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13年的“二次革命”

2013-03-12刘小宁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18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0期
关键词:都督黄兴袁世凯

刘小宁(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18)

李烈钧

因袁世凯对辛亥革命的成果大加砍伐,1913年7月12日,原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率先举事,“二次革命”爆发。14日,黄兴由上海急赴南京,与程德全、章梓等人“会商”讨袁军事以响应“二次革命”。

章梓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同盟会江苏支部长、同盟会中部总会干事长,时任江苏都督府军务司长兼苏军第一师师长,与黄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他表示坚决拥护讨袁。老谋深算的江苏都督程德全始终不肯答应举旗反袁。而各军已是箭在弦上,就等程德全一声令下。黄兴眼见说服程德全无望,只好先斩后奏。

章梓采取断然措施,派亲信军士首先捕杀袁世凯派来的奸细蒲剑。蒲系党羽立即冲入都督府进行反扑,章梓趁势命令副官王柏龄将蒲党全部拘往一师师部。蒲系高级将领、第三师师长陈懋修及团营级以下军官多人均被就地正法。这一切都是在程德全的眼皮下进行的。程德全对“暴兵”的行为极为不满,但敢怒而不敢言。

7月15日凌晨,黄兴命令章梓秘密切断江苏都督府与外界联系的所有电话。天未亮,第八师部队即开入都督府。府中卫队早已被策反,第八师人马没遇到任何麻烦就顺利地来到程德全的寓所。当程德全从梦中惊醒时,黄兴、章梓等将领已站在了他的跟前。

面对“逼宫”之势,程德全只好说:“诸君作为,亦是可嘉。克强诸兄有此大志,不愧英雄,兄弟我自惭老朽,眼前又有小恙,不能督师,此次起事,还是先生等在此主持,我情愿退位让贤。”之后,还愤愤地说:“袁世凯不法,天下公愤,江苏何敢独异?诸兄骤然起事,幸甚,幸甚。”至此,程德全已经同意起兵,黄兴立即转身离去,在都督府西花园原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正式宣布江苏独立,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自任司令,何成浚任副官长。接着,由章士钊起草以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和黄兴三人联名的讨袁通电,向全国发出。同时,黄兴下令苏皖赣徐淮各军北上出击。

苏军将领章梓、洪承典早就看出程德全心怀二志,遂劝黄兴说:“程德全与袁世凯渊源极深,此次反袁决非出自本意,对此人可加以软禁,万不可让他离去,否则后患无穷。”安徽讨袁军司令柏文蔚也附和道:“最好快刀斩乱麻,将程德全处死。”黄兴没有采纳。

江苏独立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声势。

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成立后,在长江流域形成与袁世凯对峙的局面。袁世凯立即部署三路大军南下。一路为段芝贵,由京汉线南下;一路为冯国璋,以张勋为先锋队,由津浦路直攻南京;一路为倪嗣冲,南下攻打安庆。

江苏宣布独立的第二天(即7月16日)深夜,程德全趁卫兵疏忽之际,与几名亲信悄悄潜出了都督府,赶赴火车站搭车直趋上海。至天明,讨袁军才发现程已无踪影,章梓立即代理了江苏都督。

程德全一到上海,立即就换了一副面孔。先是向新闻界宣布:“本月15日,驻宁第八师等各军官要求宣布独立,德苦支两日,旧病剧发,本日来沪调治。”袁世凯得知程德全到沪后,立即于21日致电程德全,对他的“独立”表示理解,称他“与甘心附逆者迥不相侔”。得到了袁大总统的宽容,程德全调子一下就提高了,辩称道:“江苏都督府发出的一切文电,均系假借我的名义所为……我仅是被人逼迫而不得已耳。”同时下令集结江苏各军准备讨伐黄兴。程德全还致电黄兴,要求他“投戈释甲,痛自引咎,以谢天下,否则即系江苏公敌。”程德全并电令都督府卫队长张朋翥立即捉拿黄兴、章梓、柏文蔚、洪承典等人。张接到程的电报后,交给了黄兴,并劝说黄兴说,讨袁军恐不敌袁军,尽快远走高飞。

黄兴宣布江苏独立,袁即命冯国璋到北京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并任命冯国璋为江淮宣抚使兼第二军军长。冯立即率禁卫军、拱卫军、直隶混成旅诸路大军星夜兼程南下。

讨袁军得知程德全变卦、后院失火,锐气顿时大锉,在前后夹击下节节败退。黄兴在讨袁军司令部连接前线来电,知道大势已去。眼见大好局面败在程德全手中,不禁悲愤万分,一度欲在西花园的司令部自杀,结果被手下人全力阻止。

