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控制措施

2013-03-24丁建萍

地下水 2013年1期
关键词:射阳县排污口功能区

丁建萍

(江苏省射阳县水利局,江苏 射阳224300)

射阳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中东部,东临黄海,南与大丰市、盐城市区接壤,西与建湖、阜宁县毗邻,北至苏北灌溉总渠与滨海县隔河相望。境内地势平坦,射阳河南为江苏中部海积平原,射阳河北属废黄河三角洲平原。地面高程(废黄河口基面)在0.8~2.2 m之间。县境略呈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间低的状态,沿海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全县总面积2 783 km2,其中水域面积 683.10 km2,总人口 97.49 万人。

1 水资源概况

射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7.6 mm。其中射阳河以北区、海河运棉河区、利民河区、西潮河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 1 005.9 mm、996.6 mm、1 018.8 mm、1 046.9 mm。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全县最大年降水量1 457.8 mm,发生在1962年;最小年降水量487.4 mm,发生在1978年。极值比为3.0。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736.3 mm,占全年降水量73.1%。最大多年平均月降水量238.1 mm,发生在7月份,占全年达23.6%;最小多年平均月降水量20.9 mm,发生在12月份,仅占全年2.1%。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趋势。

1.1 农业供水工程

射阳县共有引水工程2座(五岸东洞和五岸西洞),设计供水能力为7 265万 m3/a;现状供水能力为5 930万 m3/a;提水工程中固定泵站台1 119座、流动泵4 000多台,设计供水能力为15 762万 m3;现状供水能力为7 881万 m3。

1.2 饮用水工程

县城及周边乡镇以县水务公司供水为主,主要水源地目前主要为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三条河流及其支流,备用水源为明湖水库。其中以新洋港河水为水源的水厂有6个,年总取水量267.45万m3,以射阳河河水为水源的水厂有7个,年取水量1 769.7万 m3,以黄沙港河水为水源的水厂有3个,年取水量202万m3,以廖家河河水为水源的水厂有1个,年取水量75万 m3。

1.3 其他水源

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回用、城镇生活集中区中水处理回用和雨洪集蓄和海水利用等。射阳县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前建成,日处理能力5万 m3,年处理量约为900万 m3,处理后尾水排入射阳河。射阳县新港污水处理厂建设3万 t/d污水处理能力,配套污水管网41 km;射阳县经济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3万 t/d污水处理能力。

1.4 水源开发利用现状

射阳县总水资源量为67 477万 m3/a。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5 780万 m3/a,地下水资源量1 697亿 m3/a,射阳县第Ⅱ、Ⅲ、Ⅳ承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 682.2万 m3/a、379.6万m3/a、635.1 万 m3/a。

2009年全县总供水量63 004万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62 112万 m3、占总供水量的98.5%,地下水源供水量964万 m3、占总供水量的1.5%。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跨流域调水的水量占67.2%。在各类用水中,农业用水(包括林、渔、畜用水)53 836万 m3、占总用水量的85.4%,工业用水4 111万 m3、占总用水量的6.5%,生活(含建筑及第三产业)用水量4 471万 m3、占总用水量的7.1%,生态环境用水586万m3,占总用水量的0.9% 。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

射阳县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境内虽有射阳河、黄沙河、新洋港等几大河流,但无大型的湖泊水库储备水源,现状河网调蓄水兴利库容约15 618万 m3,调节能力不强,导致枯水年本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对外来水源依赖程度高。射阳县耕地面积大,且有几个较大规模的农场,农业用水量大而集中,在农业用水高峰期常会发生阶段性水源短缺。同时日益加快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沿海大开发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

2.2 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

射阳县供水管网设施严重老化,漏损率高,城镇管网漏失率达25%;生产工艺技术普遍落后,节水措施不力;广大民众的节水意识不强,生活用水中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对本县区为缺水区的认识不够;工业生产中,企业节水设施不配套,未能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节水工艺和设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增加了企业成本;农业用水还存在着传统性粗放灌溉方式,且节水工程建设力度不大,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

2.3 水环境恶化

由于城镇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忽视环境效益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经营之路,造成当地水资源严重污染。射阳县水体污染以地表水污染最为严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是主要的水体污染源。加之农业污染物随雨洪流入河渠和境外污水的侵入,造成目前水环境恶化的现状。目前全区境内已经无Ⅰ类水质水体,Ⅱ类水控制河长占总控制河长的7.4%,Ⅲ类水控制河长占总控制河长的43.4%,Ⅳ水控制河长占总控制河长的30.4%,Ⅴ类水控制河长占总控制河长的12.7%,而劣V类水控制河长也占到了总控制河长的6.1%,可见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制约经济发展。

2.4 地下水过量开采

射阳县深层地下水开采层主要集中在第Ⅱ、Ⅲ、Ⅳ承压层。其中第Ⅲ承压层在该县的西南部长荡一带已形成降落漏斗,埋深30 m以上漏斗区面积约80 km2,其中境内最大埋深长荡东厦村井2009年平均地下水埋深已达32.84 m。因此对深层地下水源应采取限采、禁采措施,封存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应急备用水源,防止水源枯竭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5 多头管水

