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企业准入门槛内外的喜与忧

2013-03-24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电耗多晶硅门槛

文/本刊记者 贾常艳/

11 月28日,工信部对首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进行公示,有134家光伏制造企业入围准入企业名单,这些企业业务涉及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组件、多晶硅几个领域,其中主营业务涉及组件生产的企业有60家,电池生产的企业47家,多晶硅生产企业11家,其余则为硅锭、硅棒、硅片生产企业。据悉,此名单是根据9月17日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经过多方审核最终确定的,工信部当时还表示将加快制定《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与规范相互配合,旨在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秩序,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门槛内的喜

细看《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有几个方面让人印象深刻。一,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方面,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对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报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备案。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二,在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面,光伏制造企业需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按产品类型对企业的年产能做了明确规定: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硅锭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棒年产能不低于 1000吨,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200MWp,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MWp,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50MWp,对新建和改扩建企业产品需满足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8%和20%,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6.5%和17.5%;三,在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方面,对光伏制造项目能耗做了明确的规定: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14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100千瓦时/千克等;四,在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规模和技术抬高了光伏企业准入的门槛。在规模方面,对企业的注册资本投入有了最低限定,生产能力的具体数字也表明了企业需要达到的规模。政府在把一部分产能低下的小企业拒之门外之后,又想办法保证了门内企业的生产规模,这对装机容量目标的实现来说是必须的前提。在技术方面,政府对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及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出了要求。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太阳能应用中的关键。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论是设计新结构的设计、新材料的发现、新构思的提出,还是其它技术创新,都必须从源头上重视基础研究创新。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来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另一方面,光伏行业原材料比较依赖进口,同时,高的价格也使得光伏行业处于被动的位置。所以,这一规范条件的制定,对鼓励企业探索创新高效率的光伏转换率,发现设计新的光伏材料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光伏制造企业为追求效率而做出研发创新也正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

在资源消耗及能耗、水耗方面,规范对光伏企业有了严格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在光伏企业由低端向高端进化的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是有利而无害的。

按照规范条件来严把光伏企业“入门”的关,有分析人士称,一方面将以明确政策信号提速光伏制造业的产业整合步伐,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在目前政策补贴资金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出台将有利于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向优势企业倾斜。部分技术优势明显的A股光伏类上市公司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并靠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

这样看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信贷支持等对门槛内的光伏制造企业来说是极其诱人的。

门槛外的忧

尽管规范政策对防止产能再度扩张,对光伏的规范化发展有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没有入围的企业而言,除了会有名落孙山的失落感,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何去何从?还有没有出路?出路在哪里?若产能不达标的企业再继续增加产能,是否会再度引发产能扩张甚至过剩?对于门槛外的光伏制造企业而言,这无疑是忐忑的忧伤。

以多晶硅企业为例,国内共40多家多晶硅企业,入围的仅有11家。分析人士表示,未能入围的企业将难以享受银行信贷及出口退税。而他们的出路只有两条,提升自身产能,或者被收购。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对产能和效率的追求要比以前更加热烈,既要提高产能又要提高效率,这样才能跨越门槛。业内人士表示,这对落榜的企业来说,在自身所涉领域做优做专,在细分市场寻求差异化发展是艰难的。而被收购听起来似乎比提升自身产能来的更容易些,但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有能力的大企业,且能看得上自己,这种幸运或机遇也不容易出现。

“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无疑是光伏产业发展初期最重要的一环。”原电力工业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王信茂说。对首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进行公示,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动力,特别是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产业升级加速”是重点之一。光伏行业的产业升级无疑会在行业上下掀起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光伏制造企业被放在门槛内外两种不同的位置之后。我想,这种竞争会是一种健康的竞争。

2013年是中国光伏令人担忧的一年。3月,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告破产;6月,来自欧盟“双反”大棒的重重一击,让人担心中国光伏的出路,是能够燎原,还是会渐渐熄火?希望与担忧掺杂在一起,那段时间不好过,但光伏行业还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纵观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光伏制造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发展的环境正在逐步的发生变化,从一个新事物到拥有众多的粉丝,如今光伏行业正在努力除掉一些僵尸粉,让自身发展真正实现低调与踏实,高端与内涵。这对准入门槛内外的光伏制造企业而言都是必经的过程。

猜你喜欢

电耗多晶硅门槛
降低生料粉磨电耗的解决措施
浅析影响选煤厂电耗的因素与对策
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宿舍空调电耗特性研究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目标电耗优化对某水利泵站的节能改造分析
争议多晶硅扩产
停留
基于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磷扩散工艺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多晶硅进口量价双重压制 国内企业再陷生存困境——2015年3~4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