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基工程设计思路探讨

2013-03-22

交通运输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路床护面路堤

高 林

(河北省衡水市公路勘测设计所,河北 衡水 053000)

0 引言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取决于土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因素,并与填土的高度和施工技术有关。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和路面共同承担着行车作用传递来的荷载,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因而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以及增强公路整体强度的前提,反之,只有稳固的路基,没有结构合理、密实、稳定的路面也是不行的。理论和试验及工程实践证明:技术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对路基进行必要的碾压和技术处理,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在这种路基上修筑路面就不会因路基而破坏,然后,对路面的矿料级配、路面的种类等加以比较选择、精心施工,才能使公路整体强度增加,整体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及实现其社会效益。

1 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分析

车辆是通过车轮把荷载传给路面,由路面传给路基的。如果路基的强度不够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应变及位移,路面会出现断裂,路基路面结构会出现沉陷。因此要求路基路面结构整体及各组成部分都具有与行车荷载相适应的承载能力。

在天然地表面建造的道路结构物改变了自然的平衡,在达到新的平衡之前,道路结构物处于暂时的不稳定状态。新建的路基路面结构在大气中,经常受到气候、降雨与湿度变化的影响,结构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将随之改变,处于另外一种不稳定状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以下因素有关: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等地理地质条件、气温、降水和湿度等气候条件;地表排水、常水位、有无地表积水和积水时期的长短等水文条件以及土的类别等。

2 路基填土的选择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振动液化的影响。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

本设计填方路基采用土石混合料等填筑,优先采用强度高、粒径小、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填筑。填筑时分层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土壤填于下层,透水性较好的土壤填于上层,以利于排水和路基分层压实稳定,以避免出现土壤杂乱填筑所导致的水囊与滑动现象。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取决于土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因素。并与填土的高度和施工技术有关。在填土时应综合考虑,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可知,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如表1所示。

表1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对于公路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符合表1要求。同时要求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路床加固应根据土质、降水量、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深度、加固材料来源等采取相应加固措施。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见表2。

表2 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3 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应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路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高度。路基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采取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的措施,做好综合排水设计,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4 路基边坡防护

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边坡防护设施不承受外力作用,必须要求坡面岩土整体稳定牢固,但护面墙可用于极限稳定边坡。对于土路堤的坡面铺砌防护工程,最好待填土沉实或夯实后再施工,并根据填料的性质及分层情况决定防护方式。铺砌的坡面应预先整平,坑洼处应填平夯实。常用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大类。

4.1 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就是在边坡上种植草丛或树木或两者兼有,以减缓边坡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着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调节边坡土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还可以绿化环境,美化路容,易于和周围景观协调。它可视为有生命防护,这对于坡高不大,边坡比较平缓且适合种植的土质边坡都是应当首先选用的防护设施,其方法有种草、铺草皮和植树。土质边坡防护也可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布和网格固定撒种,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土质边坡防护的边坡坡度宜在1:1.0~1:2.0之间。边坡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上,应优先采用种草、铺草皮和植树等植物防护设施。由于本设计路段以粘性土为主,且路堤边坡为1∶1.5,坡度较缓,因此在本设计中,对于一般路堤,植物防护设施主要采用种草和铺草皮。

4.2 工程防护

对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填挖方边坡或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岩石路基边坡,以及碎(砾)石上的挖方边坡等,可采用工程防护措施即设置人工构造物防护。工程防护的形式有砂浆抹面、勾缝或喷涂以及石砌护坡或护面墙等。它属于无机物防护,以石质路堑边坡为主。本设计工程防护设施主要采用护面墙。

护面墙是采用浆砌片石结构,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使之免受大气影响而修建的墙体,以防止坡面继续风化。在本设计中,部分路段因挖方边坡为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岩石边坡,故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进行防护。上述路段均采用M7.5浆砌片石护面墙。面墙除自重外,不承受其它荷载,也不承担墙后的土压力,因此护面墙所建地段挖方边坡自身保持稳定。纵向每10m设一条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3cm,采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入10~20cm,并每隔2~3m设直径为10cm的泄水孔。

5 结语

文章结合公路路基设计实践经验,对公路中路基设计进行了实例分析,提出路基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考虑要点及其相关设计思路,可为道路路基设计提供实际参考。

[1]郑佳楠,李昕昕.论东毛高速公路路基设计[J].技术与市场, 2012, 28(5): 118-119.

[2]毛玉顶.彭水至武隆高速公路的路基设计新理念[J].路基工程, 2006, 31(12): 31-33.

[3]周扬,王华治,王燕.公路路基设计小议[J].公路工程, 2007, 23(10): 11-15.

猜你喜欢

路床护面路堤
浅谈深水防波堤护面块体安装控制及修复方法
护面块体安装在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风化岩路床施工技术分析讨论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与建议
气幕式防波堤堤头护面块体防护措施研究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波浪作用下斜坡上护面块体断裂破坏的数值模拟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老路结合部路床加固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