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机载配电系统1553B总线设计

2013-03-24刘爱元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数据总线译码总线

田 苗,刘爱元

(1.海军装备部西安局,陕西兴平713107;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1)

随着多电飞机和全电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的数据通信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系统中,并且形成了以总线组网的通信系统[1]。其通信方式有很多种,如ARINC429总线、1553B总线等[2-3]。1553B总线是响应型通信形式,实现主控端与远程终端之间通信,在现代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及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采集、记录、处理技术是数字式控制器(DCU)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1553B总线处理数据速率高、结构复杂、类型多、处理要求多样,因而总线数据处理成为DCU 数据处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数字式控制器为平台,融合DDC公司的BU61580协议芯片,采用合理的软件、硬件设计,设计了1553B 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已通过地面电网联试试验的验证。

1 通信数据总线1553B简介

总线协议为传输提供一套编解码的标准,以便各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传递数据信息和进行数据处理。1553B总线是一种标准的国际数据总线,即MILSTD-1553B标准,全称为飞机内部时分制指令响应式多路传输数据总线。它是航空综合系统的标准总线,被用来为各种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交换提供媒介[4-6]。1553B 总线是一种集中式的时分串行总线,其主要特点是分布处理、集中控制、高可靠性和实时响应。

1553B 总线通信网络由终端设备、网络器件和总线传输介质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1)终端设备:数据传输的需求者,不属于1553B网络器件。

2)BC(Bus Controller):控制协调总线信息的传输,属于1553B网络器件。

3)RT(Remote Terminal):充当子系统与1553B 总线网的接口,属于1553B网络器件。

4)MT(Monitor):“监听”网络,一般不干预网络传输,属于1553B网络器件。

图1 典型单级双冗余1553B总线系统

2 硬件设计

在1553B 总线系统中,多路数据总线接口单元是核心功能单元。本系统中采用的是美国DDC 公司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新型高级协议处理芯片ACE(Adanced Communication Engine)BU-61580。该芯片兼具BC、RT、MT 3种功能于一身,有利于实现接口电路的一体化设计。

BU-61580 采用单+5 V 供电,无须其他外接电源,供电简单;它集成了双通道收发器、协议处理器、存储器管理、处理器接口逻辑和内置4 k×16位RAM,实现了与1553B终端的全兼容。BU-61580外部有70个管脚,外形封装采用DIP封装。

BU-61580 与微处理器CPU 共有6 种接口结构形式,分别是16 位缓冲方式、16 位透明方式、双口RAM方式、16 位直接存储方式、带扩展逻辑的16 位DMA方式和8 位缓冲方式。本文采用16 位缓冲方式的设计方案。

2.1 机载配电控制器硬件设计

机载配电控制器的CPU 平台通常采用8085、C51、DSP(F240)3 种。在交流电控制上采用8085 和F240两种军级的CPU,均为5 V供电。其中,8085为8位数据总线,而F240 为16 位数据总线。该设计选用16 位数据处理能力的DSP,即基于SMJ320F240 的DSP处理芯片为核心的DCU。

DSP 模块采用DSP 芯片(SMJ320F240)及其保护电路,完成DCU 的控制和管理、与其他模块进行信息交换并完成解算和控制等任务,实现DCU与外接的通讯功能(主要为RS422通信功能),并且能够完成DCU数据的记录和输出功能。

DSP模块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其主要硬件配置为DSP 电路、时钟电路、处理器监控电路、存储器电路、可编程逻辑电路CPLD、UART 电路、RS-422 接口电路和1553B通信电路。

图2 DSP模块结构框图

2.2 机载配电系统1553B总线的通信协议

主交流电源配电系统的汇流条功率控制器BPCU与4 个发电机控制器DCU1-DCU4 通过1553B 总线进行通讯,完成对4 个发电通道的控制状态的监控。根据主机厂的通信协议和系统组成,BPCU 为BC,DCU为RT。1 个BPCU 控制4 个DCU,即1553B 网络组成为1个BC、4个RT。

根据通信协议,有2 种通信方式消息格式:①BC→RT,②RT→BC。该2种消息格式的执行逻辑如下:

