠宝商抱怨:“想进入商场销售,没有200%以上的加价,几乎很难收回成本。”

显然,在整个珠宝产业链上,除了终端商场由于手握渠道优势,算是能够旱涝保收之外,无论是加工企业还是珠宝经销商,均面临盈利能力不足的困惑。高售价与低利润之间的巨大黑洞,促使着行业中的各环节不得不拼尽全力,一方面上下游争夺着利润,另一方面采用各色手段,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考虑到作为最终被宰的羔羊,“丈夫”们要为所有的加价买单,要用自己的羊毛编织别人的“暴利”,若有人无法承受这一切,作一下“出发点是好的”的假,难道不可以理解吗?

所谓“各色手段”,你懂的。举个例子,市场上所售珠宝一般都有鉴定证书,以它来证明珠宝的“货真”,同时也为“价实”提供依据。然而,一位业内人士称,就目前情况看,国内证书一般不可信,因为出具这些证书的鉴定单位多不具鉴定资格。而有资质的第三方珠宝鉴定机构也有上百家,他们靠鉴定赚钱,竞争相当激烈,为了争夺珠宝商这些客户,自然会“顾客至上”,有的鉴定机构甚至可以做到“10元一张,要多少有多少,质量啥的随便你写”。

相比“丈夫”欺骗妻子,珠宝业内以“各色手段”欺骗消费者的行径更令人不齿,其危险也更大。“丈夫”的伎俩被识破,或许要面临“婚离还是不离”的问题,而珠宝商及整个行业要是因不诚信遭消费者唾弃,遇到的恐怕就是“生存还是死亡”的终极一问了。

猜你喜欢

珠宝商暴利钻石
暴利的钻戒
鹌鹑蛋里的钻石
比钻石更值钱的
求婚
变成一颗钻石
被调包的钻石
珠宝商和抢劫犯
他的来世值钱吗?
暴利项目 稳定日利丰厚
Beats耳机的暴利“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