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金改步入深水区的探路者
——温州金改都改了些什么?

2013-03-08魏雅华

产权导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金改温州借贷

■ 魏雅华

(陕西电视台,西安710082)

中国金改步入深水区的探路者
——温州金改都改了些什么?

■ 魏雅华

(陕西电视台,西安710082)

温州似乎有九条命,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愈能力。无论遭遇多么猛烈的大灾大难,温州总能顽强地活下来,而且能一次次地化险为夷。中国的改革开放还真需要这样的探路者。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 维护金融稳定”,为未来10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划定了路线图,这对本世纪第二个10年的中国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进行温州金改?

也许是因为2011年的“全民皆放高利贷”,也许是因为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的高利贷危机大爆发,中国痛感必须对现行的高度垄断的金融体制加以改造,也许是因为中国痛感过高的储蓄率导致的内需不振,投资渠道不畅,民间资本的难以启动,并出于分散国家投资风险的需要,选择温州作为金融体制改革探路者的原因多多。一方面,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超6万家,在全国独一无二。目前,浙江230多万家大中小企业中,仅有20余万家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支持,银行贷款供给面只占到需求量的10%左右。银行贷款杯水车薪,这个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另一方面,规模惊人的民间资本无法获得合法合规的投资入口。浙江省存款总量、增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4万亿元和4.7万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全省新增贷款在全国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连续多年保持近10%的水平,需求是如此地如饥如渴。

一方面是大批的中小微企业嗷嗷待哺;一方面是民间资本水位高企,乳胀难忍。在中小微企业与民间资本之间需要一座桥粱,一孔通道。“温州金改”便是打通这个隧道的工程兵。

目前,浙江省境内95%的中小企业都以间接融资为主,而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小。上市融资等渠道因中国股市的大溃败而无法实现,企业被迫转向地下,于是民间高利贷、地下钱庄、非法集资盛行。

据温州市政府方面此前公布的数据,全市曾有担保公司、典当、寄售行、投资咨询公司等金融组织1500多家。其中鹿城区521家,占比1/3,投资公司398家,另有55家寄售行、47家担保公司、21家典当行。如此庞大的草根温州金融业催生了“温州金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似乎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温州那样,始终紧紧地牵动着中国改革开放最敏感的神经。温州人一次又一次地向中国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冒险冲击,精神让人畏惧,可似乎总能成功,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温州既不是地位显赫的直辖市,或吃小灶、腰挂免死金牌的经济特区(2012年3月以前),甚至连省会城市都不是。按其政治经济地位来说,只是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可奇怪的是,它屡屡成为中国舆论的风暴眼。

2011年,又是温州,借着国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不断加码,随着国家存款准备金率水位的不断提高,提高到了建国以来不可思议的历史峰值,中小企业遭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寒的严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几十万个中小企业,没能活过这个冬天。凭借着这样的天时地利,温州的金融贵族们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高利贷风暴。2012年,这场高利贷风暴所导致的灾难总爆发。

2011年底以来,温州便不断地爆出地下钱庄们、爪子王们“跑路”的爆炸性新闻、一个爪子王出逃,便会中枪无数,倒下一大片游兵散勇,一大批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或倒闭,更是哀鸿遍野,给地方政府留下一个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还在加剧着社会的动荡不安。

温州的金融灾难如瘟疫般地被迅速传导扩散,交通银行2012年新增不良贷款8.87亿元,其中仅温州便占了8亿元;浦发银行温州分行前三季度不良贷款增量,占全行不良贷款增量的70%;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温州分行的期末不良贷款余额占全行不良贷款余额的32%。

自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以来, 浙江省高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金融纠纷案件激增,温州金融纠纷案同比增加了209%。温州主城区鹿城区受理的涉金融类案件呈爆发式上升。2011年,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涉金融类民商事案件共2311件,收案标的达50.5亿余元。2012年1—4月,受理涉金融类民商事案件1826件,同比上升226.65%;收案标的高达59.58亿余元,是2011年同期的8.66倍。

温州的金融灾难向实体经济扩散,最先波及的是温州的楼市。2010年,这个二线城市的绝对住房均价被温州炒房团炒到了全国排位第三,每平方米18854元,仅次于杭州和深圳。而2011年12月,温州的绝对住房均价被炒到了全国排位第一,每平方米33289元。

温州人的平均收入并不高,2011年温州人均月收入仅为2953元,在全国排位并不靠前,于是温州人的“住房痛苦指数”被炒到了极为罕见的两位数:11.27,远远地超过了北京的4.80和上海的3.71。温州成为中国人住房最痛苦的城市。这真验证了圣经上的那句话:上帝欲让人死亡,必先让其疯狂。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温州继2012年一季度房价下跌位居全国之冠,二季度再次以18.03%的跌幅蝉联榜眼。相对2010年的高位,温州房价的跌幅己高达40%。温州的豪宅项目鹿城广场,2011年还卖8万元/平方米,现在已跌到四五万元还出不了手。

