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子银行与中国金融安全

2013-03-11魏雅华

上海企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买单影子金融

魏雅华

新闻事件:《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2013年元旦,人民网刊登了这样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影子银行野蛮生长》。该文中说:盘点2012年金融领域的热门事件,“影子银行”当仁不让地成为最主要的关键词之一。

此前不久,2012年12月20日,广发证券发布的报告更加惊人,该《报告》称,国内“影子银行”规模约30万亿元。可2011年中国的GDP不过47.3484万亿元,所占的比重竟超过了60%,这就不能不使我们高度关注影子银行的存在和生长了。

什么是影子银行?

也许,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什么是影子银行?

尽管官方并未给出明确的“影子银行”定义,但在中国,它被普遍认为主要集中于三种形式的融资。

第一类是银行表外业务,如理财产品;第二类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小贷公司等;第三类则是民间金融。包括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金融、私募投资、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这种融资方式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

“影子银行”:行走在中国

在中国的市场现实中,“影子银行”主要为三类:

首先,就是影子银行本身,主要玩家有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SIV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第二类是应用影子银行方法的传统银行。这些银行仍在监督管理下运行,同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支持,但它们也将影子银行的操作方法运用到了部分业务中。

第三类则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工具,主要是一些能够让机构转移风险,提高杠杆率,并能逃脱监管的金融衍生品。

中国的“影子银行”有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

第二,由于其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

第三,由于其受监管较少,杠杆率较高。说白了,它具有和商业银行类似的融资贷款中介功能,却游离于货币当局的传统货币政策监管之外。

“影子银行”是信贷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和大宗商品交易、杠杆收购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

“影子银行”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潜在着越来越大的风险。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脆弱,使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愈加难以控制。

目前,影子银行系统正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持续萎缩,然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一环,影子银行系统并不会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发展。

未来,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门槛高度的要求,将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国已提出要求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对冲基金、私募机构和风险资本基金实行注册,并对投资者和交易对手披露部分信息。

影子银行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

201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境内信贷风险提出警示。“虽然中国银行业维持了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但市场对其信贷质量,尤其是对小微贷款的担忧,可能会严重影响非银行借贷机构。”

GFSR报告显示,目前,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一带国家的银行市净率(PB)均较2010年水平严重下滑,其中以中国银行业的下降幅度最高,市净率最低。不过笔者以为,这并不是个坏消息。也许是个好兆头?

IMF还提醒投资者需警惕中国的信贷风险、流动性错配及非银机构的道德风险。GFSR报告认为,近年来,中国的“影子银行”急速膨胀。近期内地经济放缓,整体信贷受到压制,非银行信贷的重要性反而增加。这使得私人企业能得到更多的信贷资源,但也对全国的金融稳定带来挑战。

这个警告倒是真的需要警觉。中国2011年的全民皆放高利贷,以及2012年为祸全国的高利贷崩盘,对中国金融是一个严重的警告。

IMF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在中国的融资结构中,信托融资急剧增加,从2011年一季度占总体融资额的20%以下,增至2012年二季度的约30%。委托贷款亦快速增长,2011年三季度,此类贷款占国家总体融资额的比例曾高达60%,2012年二季度,上述数字已逐渐降至约25%。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中,非正式贷款者是最不透明的,大约占了全国GDP6%至8%的份额,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目前,这些企业正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体现在借贷利率高达20%或以上。受中国经济下滑影响,这些非正式贷款者正面临急剧上升的不良贷款。

“中国的影子银行是我们比较担忧的一个领域。过去几年,中国的影子银行通过各种贷款工具和中介机构迅速增长,这的确是一个风险。”IMF负责人表示,通过影子银行提供的借贷总额,占中国GDP的比率高达40%。目前情况来看,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非常重要。

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企业持续面临去库存化、去产能化甚至去产业化的压力、房地产开发商继续受制于宏观调控、新增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下,那么中国“影子银行”的资产方可能急剧恶化。

一旦投资者的信心下降,新发行理财产品规模收缩造成“借新还旧”的游戏难以为继,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直接的买单者可能有两个:一是地方政府为影子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买单,但如果持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造成土地市场交易低迷,那么地方政府本就面临收不抵支的困扰,遑论为融资平台买单;

二是商业银行为表外亏损买单,但如果中国制造业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开发商出了偿付问题,商业银行表内资产的不良率也可能飙升,单单应对表内风险都可能力有不逮,更不用说兼顾两头。

上述分析意味着,一旦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出了问题,最终的买单者将或是影子银行产品的购买者,或是中央政府。

如果由中国的民众投资指来最终买单,那么危机的爆发将造成居民存量财富的蒸发,使得居民消费变得更加疲软,损害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

如果由中央政府来买单,这意味着过去十年内商业银行体系改革的方向被严重逆转。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给影子银行体系造成的冲击,将是新一届政府在未来几年面临的重要挑战。

这些警告中肯而客观,它用粗线条勾画出的浮世图,一点都没有危言耸听的味道。

如何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近日表示,中国金融五年内最大的风险,是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他认为,这个风险既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密切相连,也与现在资本市场的风险相关。

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信托、担保、小贷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等。事实上,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地民间金融的风险便已陆续暴露,并牵连当地的银行系统。由此看来,如何保持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要解决中国金融风险必须推进改革:

一是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两率”的市场化改革。

二是放开金融市场的准入,让更多民间资本更加自由地进入市场从事金融业务。让地下的金融活动公开化。

三是推动银行业改革,让商业银行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是打破配置金融资源过程中的垄断和不公平,完善金融组织机构,尤其需要改进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原处于地下的影子银行系统,按照正规的方式运营,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平衡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与收益。

“影子银行”不会销声医迹,不会被取缔。但会被规范,使其在经济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也许,“影子银行:爱妻还是情妇?”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法学家们说,情妇的存在是道德的堕落,而文学家们却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毫无道德可言的婚姻。谁对谁错,前一千年没有答案,后一千年恐怕还会没有答案。

可对这个答案的寻求,却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风光旖旎的旅途。它可能会使有没有答案,变得不那么重要。

(作者系陕西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日点击》评论员)

猜你喜欢

买单影子金融
我要试一试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What a Nice Friend
UNIQLO叫你来买单了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必买单品就是她!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