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核心网AoIP技术应用探讨

2013-03-14谢永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11期
关键词:发送给信令核心网

谢永基 吕 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1 A接口IP化的原理

A接口是GSM网络中CN与BSS之间的接口。无论是信令面还是用户面,现有的A接口使用TDM传输的承载方式。虽然支持在原有TDM信令传输的基础上增加基于IP的信令(SIGTRAN)传输,但对于用户面来说,还属于TDM传输,并且代码转换功能均位于BSS设备中,为TDM传输的A接口定义的编解码只有PCM(G.711)。当A接口使用IP传输的承载方式后,在信令面上,BSS通过BSSAP信令直接与MSC交互;在用户面上,BSS通过将数据封装在RTP包中并且由UDP/IP协议栈与MGW进行交互。TC资源从BSS转移到MGW上。如图1所示。

图1

2 AoIP带来的移动核心网演变

过往在A over TDM情况下BSSAP信令一般是通过MGW作为信令网关进行中转,而实现A over IP后,可以通过IP传输网为MSC-S和BSC之间建立直接的BSSAP连接,而不需要经过MGW。这种扁平化的网络,可以节省MGW的信令处理资源,同时也可以避免MGW节点故障而对信令造成的影响。

对于A接口的媒体面,过往在A over TDM的连接下由于TDM传输的专属性,以及MGW上TDM资源受MSC-S控制的独占性,每个BSC最多只连接2个MGW用于话务承载。而实现A over IP之后,借助于IP路由网络,BSC可以很容易并且动态的建立到多个MGW的A接口连接,实现MGW Pool组网。为网络带来显著的好处:

(1)更好的节点冗余能力:由过往A接口的MGW 1+1冗余,到N+K冗余。能够更好的应对单一节点故障所造成的容量波动,甚至可以应对多节点故障。(2)更节省冗余资源:当要求全冗余时,过往A接口的1+1情况下,需要预留50%的MGW节点资源以及TDM传输资源;而MGW Pool情况下,只需要预留1/N的MGW节点资源即可实现全冗余,资源使用效率更高。(3)更好的负载均衡:A接口的MGW负载均衡,有过往的2个MGW之间的均衡,到MGW Pool后可以实现多个MGW之间的均衡。结合相关的功能,可以通过选择优先级、权重值等进一步优化。(4)更优的MGW选择:MGW Pool可以在多个MGW中进行,从而有更大的可能性选择更少的MGW来建立呼叫。因此节省MGW的节点资源和传输资源。

3 A接口IP化后信令的变化

在A接口over TDM的传统网络架构中,BSC发送给MSC-S的BSSAP信令通过A口的TDM承载发送到MGW,MGW作为一个SG(信令网关)将TDM承载的信令转换成基于IP承载的信令,再通过MC口发送给MSC-S。而用户面的语音流亦是基于TDM的承载,用PCM的格式发送给MGW。具体的协议栈如图2。

图2

在AoIP以后,BSC与MSC-S之间通过IP承载网互通,因此发送给MSC-S的BSSAP信令可以直接基于IP承载来发送,而无需再经过MGW转发。而用户面的数据也从原来TDM的承载变成了IP承载,通过IP承载网发送给MGW。由于A接口的承载变成了IP,因此其控制面的和用户面的协议栈变成图3所示。

图3

对于AoIP的话务建立过程需要BSC、MSC-S和MGW三者配合完成,新的流程主要有如下6个步骤:

在MSC收到Complete Layer 3消息CM Service Request,决定为呼叫使用AoIP后,MSC给MGW发送一条添加H.248的请求消息ADD REQUEST要求MGW预留本地IP地址和UDP端口。MGW预留A接口IP终结点并且在ADD REPLY消息中向MSC给出本地IP地址和UDP端口号码。MSC-S将MGW的ip地址利用BSSMAP分配请求消息BSSMAP Assignment Request转发给BSC,IP地址和UDP端口信息就封装在Assignment Request这条消息的新字段:“AoIP传输层地址(AoIP Transport Layer Address)”中。

BSS执行信道分配任务,并通过BSSMAP分配完成(BSSMAP Assignment Complete)消息,将BSS的IP地址和UDP端口号发给MSC-S。BSC的IP地址和UDP端口信息也封装在Assignment Request这条消息的新字段:“AoIP传输层地址(AoIP Transport Layer Address)”中。

MSC-S通过MODIFY REQUEST消息现把接收到的BSS IP地址和UDP端口号码传送给MGW。MGW回复MODIFY REPLY消息,确认收到BSC的IP地址和UDP端口号码。A接口IP化是网络全IP化演进的极其重要一步,AoIP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移动核心网带来多方面优势:

简化A接口物理连接和资源分配,增加组网的灵活性。AoIP实施后仅使用一种传输技术,简化维护和设计,BSC易于连接到多个MGW和MSC-S,提升网络容灾能力。能实现MGW池组网容灾备份易于实施。

提供更好的语音业务质量。IP化便于引入TrFO功能,支持端到端透明传送语音,无需编码转换提升语音质量。TrFO的另一好处是分组承载中使用时可以节省网络带宽,因为话音 是以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后的速率 12.2 kbps的速率,而不是64 kb/s速率在核心网中传输。2G和3G共享编解码资源池,终端和网络支持多种编码类型:AMR FR,AMR HR GSM FR,GSM HR,GSM EFR,AMR WB。未来可以使用宽带AMR编码(AMR WB),将提供最好的语音业务质量。

AoIP技术应用负荷全网IP化是大趋势,更进一步的降低资本性成本CAPEX与运维成本OPEX。

[1]中国移动IMS试点总体技术要求(2006版)[Z].2006.

[2]张智江,等.基于IMS融合、开放的下一代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发送给信令核心网
上学路上好风景
SLS字段在七号信令中的运用
GSM-R核心网升级改造方案
移动信令在交通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5G移动通信核心网关键技术
通信核心网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LTE网络信令采集数据的分析及探讨
公告
VoLTE核心网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