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谈商务信函的英译

2013-03-27李壮桂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信函目的论英译

李壮桂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谈商务信函的英译

李壮桂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商务信函在中外商业交往当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因此,商务信函的翻译也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翻译活动。而以费米尔的功能目的论为基础,探讨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在商务信函英译中的运用无疑有助于翻译活动的发展。

功能目的论;商务信函;汉英翻译原则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商务信函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商务信函的英译也备受关注。商务信函以其独特的词汇特点、句法结构和文体风格,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商务信函的英译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缺乏正确理论和技巧的指导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本文拟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对商务信函的英译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功能目的论是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Verme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翻译模式。该理论认为,翻译作为某种行为,也要达到某种目的。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要遵循三大原则:忠实原则、连贯原则和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是指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整体过程。弗米尔把翻译目的概括为三种: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特殊的翻译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译文的交际目的更为重要。连贯原则也可称为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实现语篇内部的连贯,并且能被译文读者所理解,在译文交际的环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也称为语际连贯原则,是指译文要保留原文的信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和原文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在三个原则中,目的原则是最重要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决定了译者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目的原则是核心,而要遵循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必须遵循目的原则。

功能目的论第一次突破了等值翻译论或对等翻译论的束缚,为译者提供了新的翻译视角。它把目光转移到翻译过程当中的其他因素,主张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而采取动态灵活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担当着受托人的角色,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或者目标读者的需要而将源文本的信息有条件地传达出来。因此,翻译不再局限于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对等关系。对等只是适合翻译目的的一种形式。很明显,目的论为翻译当中诸多“不忠实”和“叛逆”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解释。此外,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源文文本为基础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下研究译入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因此,功能目的论把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进行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商务信函的英译是应用翻译的一种,旨在实现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不同的商务信函有着不同的交际功能,因而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商务信函英译时应遵循“功能主义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对等。商务信函翻译的忠实与不忠实的取舍,直译、意译、增译、减译、改译等翻译方法的确定,都可以从功能目的论中找到依据。成功的商务信函的翻译,必须综合考虑到原文与译文的文体对等、语义对等和交际效果的对等,才能实现商务信函的商业价值,最大限度地帮助商家获取订单。

功能目的论如何指导商务信函的翻译实现与原文的文体对等、语义对等和交际效果的对等,这将在下文得到探讨。

二、商务信函的英译原则

(一)文体对等

商务信函作为企业之间联系业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成生意的谈判,因此,商务信函特别注重使用委婉的措辞、敬辞和谦辞。在涉外商务信函的翻译当中,译者要努力再现原文的文体特征,实现商务信函英译过程当中的文体对等。比如,汉语商务信函多用“贵函收悉”、“兹”、“阁下”和“敝公司”等敬辞和谦辞,而这些词汇在英文当中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别译为“answering to your let⁃ter”、“in reply to”、“you”和“our company”,以再现原文的文体。

(二)语义对等

语义对等,是指在商务信函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实现原语与目的语每个意义单位的一致。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根据不同的语篇性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模式: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前者强调译文与原文结构与形式的对等,主要适用于比较正式题材的翻译;后者适用于比较通俗题材的翻译,强调交际效果的对等。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对商务信函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商务信函的主要功能是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因此应该以语义翻译为主,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义对等,特别是对待一些商务术语的翻译。比如,“开立信用证”可以译为“open/establish an L/C”或“issue an L/C”。然而,把“我方客户将于近日内开出信用证”译成“Our cli⁃entwill issuean L/C in a coupleofdays”,动词的使用就出现了错误,因为“issue an L/C”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的,作为顾客,只能说“open/establish an L/C”。此外,介词的翻译也要体现出语义的对等。比如“根据”一词,分别有如下的译法:

根据惯例——according tousualpractice

根据过去帐上所记——asperaccount rendered

根据上下文——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text

根据技术上的理由——on technologicalgrounds

根据本文件——by thisdocument

根据本条款——under this clause

以上关于“根据”的各种译法,在特定的语境当中最恰当地对应于原文信息,实现了与原文信息最贴近的对等,做到语义的对等。因此,译者要根据一个词的不同搭配,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在众多的翻译选择当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

