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维瓦尔第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

2013-03-12柯莉娟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大众文艺 2013年7期
关键词:协奏曲威尼斯小提琴

柯莉娟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一、维瓦尔第简介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于1678年3月4日生于意大利威尼斯,1741年7月28日卒于奥地利维也纳,昵称红发神父,是一位巴洛克时期著名的音乐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第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维瓦尔第很小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10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15岁时,维瓦尔第即行剃发并且受领神职,18岁时受领副助祭职务,25岁正式成为圣马可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佩塔孤儿院女童乐团中当小提琴教师和乐长。

任职一年半后,维瓦尔第因故放弃了神职工作,但他在佩塔孤儿院女童乐团的职务一直服务到1716年,期间还在威尼斯本地一家歌剧院做过经理,也曾在一位伯爵的府中供职。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女童乐团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维瓦尔第本人也因其作曲和演奏水平闻名意大利。

1718年,维瓦尔第离开威尼斯迁徙到意大利曼图亚,在当地音乐会任主持并创作歌剧。1721年至1723年间,他多次在罗马逗留,两次在教宗面前演奏,因此赢得了大量的歌剧和宗教音乐的委托。1726年以后,维瓦尔第返回了故乡威尼斯,期间多次担任圣安格洛剧院音乐总监,并创作了大量的协奏曲和歌剧,以一名作曲家和提琴演奏家的身份赢得了全欧洲人的敬仰。

时间到了18世纪中叶,此时欧洲音乐正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革,巴洛克时代繁琐的复调音乐正逐渐被单纯自然的主调音乐所取代。当新一代的作曲家们无不尽全力吸引大众的注意时,维瓦尔第却因没能适应这种变化,使得人们对他的作品兴趣逐渐减弱,其名声亦随之殒落。由于在威尼斯已无法继续他的事业,维瓦尔第穷困潦倒,不得不依靠出售协奏曲作品和宗教乐谱筹措旅费,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之旅,希望自己在威尼斯“被认为过期的音乐”能得到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的支持。但不幸的是,查理六世却于1740年10月去世,失去依靠的维瓦尔第一病不起。1741年7月28日,在他到达维也纳后一个月后,这位名满天下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无声无息的过世,草草被埋葬在维也纳的圣查尔斯教堂贫民公墓,同时埋葬的人中还有被处决的罪犯。由于几十年后公墓被废弃,后人再也无法找到他的遗骨。

二、维瓦尔第创作生涯

维瓦尔第在1704年开始作曲,近40年的音乐生涯中共创作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近50部歌剧,以及世俗康塔塔、宗教音乐等。笔者认为,维瓦尔第的创作生涯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704年-1717年。在这一时期,维瓦尔第的主要作品有:三重奏鸣曲曲集(Op.1,1705年);题献给丹麦和挪威国王腓特烈四世的奏鸣曲(Op.2,1709年);献给塔斯卡尼公国斐迪南三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谐的灵感》(Op.3,1711年),这是维瓦尔第的第一本协奏曲集,也是这部作品使维瓦尔第闻名欧洲大陆;小提琴协奏曲《非凡》(Op.4,1712年);宗教乐曲《圣母经》、《圣母颂歌》、《圣母悼歌》(1711-1712年);第一部歌剧《乡下铜管乐队》(1713年);歌剧《尼罗与赛萨尔》(1714年);神剧《朱迪丝对野蛮的霍洛费尼斯之胜利》(1716年);6首小提琴奏鸣曲(Op.5,1716年);6首小提琴协奏曲(Op.6,1716年);12首小提琴和双簧管协奏曲(Op.7,1717年)。

第二个时期是1718年-1725年。从这1718年起维瓦尔第开始了其第一次的旅游创造生涯,这一时期是维瓦尔第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在后世最负盛名、最另当今听众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就是在该时期创作的。由于其本人的神甫身份以及当时的职务,以及受到教皇的赏识,这一时期维瓦尔第受委托创造了大量的晚会剧、清唱剧作品和宗教音乐,主要代表作有:歌剧《阿尔米达在埃及军营》(年份不详);歌剧《赫拉克勒斯在特摩东特》(1724年);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试验》(Op.8,1725年),包含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和几首取材于文学的协奏曲等。

第三个时期是1726年-1739年。维瓦尔第回到故乡威尼斯担任了圣安琪罗剧院的音乐总监,潜心于协奏曲的创作,其主要代表作有:12首小提琴协奏曲《里拉琴》(Op.9,1727年);有史以来出版印行的第一部为独奏长笛和弦乐而作的6首横笛协奏曲(Op.10,1728年);6首小提琴和双簧管协奏曲(Op.11,1729年);6首小提琴协奏曲(Op.12,1729年);横笛和低音提琴奏鸣曲《忠实的牧羊人》(Op.13,1729年)等。

