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
——我们的故事》

2013-03-17本刊编辑部

全国新书目 2013年10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信仰中国共产党
《信仰

——我们的故事》

内容简介: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本片兼具电视政论片、文献片、纪录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细节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本片共三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总时长150分钟,3张DVD光盘。

中国共产党党员对信仰的坚守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将怎样成为我们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从19世纪中叶起,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当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令人目不暇接,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这一年11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这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进入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

事实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能够指导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兴业路一个狭小的房间成立,这时,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它看上去是那样的身形清瘦、势单力孤,它的成员只有区区50多人,但是,它的手中,却握着最有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心里,装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的感召和支撑下,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道,揭开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1934年11月26日,一个年仅14岁的红军小战士在湖南省道县的战斗中,冒枪林弹雨写下了这句标语,当时他还不知道,为实现这句誓言,他的战友们将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湘江战役,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役,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牺牲者中,就有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2012-5 128.009787880731569

晚年的张学良曾经回忆,当年和红军作战失败后,他曾经同部下讨论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他问自己的将领,谁能在缺衣少食、围追堵截中把这样的队伍带出来,而且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强悍的战斗力?还不早把人带跑光了?红军为什么打不散,散了还会回来,主要是共产党、红军信仰他的主义,甚至每一个兵,都信仰他们的主义。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前大声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人们在为刘胡兰惋惜的同时,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15岁的小姑娘,是否真的明白,她毅然放弃生命要坚守的,要获取的,到底是什么?

共产党为什么好?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这也是刘胡兰对信仰宗旨最直接的理解,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土地,是她以命相搏的原因。

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就像著名的夏明翰烈士在他的就义诗中说的那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正是一批又一批的“夏明翰们”的舍身奋斗,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目标,而且越来越近。

当一双双握紧了的拳头面对党旗宣誓时,“镰刀铁锤”就是他们的信仰;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时,“新中国”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参加开国大典的一张张面孔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热泪盈眶时,“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正是由这些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毕力以成之。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不顾一切地向这些目标挺进。终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信仰融入自强不屈的精神

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屈的精神,同保家卫国的目标,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正是在这样的信仰感召下,他们以血肉之躯为新中国赢得了胜利和尊严。为保家卫国,许许多多中华英雄儿女在刚刚跨进新中国门槛的时候,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毛岸英当时是北京机器总厂的党总支副书记,他是第一批报名参加的志愿军战士。但是,他别离新婚妻子到朝鲜仅仅34天,就在敌机的轰炸中牺牲了。毛岸英出发前,毛泽东曾同人谈起:“我是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又派谁的儿子去呢?”毛岸英牺牲后,他把毛岸英穿过的一件白衬衣珍藏到自己去世。1953年4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专门接见了一位来自四川农村的老母亲邓芳芝,因为她像毛泽东一样,儿子也牺牲在了朝鲜。她的儿子,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领袖和人民,同样的付出,同样的感情,为的是同一个信仰,那就是自强不屈地建设和保卫新中国。

上世纪50年代初,边打边建的新中国,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恢复国民经济的目标。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多年来共产党人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就这样从理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让劳动放射出灿烂的光华。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带来尊严,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是连接现实和未来的桥梁,劳动更是共产党员信仰最朴实的实现形式。

雷锋做的事,件件平凡。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寄给受灾人民。他经常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车站,扶老携幼,迎送旅客。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担任校外辅导员,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的成长。这些平凡的小事汇聚起来,却是那样的不凡,这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他又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必须用信仰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著去努力。这就是“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信仰,立下的时代坐标。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955年10月8日,冲破重重阻碍,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当时,他已经是名扬美国的空气动力学家。归国后,钱学森开始主持导弹研发工作。在当时,他是唯一一位见过导弹的中国人。许多与导弹相关的术语,都是由他亲自翻译的。1959年11月12日,钱学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正式党员。他后来回忆说: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我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觉。

当有人问起他的人生选择时,钱学森的回答是:“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我的回答是因为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还因为我热爱我的祖国。”“我只努力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而已,尚不知是否真够格。也因为这个缘故,我做一点事也是应该的。”

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当时的一位诗人,曾经这样吟唱:未来世界的主人啊,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你们的生活,纵然千百倍地胜过当今,也不会有一个早上,忘记了这一代人的困苦艰辛!

时代先锋,新时期的共产党人

一个时代的前进,靠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靠的是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更需要在各个领域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创造一流业绩,才能把自己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靠着改革创新,推动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亿万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靠着改革创新,建立了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靠着改革创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来说,却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改革创新,创一流业绩,来践行自己的信仰。

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对共产党人来说,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在寻常的经历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这两样东西,看起来很平凡,但我们越思索,越觉得让人敬畏和赞叹;越思索越觉得这样的人和事,很多,也很新鲜。

郭明义的信仰,不仅在他的工作岗位上闪着光芒。从1991年开始,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旧房里。

共产党人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站得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自己也成为了最幸福的人。郭明义的一言一行,让我们想到了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设时期的雷锋,这是共产党人同一个精神谱系在社会思潮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这些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有情有义,可亲可信。他们的信仰,就像是有人感到寒冷时围在脖子上的一条围巾,感到乏累时很自然地伸过来的一双手。

和平年代,人们远离了战火硝烟,也很少面临瞬间要做出的生与死的抉择考验。然而,在共产党人信仰的号角声中,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音符。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要求里,增加了这样一条:“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为了减少其他人被感染的机会,她几乎包揽了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她一次次把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自己却一步步坦然地走向死亡。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危难关头,在生死考验面前,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依然是共产党人信仰里嘹亮的音符。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更是鉴别党员干部信仰真假和虚实的试金石。

1988年,摆在时任山东聊城市行署副专员孔繁森面前的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并不是没有困难,母亲年迈,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临行前,他与母亲告别,母亲问他:“不去不行吗?”他回答母亲:“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说到这里,他不由得跪下来,流着泪给母亲深深地磕了一个头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

在西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每次下乡,他都要带些钱给生活困难乡亲,而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他还在地震灾区收养了三个藏族孤儿,为了保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三次偷偷地卖血换钱。1992年,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满后,又被任命为西藏阿里地委书记。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但是,为了阿里的发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区106个乡的98个乡,在路上常常是一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工作途中,不幸发生车祸殉职时,他的公文包里装的是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孔繁森,以50岁的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篇章。

河南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经常说的话是“已不正不能正人,心不公岂能为公”。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当她不幸因公殉职时,自发送行的队伍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90多年来,共产党人的信仰,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感召和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了党的队伍,全国8000多万党员中,约2000万人是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占了四分之一。他们用青春的活力给信仰的旗帜增添了新的光彩。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年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们,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经载入史册。为了信仰,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让更多更传奇的先锋故事,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信仰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初心如磐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信仰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信仰抉择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