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漳浦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2013-03-26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漳浦剪纸民间

李 艳



福建漳浦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李 艳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福建 漳州 363000)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瑰宝之一,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漳浦剪纸具有造型生动、剪工精巧、构图丰满、线条简练、细腻雅致等艺术特点,以独特的装饰性和趣味性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从漳浦民间剪纸的表现技法、形象组合、造型特征、构图形式、传承创新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揭示福建漳浦剪纸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象征意蕴。

剪纸艺术;表现技法;构图造型;传承创新;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间重要的形式之一,剪纸是一种雕缕剔刻的艺术,民间艺人采用剪、刻、雕、撕等方法,在绢帛、金箔、皮革上做出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据《史记》中记载,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利用皮革镂花,银箔镂空刻花,形式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民间剪纸的发展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剪纸艺人们将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认识、感悟融入到剪纸这门独特的艺术之中,通过这一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福建漳浦民间剪纸是我国众多剪纸流派中的一支奇葩,在唐宋时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根据漳州漳浦县县志记载:“宋代剪纸为花,备极工巧。”漳浦民间剪纸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光荣称号。

一、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的技法之美

最早漳浦剪纸是以刺绣作为底样,发展到明清时期,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为剪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受北方贴“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脱离刺绣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最开始主要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剪各种猪脚花、饼花、鱼花、风爪花、茶壶花贴于礼品祭品上,寄托人们对节日的美好的期愿。[2]在漳浦本地人们把心灵手巧、德高望重的女剪纸艺人尊称为“花姆”,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林桃老人,林桃的刀法以自然天成、原始性及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著称,她开创了漳浦剪纸古拙抽象的写意风格,被剪纸艺术界称为“中国民间毕加索”。漳浦剪纸在表现手法以阳剪为主形式、阴剪为辅,阳剪和阴剪是剪纸技法中最重要的技法,两者关系密切,特别强调线条的配合及穿插,线与线之间错落有致,注重画面整体感和层次感。其中阳刻技法以一般采用刻缕的形式,在造型时刻去空白部位,将线留住,线与线之间相连,以保留各种变化的线条,其特点是点与线、面与弧、巧妙结合在一起。阴刻技法一般采用镌刻的形式,在造型时刻去物象的线,在整个块面中保留大面积的形,具有朴拙、厚重的艺术效果。而阴阳刻则采用阳刻与阴刻相互结合的手法,画面对比强烈,并运用对比色调和,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著名的剪纸艺人黄素是漳浦剪纸艺术的代表性人物,黄素出生在二十世纪初,她的剪纸作品善于从表现闽南特征的各种水族、花草等自然中吸取素材,并且喜欢将剪纸图案贴在布料等材质上,然后采用丝线刺绣做出精美的衣服、鞋帽等用品。黄素的刀法以严谨精巧著称,在造型上表现自然形态生动活泼,善于应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创作了《牛郎织女》、《双猫图》等代表作。黄素的艺术贡献主要是在继承漳浦剪纸的基础上,借鉴传统手工刺绣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排剪”技法,她的剪纸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剪工细腻构图丰满匀称,以其豪放古朴的艺术风格在漳浦剪纸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图1 黄素作品《牛郎织女》

图2 林桃作品《林中小鹿》

二、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的组合之美

剪纸艺术是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漳浦剪纸民间艺人大都来自农村妇女,因此形成了淳朴、古拙的艺术特点,在题材选择上善于从她们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她们创作的作品饱含了强烈感情,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艺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彰显了闽南地域文化的特征。漳浦民间艺人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创作出美好的艺术形象,采用“以象寓意”、“以意构象”的造型手段,比如将植物、花鸟鱼虫等图案组合加工后创作出崭新的形态,在创作花草作品时突出花朵的花瓣,使原来的形象显得更加突出生动,在动物身子、翅膀、脚等方面添加花草、果实,运用夸张的组合方式创作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形态。漳浦民间剪纸艺人运用分离、错叠、重合等方法对各种形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丰富的剪纸纹样,为画面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运用平衡参差、疏密结合的不规则线条,浓缩提炼表现出各种动物动态,其造型生动,趣味横生。比如林桃的作品图2《林中小鹿》,在茂盛的植物下站立了一只回头的小鹿,植物的枝叶粗狂,叶脉则相对细腻,动物多用曲线,鹿的身上采用舒卷的缠枝纹、鹿角似花瓣,小鸟则用齿纹线刻画羽毛。鹿旁两颗竹木虽用直线,但整体呈斗拱趋势,正巧形成了小鹿的拱顶,整个作品主次分明,情趣盎然。[3]这一作品表达了民间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展现了漳浦剪纸的组合之美。