第四个时期是1730年-1737年。这个时期是维瓦尔第创造生涯的晚期,其于1729年末至1733年再次开始音乐旅行,1733年至1735年,维瓦尔第再次成为家乡圣安琪罗剧院的首席作曲家,主要代表作为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鸣曲(Op.14,1737年)。歌剧方面,维瓦尔第将歌剧活动的重心移到了欧洲大陆,推出了许多威尼斯首演作品的改编本歌剧如《忠实的少女》(1732年)、《奥林匹亚》(1734年)等等,在此不列举。

三、维瓦尔第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类文化实践为基础,以人的文化主体性为前提,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核心价值观就是主张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颂扬尘世的欢乐和生活,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追求人性的自由。在维瓦尔第生活的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建立起来的对人性和理性的追求,对当时欧洲旧有的基督教思想和封建文化模式形成了直接的冲击。反映在音乐领域,具体表现在音乐以反映人类最直接、最普通的情感为核心,更多的关注普通人的情感和个性的表现,挖掘人的内心情感世界,音乐欣赏活动也在这一时期走入了中产阶级家庭而不再是上层贵族的专利。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维瓦尔第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同亚平宁半岛的阳光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快乐。他用音乐形式编织出的意味深长的乐思,是他对生命和艺术真谛的领悟,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的作品更是他用音乐表达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一点,我们可以分别通过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和歌剧《奥林匹亚》这两部分别在不同领域的代表作中,窥视到其音乐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创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第8号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实验》12首协奏曲中的前4首。之所以合称为《四季》,顾名思义这4首协奏曲分别被冠以《春》《夏》《秋》《冬》的标题,同时维瓦尔第还亲自为每个乐章附上了一段十四行诗,使其与标题相对应,同时也让听众更好的理解《四季》中蕴含的诗情画意。在这部作品中,维瓦尔第用了许多非常特别的技巧与构思描绘出了春、夏、秋、冬不同镜像与美丽景色,比如用主题旋律轻快、华丽而洒脱的回旋曲来表现春意之黯然;用整个乐队齐奏出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夏天突如其来的风雨雷电;用独奏小提琴一连串流畅而欢快的琶音表现秋季人们喜庆丰收、尽情欢乐的场景;用大提琴、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渐次加入演奏和独奏小提琴拉奏双音、颤音,来表现冬天的严寒和人们身体的颤抖。即使是第一次聆听《四季》的人,也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中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纯净、永恒之美。这是维瓦尔第对周遭自然世界的认知、以及对人类百态观察的结果。

歌剧《奥林匹亚》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年鲁西达斯想娶阿丽丝泰公主,冒名顶替好友曼卡克莱斯参加比武招亲并赢得比赛,曼卡克莱斯虽然与公主两情相悦,但为了友谊反而劝说公主嫁给鲁西达斯。这时,一位曾与鲁西达斯私定终身的姑娘阿杰奈出现了,她将事情真相告诉了国王,国王要把鲁西达斯流放,鲁西达斯妄图杀死国王,但失败被判死刑。阿杰奈以鲁西达斯妻子的身份愿意替丈夫服刑,并拿出了定情项链。国王看见项链发现鲁西达斯是自己抛弃的儿子,于是释放鲁西达斯,并在皇宫为两对新人举行了婚礼。此剧掺杂了当时西方社会很流行的一种“子杀父情结”的伦理观念,反映了自文艺复兴以后对于古代戏剧文化的推崇的结果,而大圆满的收场方式则符合了当时观众的审美需求,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对于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追求,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精神的复兴愿望。

维瓦尔第的作品就是这样的独具魅力,始终充满着华丽的音色和鲜活的表现力,他将优美的旋律和人文精神充分融合,使人们在一边欣赏他的作品的同时一边感受亲切、自然、纯净的人文气息。虽然没有巴赫作品那样对人性的自我反思和审判,没有贝多芬作品那样对命运的不屈服和抗争,但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在为他的音乐作品而陶醉,就是对这位红发神甫一生的肯定。

[1]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蔡良玉著.《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沈旋等著.《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协奏曲威尼斯小提琴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威尼斯商人
春日协奏曲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海浪协奏曲(上)
Pear Concert
海浪协奏曲(下)
威尼斯狂欢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