(三)交际效果对等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适用于那些起着传递信息功能的商务信函的翻译,如价格条件、付款方式、包装、装运、保险等的翻译,而交际翻译则适用于那些建立业务关系的商务信函或有关礼节的商务信函的翻译。另外,当某种贸易情况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时,其相应的译文也要讲究策略,可适当增加信息或调整信息,尽量使用委婉含蓄的用语,做到有礼有节,以实现交际效果的对等。比如,“贵方来货质量与协议中规定的不符”可译为“It ismuch to be regretted that the quality of your shipment isn’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agreed specification.”通过增加了“It ismuch to be regretted”这一成分,缓和了原文生硬的语气,减少了对卖方面子的威胁,实现了最佳的交际目的。

三、功能目的论三原则对商务信函英译的指导作用

(一)目的性原则有助于实现商务信函英译的文体对等、交际效果对等

翻译目的论指出,任何翻译行为都要实现一定的目的,翻译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在商务信函的英译活动中,译者不仅要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还要考虑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译文读者的需求和译文接受的时间和空间,使得译文和原文发挥同样的交际功能,实现交际目的的对等。

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商务信函除了扮演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外,还成为了增进贸易双方关系的渠道。因此,商务信函经常使用礼貌、温和、委婉的语气,避免尖锐的批评,避免伤害到对方的面子。那么,在翻译中文商务信函时,如何做到与原文的文体对等并实现交际效果的对等呢?这就需要运用目的性原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商务信函的写作意图,即使原文的语气带有批评和指责,也要让译文的风格以一种委婉、尊重对方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发挥出商务信函改善贸易关系的功能。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原文:由于原材料成本涨价,我们须提价3%。

译文1:Due to the rising costof rawmaterialswe must raise our price by 3%.

译文2:Due to the rising costof rawmaterialswe are reluctantly compelled to our price by 3%.

译文1更加忠实于原文,但是“must”一词的使用使语气显得强硬,容易让对方产生反感;译文2语气温和,遵循了礼貌原则,成功地传递了原文的意图:提高价格虽不是我方愿意的,但我方的确别无选择。译文2能够促进买方对卖方的理解,实现与原文的文体对等和交际效果对等。

例2:原文:你方价格大大低于我方成本,我们不能按你价成交。

译文1:We can not entertain business at your price,since it is farbelow our cost.

译文2:We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entertain busi⁃nessatyourprice,since it is farbelow our cost.

在该例中,译文1和译文2的文体存在差异。译文1的语气缺乏礼貌,而译文2没有把“不能”生硬地译为“can not”,而是委婉地译为“not in a posi⁃ tion to”,表明这是由于客观原因所致,而非人为原因,同时又缓和了语气,显示出诚恳的态度,从而实现了较好的文体对等。当向对方说明某种对双方贸易开展不利的情况时,译文的遣词造句也应该讲究策略,尽量使用一些委婉含蓄的用语,润色译文的文体,以获得最佳的交际目的。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商务信函注重礼貌和委婉的语气,这有助于让对方产生好感,和对方建立友谊,促进双方贸易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时为了委婉地拒绝对方的要求或者向对方提出建议,商务信函的英译文也很注重礼貌的原则,经常使用“Will you please……”、“We would request you to……”、“We shall be pleased if you would……”等不同方式来表达“请”,也常用“sorry”、“Iunder⁃stand”、“we regret to”等礼貌的方式来表达“很遗憾”的语气,避免生硬,从而减轻阅信人的不满情绪,实现交易的目的。

(二)连贯性原则有助于实现商务信函英译的交际效果对等

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内部必须语句通顺、语义连贯、并且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连贯性原则有利于帮助译者更好地实现译文与原文交际效果的对等,从而使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达到有效交际,或者说,译文在接受者的交际语境中是连贯的。

汉语句式注重意合,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所以汉语多流水句,通过松散的句式来表达意义的整体连贯;而英文句式注重形合,常用各种衔接手段来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如使用关系词、连接词和介词等。

商务信函属于公文文体,以表达的简洁明了为主要特点。因此,在英译商务信函时,可充分考虑英文句式的形合特征,对原文中不必要或者多余的信息进行删减,或者适当调整原文信息的次序,以增强译文的连贯性,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交际效果。请看以下两例:

例3:原文:贵方没有按合同规定及时把货备妥,致使我方派去装货的船只滞期3天18小时。

译文1:The fact that you failed to get the goodsready for loading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shipmentas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has resulted in the time on demurrage for the 44 vessel sent by us for three days and 18 hours.

译文2:Your failure to get the goods ready for loading as scheduled in the contract has resulted in demurrage for our vessel for three days and 18 hours.

