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1234”班组安全管理模式

2013-03-23王光辉

电力安全技术 2013年8期
关键词:班组事故人员

王光辉

(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北京 100041)

发电企业运行班组是直接对机组进行维护、操作、调整、异常处理的最基层单位。运行班组各岗位人员要全天候地对发电机组的各项参数进行监视操作和调整,是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直接参与者和责任者。因此,做好运行班组管理,提高所属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是确保电厂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核心所在。

1 围绕一个中心,营造安全氛围

一个中心即以“以人为本”为中心。安全工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的重视程度,因此一个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安全氛围。要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就要加强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倡导“事故可防可控”的观念,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增强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真正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

发电企业运行班组在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文化(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全方位地、持久性地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素质,使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应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每一个环节,要求各级运行人员养成既重视大型操作,也不轻视常规的、经常性的小操作,既重视复杂操作,也不轻视简单操作的良好习惯,从思想上强化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要从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面向基层班组、职工群众,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舆论氛围。要在技术上、设备装置上、组织制度上和人员的思想教育上全方位设防,严防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确保一方平安。

2 强化“两落实”,提高执行力

“两落实”即落实责任,落实规章制度。落实责任是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完成各项奋斗目标,必须不断强化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履责能力,确保各项工作到位。落实规章制度就是要把各项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从而规范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执行力,规范管理和作业行为。

2.1 落实责任

要加强运行班组安全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人。

(1) 强化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班组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企业各级安全责任制的基础。发电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使班组和班组成员明白究竟要干什么,明确责任分工,消除工作盲点。完善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生产指挥、组织协调、岗位协作等职能,理顺运行机制,整合、优化班组各项资源,实现班组安全生产的目标。

(2) 强化“领导就是责任”的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根本,是解决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通过带头学安全、讲安全、抓安全、落实安全,带动全员安全责任的落实。尤其是运行值长、班组长必须落实管生产必管安全的责任,提高工作标准和安全责任心,解决认识问题,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

(3) 强化安全监督责任。班组安全离不开班组自身的安全监督。班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履行岗位职责。电力企业运行值队、班组要设置专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全面行使安全监督职责。要维护班组成员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在生产中要相互进行安全监督,在作业过程中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拒绝违章指挥,阻止他人的违章行为,从而有效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2.2 落实班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

发电企业要加强运行班组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规程标准和制度。不断完善班组运行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制度,有效规范和保障班组的安全建设。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将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细致、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制度约束运行人员的行为,培养运行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

3 着力三个规范,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3.1 着力运行培训标准化

(1) 结合运行班组的特点抓好日常安全培训。运行班组现场技术培训应根据培训对象及其特点,因人施教。要充分发挥现场小课堂、班组小讲堂,综合大课堂的作用,营造一个讲学习、会学习、懂学习、精业务的氛围,努力把运行班组建设成新形势下的学习型组织,为广大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成材机会,使培训充分服务于生产。同时,要不断推进培训、考核、试用、待遇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提高员工学习的动力,使员工从强制培训转变为自觉培训,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2) 结合不同人员的特点抓好分层级培训。不同岗位分层级确定培训内容,按每轮值细化培训计划。单元长、值长以调度规程、反措、机组启停、事故处理,公用系统操作为主;单元人员以《安规》、运行规程、技术措施、技能操作为主;外围辅控人员以本岗位规程、操作、检查为主,从而体现培训的实用性。同时,运行班组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落实日常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实效。

(3) 结合新员工特点,抓好运行标准化培训。针对新入厂的员工,在传统的师徒口手相传模式的基础上,坚持以员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为支撑,以标准化平台为保障,综合运用标准化培训理念,通过对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分析,对安全生产的运行管理制度、运行标准、规范进行针对性的搜集,形成一套标准化的运行人员培训手册,从而全面超越传统“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

3.2 着力运行班组安全日活动标准化

运行班组和人员平时工作任务较重,安全日活动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规范运行班组安全日活动主要从以下2方面入手。

(1) 从学习时间入手。运行班组每轮值至少要进行1次安全日活动,时间不应少于1 h。

(2) 从学习质量入手。要转变值长、班长念文件的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要让员工人人讲、个个想,说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员工牢记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的真言,让员工懂得事故对己、对人、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不利的道理,由浅入深形成安全文化理念。