三、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之美

漳浦民间剪纸的造型,以表现自然万物的各种形态为主,通过直觉剪出心中的美好形象,正所谓剪随心动,通过寄意、立象的形式来造型,为了画面中强调的部分更突出、更明确更吸引人,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作为装饰。比如在表现人物时,特别强调服饰上的图案装饰,在人物的服饰上采用疏密有致的线条来表现纹饰的装饰趣味,描绘动物时,常采用毛纹,毛纹的处理必须与动物的特征相结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利用疏密对比、穿插交错来表现局部结构和动物的动态特征,还常在动物的身上直接添加漩涡状或月牙状纹饰,使画面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和立体感,漳浦剪纸的装饰美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理想的精神追求。民间剪纸造型的夸张手法还强调去繁存简,往往剪纸中的形象要比原型更简练、更突出,更引人注目,比如剪菊花的图案,省略了无规律的重叠枝叶,重点突出其花瓣的基本结构,并进行有条理有规律的艺术处理,使物象的特征更加鲜明。这种艺术创作的来源取决于充实丰富的人生体验,剪纸艺人们对生活素材进行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的处理,是漳浦民间剪纸造型的重要基础。还比如表现鱼蟹的作品,虾、蟹的体积可能比人还要大,这种夸张的处理,使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通过重剪、临剪、画剪等手法表现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民间剪纸艺人对生活充满热爱,追求真善美,漳浦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受客观形态结构的约束,重在表现意境和情境,用借物抒情的方式表现日常生活中一些自然形象,通过适当的添加、删减处理达到一定的寓意象征,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在表现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4]

四、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的构图之美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漳浦剪纸在构图上以虚实分明、画面丰满匀称著称。漳浦剪纸多采用民间剪纸中惯用的散点透视作为处理手法,将不同素材组合在一起,既相互独立,又互不交叉,每个物体都有各自的透视点,这种方法打破了时空及比例的限制,用对称、均衡的形式法则统一画面,将这些不同素材合理的安排在同一个平面中,产生连贯、对比的特殊效果,增强了剪纸的立体性。[5]漳浦民间剪纸在构图上除散点透视外也常采用平视构图,用二维空间来表现形态,通过对素材进行艺术的表现手法将线条简练概括,处理画面注重黑白关系,同时为追求造型的完整性,又将不同时间、空间的景物进行巧妙组合,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独具匠心。剪纸新秀陈秋日年幼时师从陈金,吸取了其纤巧细腻之风,后又取黄素豪放之韵,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是漳浦剪纸第二代民间艺人中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如《年年有余》、《孔雀牡丹》等,《牧童催春》构图圆满而匀称,剪工精细入微,配景寓意传情,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的特点,她常在纹样中采用“花中套花”的手法,将祥花瑞草等纹样构成一副完整的图案,画面强调虚实得体、疏密有致,特别是在处理动物绒毛上剪工堪称一绝,往往能在几毫米的纸面上剪出数十根绒毛。[6]漳浦的剪纸艺术家继承了中国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将所思所想融入到一把剪刀上,表现了一种淳朴、率真的美感,创造出许多独特生动的艺术形象。

图3 陈秋日作品《牧童催春》

图4 高少苹作品《世纪伟人颂》

五、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之美

漳浦剪纸艺术是千百年来漳浦艺人们不断传承创新的文化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漳浦民间习俗的演变,体现了普通劳动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烈追求。人们通过灵巧的双手创造出许多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将他们对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通过剪纸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加以创新和表达。漳浦剪纸新一代代表人物高少苹把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她将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融会贯通,利用泡沫板等新型装饰材料制作成独特的剪纸工艺品,丰富了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这些剪纸创新作品更具装饰美和现代感。她的剪纸作品多采用阴剪为主、阴阳剪结合的手法,构图丰满,线条纤细,技法细腻,虚实得当,给人以美的享受。高少萍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理念和时尚元素,通过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借鉴,如在版画的“刻”感造型性、装饰画的唯美性、漫画的夸张性等特点上加以创新,表现手法融剪、刻、贴、画为一体,使漳浦剪纸突破传统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高少苹的创新还表现在她善于表现重大政治题材,2004年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高少萍创作了一幅长1.1米、宽0.88米的《世纪伟人颂》剪纸作品,见图4,整幅剪纸作品构图丰满匀称、剪工精细入微、富有艺术美感。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经过世代相传保留下来的艺术瑰宝,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剪纸艺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作用。漳浦民间剪纸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是一代代民间艺人不断地传承和创新,逐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漳浦民间剪纸在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美化人民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等特征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1] 李西泰.剪纸艺术[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漳浦民间剪纸[N/OL]. http://baike.baidu.com/view/5753350.htm.

[3] 漳浦县委宣传部.福建漳浦剪纸集[M].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

[4] 中国剪纸造型手段[N/OL]. http://baike.baidu.com/view/720584.htm#4.

[5] 中国剪纸构图方法[N/OL]. http://baike.baidu.com/view/720584.htm#4.

[6] 群星璀璨的漳浦民间剪纸[N/OL]. 2012-2-14 www.zhangpu.gov.cn/NewContent.aspx?NewsID=4016.

A brief analysis 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ujian zhangpu folk paper-cut

LI Ya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e paper-cut is on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artistic treasures, it is with a long history by nearly two thousand years, it is immaterial legacy and invaluable. Fujian zhangpu paper-cut is with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vivid figure, exquisite handicraft, plentiful composition, elegant lines. This thesis makes a full analysis on its expressed technical, shape composition, draft character, tradition and creation. Then to discuss and illustrate the expression ways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Fujian zhangpu paper-cut.

paper-cut art, expressed method, figure composition, tradition and creation

2013-04-15

李艳(1975-),女,重庆人,高级讲师,艺术硕士。

J516

A

1673-1417(2013)02-0063-04

(责任编辑:马圳炜)

猜你喜欢

漳浦剪纸民间
漳浦剪纸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剪纸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