①BC→RT:汇流条功率控制器BPCU 以广播方式向发电机控制器DCU1-DCU4 发送一个数据字,且采用广播方式进行传输。数据字中按位定义命令RT进行发电等操作,告知RT飞机所属空中/地面状态。

②RT→BC:任何一个通道的发电机控制器DCU接到汇流条功率控制器BPCU 发送的指令后,向其回复带有该发电通道信息的3个数据字。第1个数据字为发电通道状态字;第2、第3个数据字为故障代码字,采用BC发送指令后,传送数据。

2.3 机载配电系统1553B总线硬件设计

根据主交流电源系统的组成和通信协议,明确了发电机控制器DCU需要实现1553B通信的具体内容,实现了RT 全功能。主交流电源的配电系统1553B 总线结构如图3 所示。系统定义4 个RT 地址分别,为“0x0C”、“0x0D”、“0x0E”和“0x0F”。

图3 配电系统1553B总线结构图

根据BC/RT/MT3种功能协议芯片BU61580,选择16位缓冲模式来设计1553B通信板,该模式提供了一种从共享RAM到16位微处理器的接口。工作在该方式下时,其内部地址和数据缓冲区与DSP 的地址、数据总线分开,并且共享BU-61580内部的RAM。

机载配电系统1553B 通信板原理框图如图4 所示。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地址线驱动电路、RT地址选择电路、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协议芯片61580、脉冲变压器电路和晶振电路。

图4 机载配电系统1553B通信板原理框图

2.4 硬件资源分配和逻辑设计

结合CPU 硬件资源,设计规划了BU-61580 地址映射和硬件控制逻辑。

DSP240 的硬件资源分布和译码是通过可编程逻辑电路,采用JSM1032完成地址译码、中断逻辑处理、等待逻辑和复位逻辑等功能。

1)地址译码。包括SRAM 存储器地址译码、NVSRAM存储器地址译码、16C552地址译码、I/O空间外部访问和中断标志寄存器地址译码;

2)中断逻辑处理。根据板外部中断和看门狗的输出等信号源,分别在F240内部经译码后形成外部中断;

3)等待逻辑。用于XIOCS0#~3#访问时提供等待逻辑;

4)复位逻辑功能。DSP 模块共有2 个复位源,分别是上电复位和GCS 复位;根据这2 种复位,产生F240复位信号和16C552复位信号,并实现辨别2种复位源。

BU-61580需要分配的硬件资源有4 k×16位RAM和内部寄存器,是通过5#引脚MEM/REG#来实现选择控制的。根据CPU 资源分配,DSP 数据空间中的0xD000为4 k×16位RAM的寻址起始地址。DSP数据空间中的0xC000为BU-61580的内部寄存器的寻址起始地址。BU-61580 的STRBD#和SELECT#等信号用DSP的I/O端口操作完成。

3 软件设计

3.1 1553B总线软件总体规划

1553B 通信软件开发采用固定周期查询方式进行,既可满足通信的实时性,也能满足现有数字式DCU 的任务周期和软件架构特点[7-8]。本文采用结构化程序进行设计,开发的嵌入式软件程序分为2 个部分:第1部分进行底层硬件的驱动程序编写;第2部分进行通信应用层开发。

3.2 1553B总线软件的设计

1553B 总线软件底层驱动设计,是在DSP 程序初始化阶段完成的。它定义了BU-61580内部寄存器和缓冲4 k×16位RAM与数据区的关联性[9-10]。为支持大数据量的传输,BU-61580提供了RT增强存储器管理,允许将广播的数据和非广播接收的数据分开,有助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块的连续性。采用单消息模式,DSP首先初始化堆栈指针和数据块地址查询表,其中,描述符堆栈大小默认为256个字;消息开始传输时,每接收到一条消息,BU-61580 会自动填写。DCU 作为RT终端,其软件的应用层有2 个:一是DCU 接收和发送。及时接收广播任务指令响应,从BU-61580 的数据缓冲区中提取数据;按时发送数据到BU-61580 的数据缓冲区。二是数据处理。分别将接收和发送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同时按数据指令进行DCU 操作。

数字式DCU 控制器的接收程序流程图和数字式DCU控制器的发送程序流程图分别如图5、图6所示。

图5 接收BPCU数据流程框图

图6 向BPCU发送数据流程框图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调试和试验,可以得到如图7 所示的1553B通信实时波形图。

