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治疗上睑内翻倒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3-03-19黄海梅

微创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上睑睫毛角膜

黄海梅 黄 敏 林 雨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钦州市 535000)

上睑内翻倒睫好发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以往手术方式多为在睑缘上约2 mm处作睑板锲切除或切断,缝合后改变上睑缘垂直方向角度,从而改变睫毛的方向以解决内翻倒睫问题。但这种术式会切断部分睑板腺导管,导致术后部分病人因分泌脂质不足而出现眼干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利用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改变睑缘及睫毛的方向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具有手术简单、无并发眼干问题等优点[1]。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对21例36眼进行治疗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患有上睑内翻倒睫的住院患者,共21例36眼。患者年龄最小1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岁,男性14例25眼,女性7例11眼,患病时间1至14年,平均4.2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术眼常规消毒铺巾,将上睑皮肤整平后用亚甲兰在上睑缘上约3 mm处作与睑缘等距画线标记。用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作局部麻醉,沿标记线切开软组织直达睑板深度,向上分离切口,暴露切口上方睑板。将切口下缘皮肤及深部软组织向上牵拉,移动距约为2~3 mm左右,观察倒睫的睫毛方向已产生明显改变后将下缘皮肤固定缝合在睑板面上。切口上方皮肤如过多可适当切除后与下缘相缝合。术后2周局部拆线[2]。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纠正效果良好,4眼纠正量稍有不足,但无倒睫发生,经1至12个月观察无复发、畸形、瘢痕。所有患者住院治疗平均时间为(9.32±1.47)d。病人自觉良好,无异物或干燥感、流泪等出现。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睑内翻和倒睫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明显,施行手术治疗不仅是一种创伤,在心理上也是一种压力,患者心理顾虑较多,对手术产生恐惧感,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及术后恢复情况,针对其出现的心理问题,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效果、方法、优点等,介绍成功的病例,利用图片给予患者观看,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仔细解答,消除其疑虑[3],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与疏导,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

2.1.2 术前准备指导 ①术前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全身各项相关检查,如各项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免疫常规等。40岁以上患者要检查心电图、测血压。②术前1~2 d做好全身清洁,包括洗头、理发、洗澡、剪指甲等。③术前3 d开始术眼局部每天滴抗生素眼药水4次。④手术前3 d内指导患者练习眼球向上、下、左、右转动,以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操作的要求。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①矫正不够:若矫正不够,病人眨眼时有眼刺痛感,畏光流泪,有异物感。护士观察时,检查上睑并嘱病人向下看,倒睫和睑缘皮肤触及眼球,倒睫摩擦角膜导致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荧光素弥漫性着染,如继发感染,可发展为角膜溃疡,视力下降。②过度矫正:若过度矫正病人睑缘向外翻离开眼球,泪点外翻,睑结膜常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外,可合并睑裂闭合不全,护士在观察时,嘱病人闭眼,上下眼睑不能完全闭合,病人的部分角膜暴露,轻者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加,久之干燥、粗糙。过矫时,观察病人泪点离开泪湖,病人有溢泪,严重过矫常合并眼睑闭合不全,使角膜失去保护,角膜上皮干燥、脱落,易引起暴露性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视力下降。术后保持术眼切口周围清洁,勿用手揉眼,勿让污水入眼;术后3 d内每天复诊,用四环素眼膏换药包盖术眼,敷料污染随时更换,口服抗生素2~3 d;7~9 d拆除皮肤缝线,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来门诊复诊,不适随诊。

2.2.2 伤口护理 ①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移位、脱落等。24 h内伤口渗血多,属正常现象,如出血较多,要及早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但应保留与切口相邻的最内层敷料。避免紧张情绪,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早期移动,加压包扎伤口,加强巡视。②股内侧供血区应常规换药,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渗出等。③保持鼻腔通畅,嘱患者勿用手挖鼻孔或外伤碰撞鼻部,避免出血,注意观察鼻腔渗出情况,给予半坐卧位。

2.2.3 饮食护理 饮食上注意给予容易消化、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利伤口早日愈合,原则上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因便秘引起伤口裂开出血。

3 讨论

患有上睑内翻倒睫的患者不仅仅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病情发展还会进一步导致角膜损伤、混浊、感染等症状,以及球睑粘连、睑缘瘢痕化等一些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对上睑内翻倒睫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案仍然是HOF2氏或一些与其类似的改良方法,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准确,对患者症状表现的纠正幅度相对较大。但该项手术具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会对患者的睑板组织造成过度的损伤。由于手术操作要将部分睑板腺导管切断,因而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眼干、异物感等不适症状[4]。另外HOF2氏手术治疗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上睑缘进行外翻转处理,不能够对睑缘切口在手术之前进行很好的设计,缝合的高度过大,通常情况下都在保持在2 mm左右,由于太近睑缘,与睫毛囊切口局部瘢痕易造成散发单根或数根睫毛发生方向改变,导致部分患者的倒睫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缝合口的高度过低(与睑缘的距离基本处于2~3 mm)与双重睑高度(5~6 mm)相距太远,会对患者的外观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使一部分女性患者对该项治疗措施望而生畏,对该手术方案在临床应用上的进一步普及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法主要指的是对患者的上睑缘皮肤作适当的拉紧处理后并缝于与睑缘的距离在5~6 mm的睑板上,利用已经被拉紧的皮肤对上睑皮肤与结膜移行区的牵拉移动,使睫毛根部表层组织的位置方式相对改变,使睫毛的具体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内翻倒睫问题得到充分解决[5]。由于采用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方式对该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对睑板腺体导管造成损伤,并且皮肤缝合口与正常人双重睑位置大体相同,因而既可防止产生眼干等并发症,又能达到美观等双重效果。但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法的纠正作用相对有限,临床观察发现对中轻度内翻倒睫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对于一些严重烧伤、瘢痕化程度严重的病例,其治疗效果还有待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中作进一步的观察[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手术纠正效果比较理想,4眼的纠正量稍有不足,但没有出现倒睫现象,经1至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后发现,症状没有再次复发,也没有畸形和瘢痕等症状出现。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自觉状况良好,眼部无异物或干燥感,也没有流泪等不良反应现象出现。

总而言之,应用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方式对患有上睑内翻倒睫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对上睑内翻倒睫患者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案,具有效果良好,治疗时间短,恢复速度快,围手术期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不会对美观造成影响等特点,可在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普及及推广。

[1] 胡竹林,张 红,刘 海,等.睑缘切开带蒂轮匝肌瓣充填术治疗严重上睑内翻倒睫疗效观察[J].眼科研究,2008,26(1):29.

[2] 袁秀云,石忠鑫.上睑内翻倒睫的整形美容治疗[J].临床眼科杂志,2003,11(2):172 -172.

[3] 余 媛.整形美容外科及烧伤科护理常规[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655.

[4] 徐伟敏,马志芳,周青,等.眼睑松弛整复术在上睑内翻倒睫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21(4):323-324.

[5]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9-160.

[6] Yaqub A,Leatherbarrow B.The use of autogenous auricular cartilage in themanagement of upper eyelid entropion[J].Eye,2007,11(Pt6):804 -805.

猜你喜欢

上睑睫毛角膜
ISTEN
变形的角膜
Ostrich鸵鸟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二次元睫毛
给睫毛加点颜色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睑黄瘤切除联合上睑松弛成型术修复睑黄瘤的效果观察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