7月28日,讨袁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深夜,黄兴匆匆离开了司令部,由一连士兵护送到下关轮船码头,搭乘日轮“静冈丸”号潜赴上海。江苏代理都督章梓、第一师师长洪承典、第三师师长冷御秋等讨袁军高级将领,也纷纷逃离都督府各奔前程。讨袁军全线溃败。

讨袁军虽然解体,但讨袁军的有生力量并没有受到重创,袁军一时也无法辨清他们的真实态度。加上各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南京城再一次出现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袁系人马则侦骑四出,到处捕杀革命党人。

到了8月8日,一个名叫何海鸣的人占领了都督府,宣布南京独立。

何海鸣,祖籍湖南衡阳,生于广东九龙,原名时俊,辛亥革命中曾任过武汉《大江报》的副总编辑,汉口军政分府的少将参谋长。他被清政府判过死刑,后越狱,在清廷看来是个亡命之徒。当时他正在黄兴手下的讨袁军中任文职,驻扎在苏北。当他得知黄兴败走后,立即跟随韩恢偕苏北讨袁军部队星夜赶回南京,试图挽救败局。

韩恢的部队与袁军一番血战后,大败而归。这时,何海鸣挺身而出,拉起一支残军重举义旗,一举攻占都督府,再次宣告江苏独立,自称讨袁军临时总司令,还“任命”陈之骥为江苏都督。陈之骥是北洋军阀实力人物冯国璋的女婿,怎肯听这个无名小辈摆布。他得知这一“任命”后,也不声张,立即开进都督府,见了何海鸣即问道:“何司令有多少饷银可供弟兄们养家糊口?”何想都不想就说:“造币厂中,用之不尽。”陈又问:“有多少兵可供驱使?”何答:“都督的兵就是我的兵。”陈厉声喝道:“给我把这混帐拿下。”随之将何海鸣押往第八师师部,后又关押到督府东箭道马厩。何海鸣这一次“独立”,仅仅维持了六个小时。

陈之骥得手后,立即赶往江北滁州其岳父冯国璋处汇报。陈前脚走,讨袁军再一次起事。8月11日,第八师第二十九团同情独立的官兵又杀回马枪冲入都督府,在马厩的稻草中救出了何海鸣。何又义无反顾地拉起他的湘籍帮会子弟兵,第二次占领了都督府,并很快就控制了南京城。此时,湖南哥老会头目张尧卿,以及兵溃上海的韩恢闻讯赶到了南京,在江苏都督府中与何海鸣共享胜利果实。张自任江苏都督,韩则自封为第三师师长。而数度出生入死的何海鸣居然没有分到一官半职,心中愤愤不平。

8月19日,何海鸣邀请安徽都督柏文蔚来南京主持。柏文蔚慨然应允。柏一到,立即取代了张尧卿,当上了江苏都督兼第八师师长。张对此很不满,就在都督府中闹起内讧,直逼得柏文蔚辞职出走。这一来,讨袁军又伤了元气。

这时,袁系人马乘机重新集结,袁世凯麾下的大将冯国璋、张勋所率领的大军,已经抵达了长江北岸的浦口,立即渡江扑向南京。在此危难时刻,何海鸣又被推为总指挥,指挥部下与袁军展开血战。

袁世凯深知南京战略地位的重要,而且讨袁军多是湘人,战斗力特强,很不好对付。为了尽快攻占南京,袁世凯向手下各军悬赏:谁先攻入江苏都督府,谁就是江苏都督。在袁世凯的强力悬赏下,张勋起用了在南京光复之役中与清军作战、比较熟悉的徐宝山部为敢死队,自己的精锐则放在第二梯队。部署完毕,不等友军动作,就率先打响了攻城之战。张勋如法炮制了当年曾国藩攻破太平天国天京城的战法,在城墙下挖了地道,再塞满炸药予以引爆。“轰”的一声,城墙炸塌了一大段。张勋一声狂呼,辫子军蜂涌入城,直向都督府杀去。

何海鸣已是回天无力。他离开南京前,向江宁绅商强行索得7万元饷银后,于乱军中杀出都督府,出聚宝门逃遁。

1913年9月1日,北洋军的张勋辫子军攻占南京。至此,“二次革命”在南京彻底失败。

二次革命中,讨袁军在阵地上

猜你喜欢

都督黄兴袁世凯
游黄兴公园
黄兴:具有真知远识的政治家
张培爵之死:袁世凯一手制造的血案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黄兴:为“亲人”奔跑的“小幺妹”
《苏孝慈墓志》再考
——兼论北周府兵军职都督的勋官化问题
《重庆镇总兵加赠都督同知任勇烈公传》写作背景及其价值考论
民初安徽政局与都督人选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
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