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党建理论促进企业文化创新的探索

2013-03-23李魁雅

当代矿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民主制度建设

□李魁雅

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进行,是我们党建设新的伟大事业的重要条件。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打造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创新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提高企业自身建设,更好地置身于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党建理论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1.党建理论引导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的发展期根本在于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要将员工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上来,并贯穿到企业精神文化创新的全过程,首先必须改善员工的思维定式,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对自身工作的自豪感;其次要营造民主、平等、公平的工作氛围,推动个人行为向企业文化发展的群体行为靠拢;最后要培养员工的个性,积极有效地调动员工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和潜在能力。

2.党建理论引导企业文化发展

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创新体现在思想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既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性,又坚持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的实践性。先进性体现为方向性,需要完善企业领导干部联系员工制度,树立为员工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反映员工心声。

3.党的作风建设引导企业民主管理

企业民主表现为广大员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这体现了企业民主体制的目的。民主有助于调节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发挥集体的作用,这是企业民主制度的手段。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在企业民主建设方面,要致力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民主制度体系,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维护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健全员工民主权利保障机制,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增强企业工作透明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抓住员工最关切的问题进行公开,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4.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坚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腐倡廉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的长期治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企业的廉洁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反腐倡廉是加强企业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整治、惩防并举,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透明清政。要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稳固遵纪守法思想基础,把制度转化为干部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要健全反腐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自觉维护制度,不断以党的建设理论促进企业文化创新发展。

二、围绕党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对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一是要深入研究廉洁文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结构、基本特征、功能与作用及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等基本理论,对廉洁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深刻把握其内涵和实质;二是要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重心,对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有一个准确定位,使国有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相融合,自然而然地融入企业中心工作,避免“两张皮”现象;三是深入研究如何使国有企业廉洁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合,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中,增强企业廉洁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制度反腐是党中央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举,也是廉洁文化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一是要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按照上级规定,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定企业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从业规章制度等,规范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另一方面是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针对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如大额资金使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等,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把廉洁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中。二是要将廉洁文化贯穿到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监督检查、有效反馈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三、结合党建理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软实力。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企业文化的本质

企业文化咨询专家王吉鹏曾说过:“企业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企业和企业人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很多,但就企业文化本身而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内在的部分是价值观,外在的部分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包括行为规范以及仪式、视觉符号等。价值观是本质,是核心,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构成了人们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评价和取舍事物的标准,选择对象的依据,推动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动力。表现形式是依附,是外壳。价值观可以经久不变,表现形式要随势而变。企业文化是基于价值观的管理,企业文化不仅要告诉员工追求什么,还要告诉员工怎么做才符合企业的要求。

2.企业家的主导地位与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地位,企业家是企业价值观的原创者。由于企业家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家的管理思想。当然,企业文化不完全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企业这块土壤,更离不开广大员工群体的实践。所以说,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形成发展过程中,对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管理思想的升华,是以企业家为核心,由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3.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

文化管理和制度管理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外在约束,重在利用层级对员工进行监督、考核、监控等。企业文化强调在认同企业价值理念的前提下,从内在性上约束员工的行为。就制度本身而言,再周全的企业制度也不可能滴水不漏,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同样,文化管理也不能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必须依靠制度约束。

四、结语

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理论结合起来,将党的建设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风党纪、宗旨信念通过文化植入“人心”,使党员的先进性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和一种文化,有效地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民主制度建设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