3.3 着力班组安全管理台账标准化

运行人员以运行操作规程为指导,对发电机组进行维护、操作、调整,而规程的编制依据均来自设备的说明书、使用规定、自动保护配置要求和典型规程及行业的法律法规。因此任何一个设备的使用与调整方法,都要在运行操作规程中明确体现,包括设备规范、参数指标、异常现象及处理要求。管理部门必须及时向运行班组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规定、系统图纸、保护定值单及逻辑关系,而班组则要将这些技术资料认真保存并组织学习。

运行方式安排和特殊作业需要,尤其是大型检修的运行方式安排、实施检修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修后设备系统的试验方案、修后设备系统投入运行的技术组织措施方案,应提前提供给运行班组学习,使运行人员能事先了解掌握,防止盲目进行操作而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运行班组要着力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安全记录至少包括:班长日志、巡检记录、检修记录、不安全事件记录、主要保护投退记录、安全生产通报、安全日活动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

4 认真抓好四项基础工作,深化安全管理

4.1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营造安全生产环境

运行班组长、值队长要提高对“两票”的关注度,做实动态检查和月度分析,主动查找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两票”执行氛围。班组员工要把“两票”执行提高到人员行为规范的高度来认识,克服“怕麻烦,图省事”的心理,严格按“两票”规定的流程和要求逐项进行。要注重安全生产细节,操作票要严格执行呼唱制、监护制。要培养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把日常管理的小事、琐事做好,防微杜渐,从而有效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抓好“三制”,通过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将交接班内容表格化,提高运行工作质量;通过推行安全检查挂牌制,规范路线检查,做实巡回检查制度,提高检查质量;通过对设备定期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以任务单定时自动下达的形式,提高设备定期试运和轮换制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4.2 深化“三讲一落实”,规范员工行为

运行班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监视、分析、操作调整。在日常工作中,运行班组经常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疏忽了操作中存在的那些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以至发生各种始料未及的事故。为做好运行风险防控工作,应积极推行深化“三讲一落实”活动。通过“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的模块化流程,理清每项操作的工作思路,找出有针对性的规章、条款并遵照执行。用流程控制住现场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为,在第一时间把住安全源头,在第一地点防住事故苗头,在全过程中守住作业人头,从而实现安全管控目标。对于重大操作(如启停机、重大电气倒闸操作、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操作、公用系统操作等)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单,明确管理人员和专业专工到位要求,做好全过程风险防控。通过深化“三讲一落实”活动将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制度,使班组安全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模块化流程使员工增强了安全意识,重温了安全知识,控制住自身的操作行为,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把以事为本的管理变成以人为本的管理。

4.3 严格执行反事故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发电企业针对发电生产过程中的典型事故制定了重点反事故措施,班组不仅要组织学习,还要将每一个具体的反事故措施落实到每个岗位人员,使其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运行人员是维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最直接的操纵者,运行班组应将每一个反事故措施预案进行分解,制定班组具体岗位人员的事故处理细则,并经常进行考问、演习,确保班组每一名值班员都能正确运用事故预案,正确处理事故。正常值班期间,应根据接班前的设备、系统运行状况、季节变化、天气因素、设备及系统存在的缺陷等薄弱环节做好事故预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果断地进行处理。定期举行反事故演习,锻炼运行人员的技术、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4.4 严格重大危险源监管,确保可控在控

运行班组作为各项重大危险源的日常运行监督管理部门,应做好各类危险源的运行管理工作。

(1) 要加强设备运行监视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参数偏差和设备缺陷。

(2) 要严格执行进出登记管理制度,尤其是各类重大火灾危险源、高低压配电室和继电保护区域,应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管理,严防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防止火灾及误碰、误动事故的发生。

(3) 要熟悉各类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好日常个人防护,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应能正确应对和处理。

总之,运行班组安全管理必须注重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必须增强对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执行力,规范每一名员工的行为标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方法、有力的措施,以及全体运行人员的共同努力,使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猜你喜欢

班组事故人员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学中文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废弃泄漏事故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小恍惚 大事故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卓越绩效班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