例4:原文:双方开始交易时,我方即明确指出,按时执行订单非常重要。6日前,即6月18日我方以传真向你方询问,却未得到任何答复,为此不禁感到吃惊。

译文:We stated explicitly at the outset the im⁃portance of punctual execution of this order and can⁃not help feeling surprised at your silence about our fax inquiry of the 18th June(6 daysago).

原文句式结构比较松散,多用短句,而译文通过调整原文的信息结构和句子顺序、借用一些介词短语和连词“and”等语法衔接手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和语篇结构,完整地整合了原文的信息,使得译文表达连贯,符合商务英语信函多采用长句的特点。同时,使得译文读者取得了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交际效果。

3.忠实性原则有助于实现商务信函英译的语义对等

忠实性原则要求译文要保留原文的信息,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义等值和信息等值。商务信函经常大量使用各种术语、套语、习惯表达法和正式词语。据此,忠实性原则要求在商务信函的英译过程中,译文要做到准确、严谨,确保用词正式规范,信息完整,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义对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5:原文:如贵方能将尿素报价降至每吨1 200法郎,我们可定购150至180吨。

译文1:If you can reduce your price of urea to 1 200 francs per ton,wemay be able to place an order of150~180 tons.

译文2:If you can reduce your price of urea to 1 200 French francs permetric ton,wemay be able to place an orderof150~180 tons.

这是一则订购函,原文简洁明了,要求明确,目的是与对方建立一定的业务关系。译文1把“吨”直译为“ton”,不够清晰,因为在国际贸易当中还存在“公吨”、“长吨”和“短吨”,作为重量单位,这三个是不同的。以此,译者需要辨别出原文到底指的是哪个重量单位。译文2把“吨”译为“metric ton”,指示清晰,而且符合中国的出口政策。同样,译文1把“法郎”译为“francs”也不够清晰,因为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法国法郎、瑞士法郎、比利时法郎和卢森堡法郎;译文2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避免了语义含糊所带来的冲突。可见,译文2实现了与原文的语义对等。

例6:原文:合同的取消或提前终止,均不影响履行10.5条和10.6条规定的义务。

译文:The obligations contained in Articles 10.5 and 10.6 shallneither be affected by the liquidation of the contract nor by a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the same.

译文没有把“取消”和“终止”分别译为“cancel”和“end”,而是分别译为“liquidation”和“termina⁃tion”,这更加精确和具体,更加忠实于原文。商务信函属于正式文体,经常使用一些专业的词汇或术语,在英译的时候,要注意一些词汇的选择,用词要准确规范、严谨,符合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比如,各种时间词和数量词的翻译如下表:

从该表格可以看出,商务信函的英译文注重严谨性,特别是涉及到时间的表达,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毫无争议,做到与原文语义对等。否则,就有可能因为误解而造成纠纷或索赔。

原文一周以内7月10日前从1991到1997 6毫米到10毫米尺码六月上旬六月中旬六月下旬八月下旬自11月11日起日常翻译In aweek before July 10 from 1991 to1997 allsizes from 6mm to10mm In early June Inmiddle June In late June In late August from November11商务信函当中的翻译in oneweek or less on orbefore July 10 for the years from 1991 on to1997inclusive allsizes ranging from 6mm up to10mm inclusive within the first10 daysof June within the second 10 daysof June within the last10 daysof June within the last10 daysof August from&including November11

三、结语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带有特定目的的人类行为活动。翻译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译者可结合译文委托人的要求、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期待、交际需要等因素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从而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商务信函的撰写有着特殊的功利性,其遣词造句的特点是由交际功能决定的。商务信函的英译文必须实现与原文的文体对等、语义对等以及交际效果的对等。要做到这三个层面的对等,译者就要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有助于实现商务信函的英译文的文体对等和交际效果对等;连贯性原则有助于实现交际效果对等;忠实性原则有助于实现语义对等。在商务信函的英译过程当中,译者要仔细分析原文作者的目的和意图,努力使译文和原文在同一商务语境中发挥相同的功能,以实现源语与目的语的语义对等、文体对等和交际效果对等。因此,功能目的论为商务信函的翻译提供了强大的解释力。此外,由于汉英文化差异的存在,译者可以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综合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商务信函的交际目的。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刘法公.从商贸英语的特点谈商贸汉英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4]胡鉴明.商务英语函电[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5]李桡.商务译文合同模板大全[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6]谭美云.从德国目的论看商务语篇[J].湖南社会科学,2011(4).

[7]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

H 315.9

A

2095-0829(2013)06-00072-05

2012-07-25

李壮桂,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信函目的论英译
摘要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五(1942.10.28)影印件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现代英文商务信函的个性化写作风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