虽然射阳县已实施水务一体化体制改革,但改革的力度、深度不够。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要理顺水利、住建、环保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关系是一个困难的过程。现状射阳县涉水事务多头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故县政府仍需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以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的步伐。

3 措施及建议

3.1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2012]3号文件,结合射阳实际制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初步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的基本框架。强化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管理;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用水效率红线”管理;强化水功能区管理,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同时,切实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全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工作,以实现射阳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2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2.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

在组织保障的前提下,把节水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抓起来,切实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2.2 加大节水“三同时”管理力度

凡项目建设单位同时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要将节水方案、节水方案评估报告与其合并编制,交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工业类建设项目,应提供单位产品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尾水利用量占排放水量的比例等必要的用水参数。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实施工程项目,不得擅自变更节水设计。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建成后,政府投资工程,由县发改委或经信委组织竣工验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主动向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县水利局组织专项验收。全县新批建设项目节水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擅自投产使用,否则将依法查处。

3.2.3 充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对于“跑、冒、滴、漏”浪费水比较严重的企业,必须进行节水技术改造,要求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努力做到企业“零排放”。对于浪费水比较严重,又查找不出原因的,要求其做水平衡测试,以确定生产过程中哪一环节存在浪费水的现象,并认真进行技术整改。

3.2.4 节实做到企业节水有人管

要求企业内部设立专门水管员。严格落实工业节水“四到位”制度,即用水单位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真正做到用水有人管,节水有人抓,使节水工作落到实处。

3.3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确保用水安全

3.3.1 做好水功能区管理工作

射阳县水利局对省政府批准实施的《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的13条河道17个水功能区进行了排污口调查和纳污计算,提出了《射阳县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明确了水污染防治和部量控制目标、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和治理项目以及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并向环保部门提出了排污总量控制及其削减排放量的意见。同时,对各类水功能区进行立碑确界,明确各水功能区位置,以及各水功能区限制要求,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地水安全。射阳县还编制完成了《射阳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及其供水应急预案》和《射阳县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该方案以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整治为重点,其他水域协同整治,为保障射阳县饮用水源地安全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的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依据。

3.3.2 做好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县水利局加强了排污口设置、河道占用等项目的审批工作,严格论证与审批制度,坚决杜绝在河道范围内兴建可能对水体产生污染的任何项目,并对现有排污口进行逐一核查、登记。同时县水利局对本县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

3.3.3 做好地下水限采工作

通过计划控制、深井封填等有效措施的落实,压缩超采水量。对核准封填及闲置或报废的深井,坚决封填。原有深井报废后,不再批准更新深井。组织相关人员统一行动,对县城居住密集区的浅层井依法予以封填,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

3.3.4 加大执法力度

射阳县切实做好违法凿井、排污口设置调查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坚持开展执法巡查,使大多数水事违法行为被抑制在萌芽状态。近几年共查处了十余起非法凿井案件。

3.4 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工作,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为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改善民生,促进射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工作意见》,明确了饮用水安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措施。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建立起“城乡统筹,资源充沛,供给有序,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得力,应急常备”的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要求到2015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65%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加快城乡区域供水建设步伐,到2015年区域供水人口受益率达85%以上。

3.5 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射阳县连续几年的干旱,群众已尝到了水资源不足的苦头,因此要借此契机,广泛深入地进行节水宣传,强化全社会节水意识。紧紧抓住“世界水日”、“水法宣传周”、“节水宣传周”和“科普宣传周”等宣传活动,突出以“发展水利,改善民生”为主题,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在电视、报纸、图板和主要街道悬挂条幅等方式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水法律法规、凿井举报奖励公示以及节约用水常识。通过发放节水宣传材料,展示节水器具、节水画报等形式,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节水知识。还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投身到建设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工作中来,共同创建节水型社会。唤起全社会的水危机感和水忧患意识,让大家都来自觉地关心水、珍惜水、爱护水,不断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真正贯彻落实水资源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3.6 强化水质监测,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射阳县境内现有18个水功能区,针对境内水功能区水质受上游来水和水源地沿岸生产生活污染影响变化较大的现状,从强化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入手,对18个水功能区布设水质监测断面19个,实行单月全覆盖监测,检验基本项目20项,饮用水水源地增加5项;双月对重点水功能区进行监测,检验基本项目8项,饮用水水源地增加5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开,以此引起公众关注,赢得社会配合支持。并及时对水质类别、不同功能区、监测断面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制定出解决和改善问题的办法,并通过采取工程性调排水和封闭沿河排污口等措施,着力改善不达标水功能区水质。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开展了“清洁水源”行动,发动全民参与打涝河道漂浮物、清除岸边杂草,并以设立“河长”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着力从根本上改善河道水源质量,保障了水功能区水质质量。

猜你喜欢

射阳县排污口功能区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射阳县蚕桑业“十四五”发展思考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Bike-to-Work Day
黔南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布局 严格纳污总量控制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