由试验波形图看到,本文设计的机载配电系统1553B 通信板实现了BC→RT 和RT→BC 2 种消息格式的通信协议功能,有高可靠性和实时响应的特点。

5 总结

基于1553B 总线的飞机自动配电系统是飞机配电系统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本文以1553B 通信数据总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机载配电系统1553B通信数据总线。结合现代数字式控制器DCU的平台,以DSP的F240为核心,以DDC公司的BU-61580协议芯片为基础,实现了机载配电系统1553B的机上通信要求。设计的机载配电系统1553B通信数据总线,通过地面电网联试验证,能够良好的运行。

[1] 祁树胜.飞机电源GCU BITE 系统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17-18.

QI SHUSHENG.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airplane GCUBIT[J].Journal of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2005(5):17-18.(in Chinese)

[2] 刘立全,景占荣,羊彦,等.基于1553B 总线的MMW/IR双模导引头实时数据传输系统[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8(5):140-142.

LIU LIQUAN,JING ZHANRONG,YANG YAN,et al. A design of real-time data transmitting system of MMW/IR dual-mode seeker based on 1553B bus[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2011,38(5):140-142.(in Chinese)

[3] 张飞,王焕玉,徐玉朋,等. 基于FPGA 控制实现的1553B总线通讯设计[J].航天控制,2012,30(6):67-71.

ZHANG FEI,WANG HUANYU,XU YUPENG,et al.1553B-Bus communication design based on FPGA control[J]. Aerospace Control,2012,30(6):67-71.(in Chinese)

[4] 杨东军,方伟,叶新.基于1553B 和外部FLASH 实现星上FPGA配置[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3):804-806.

YANG DONGJUN,FANG WEI,YE XIN. Configuration of FPGA in satellite based on 1553B and external flash[J].Computer Measurement&Control,2012,20(3):804-806.(in Chinese)

[5] 张勇,甄国涌,任勇峰.基于FPGA的1553B功能仿真卡设计与实现[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2,39(2):256-259.

ZHANG YONG,ZHEN GUOYONG,REN YONGFENG. Design of 1553B emulation card based on FPGA[J]. Control and Instruments in Chemical Industry,2012,39(2):256-259.(in Chinese)

[6] 朱予辰,冯冬芹.EPA 总线和1553B 总线的性能比较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2,38(12):316-319.

ZHU YUCHEN,FENG DONGQIN.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EPA bus and 1553B bus[J]. Computer Engineering,2012,38(12):316-319.(in Chinese)

[7] 王绮卉,田泽,赵彬.基于HKS1553BCRT 芯片的1553B总线通信软件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8):39-42.

WANG QIHUI,TIAN ZE,ZHAO BIN. Design of 1553B Communication software based on HKS 1553BCRT[J].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2012,22(8):39-42.(in Chinese)

[8] 陈勇,林宝军,张善从.不同拓扑结构FC-AE-1553B 网络性能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2,38(11):79-81.

CHEN YONG,LIN BAOJUN,ZHANG SHANCONG.Research on FC-AE-1553B network performance with different topology structure[J]. Computer Engineering,2012,38(11):79-81.(in Chinese)

[9] 徐慧,杨凯,匡本刚,等.基于1553B 总线的半实物仿真系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8(9):157-160.

XU HUI,YANG KAI,KUANG BENGANG,et al. Study on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1553B bus[J]. Fire Control & Command Control,2011,38(9):157-160.(in Chinese)

[10]薛飞,顾文灿,李建勋,等.1553B 总线通用仿真测试系统运行支撑平台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7):2540-2544.

XUE FEI,GU WENCAN,LI JIANXUN,et al.Implementation of 1553B bus general simulating and testing system run- time infrastructure[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1,32(7):2540-2544.(in Chinese)

猜你喜欢

数据总线译码总线
极化码自适应信道译码算法
基于扩大候选码元范围的非二元LDPC加权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
分段CRC 辅助极化码SCL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基于校正搜索宽度的极化码译码算法研究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误码测试方法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技术研究
基于ASP.NETSignalR的实时Web功能的实现
CAN总线并发通信时下位机应用软件设计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CAN总线的水下通信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