什么是温州金改?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1月23日,举国关注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简称《温州金改十二条》)终于发布。在此次公布的实施方案中,温州金融改革以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为重点,落脚点则在着力破解温州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

细读《温州金改十二条》会发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是一个放贷机构,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则是一个吸储机构。一只手收蓄,一只手放贷,此前这是被严厉禁止的。中国的法律规定,这些经营活动仅为中国银行业才可以进入的经济专属区,除中国银行业之外的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以“非法集资罪”大刑伺候。评论说这是使地下钱庄和私募基金合法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真的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破冰之旅。

《温州金改十二条》中,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放在了首要位置,此次金改将直接推动温州民间融资的阳光化、规范化。事实上,在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确定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中,前四条也全部与民间资金相关。温州金改的核心就是“规范”民间融资,让民间融资在经济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使民间资本能够顺畅地、合法地进入借贷市场。

还有,曾一度被叫停的“个人境外投资试点”此次获批,民间资本可以光明正大“走出去”。备受瞩目的小额贷公司转村镇银行一事,有望在温州实现突破,此事关系重大,地下钱庄合法化将成为现实。特别是实施方案特别提到温州小贷公司可探索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

实施方案还提到,温州将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扩大民间资金投资领域,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定向募集等方式多元化解决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形成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等多元金融机构,参与基础建设融资。这意味着温州将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证券、投资咨询等领域。

为了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温州将推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温州指数”将由以下几块组成:由温州市设立的几百家企业测报点把各自借入的民间资本利率通过各地方金融办不记名申报收集起来;对各小额贷款公司借出的利率进行加权平均;融资性担保公司如典当行在融资过程中的利率由温州经信委和商务局负责测报;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实时利率。这似乎是个确定利率市场化的好办法,利率是管控借贷市场风险最重要的手段。

商业利率应当是借贷双方利益博弈的平衡点,是“打的愿打挨的愿挨”的两厢情愿两情相悦的事。引人注目的是,它并没有将中国银行业法定的借贷利率作为参考指标。不像是国家法律的规定,以“不超过银行利率4倍”作为高利贷的认定标准,作为受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认定标准。

2013年8月8日,浙江温州金融改革广场开业

也许有人会担心,如果没有上限止盈,会不会引发新的高利贷风暴?在通常情况下,失控的概率会很小,这是因为民间借贷有银行借贷的信贷作为参照物押阵,作为秤砣平衡,高不到哪里去。当然,前提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公正,市场的开放程度充分。

一般地说,民间借贷利率会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而民间借贷利率高有高的道理。民间借贷的风险大于银行借贷的风险,银行利率可以偏低是基于对信誉高的企业优质资源的垄断性占有,而民间借贷常常会不良贷款率偏高。

“温州指数”的建立是中国金改的重大事件,将会很快成为中国民间信贷的非常重要的参照物,非常重要的观察哨,非常重要的风向标。

对于如何打造民间财富管理中心,按照浙江省金融办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引进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国内外大型财富管理机构落户浙江,同时培养本土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形成全国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聚集区。

民间财富管理中心是一个职能机构,而不是一个实体,目的是形成金融机构集聚群。这对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私募股权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来说,无疑将迎来发展良机,私募基金都在此寻找着潜在的商机。

2012年11月29日东方早报《温州创新金融审判模式:12个金融庭明年1月全部挂牌》一文说,温州市区两级法院已悉数获批设立金融审判庭,12个独立金融审判庭将在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全部投入运作,审理所有与金融相关的商事案件。

2012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为了支持金融改革,给稳定温州金融秩序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鹿城区法院决定整合司法资源,成立浙江省首个金融审判庭,专门审理民间借贷、借款合同纠纷等涉及金融的民商事案件,同时积极参与金融刑事、行政案件的审理。温州中院正在酝酿推出有关金融抵押债权执行、破产案件简易化审理等一系列审判执行指导性意见,酝酿出台包括不良资产加速核销等在内的更多保障温州金改的“先行先试”措施。

据法院介绍,建立金融审判庭的好处是,办案人员、配套机构、判案职权获得保障。审判庭由一个17人高素质团队组成,配备庭长、法官、助理、书记员,审判庭可直接审案判案。下设三个合议庭,一个诉讼保全组。合议庭有权审理银行类、民间借贷类及其他金融案件,诉讼保全组可直接查封、扣押、冻结诉讼保全事务,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查程序,有效控制被诉债务人财产。

金融审判庭庭长吴将斌介绍,过去有关金融案件分散在民事庭等5个审判庭中,现在实行“集约化”审判,可统一审判尺度,减少无序性,减少重复做工并有效应对群体性金融突发事件,极大地提高了审判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积累的信息和经验可为温州金融改革作决策参考。

金融审判庭的一大创新是,建立专家陪审员制,从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大专院校、金融机构中聘请金融专家、学者和资深从业人员等担任专家人民陪审员,专家陪审员与法官优势互补,提高司法裁判的精准度。同时探索建立金融审判专家咨询库,发挥金融专家的智囊作用。

另一个创新亮点是实施“活查封”,对涉诉但仍正常经营的企业,尽量采取不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活查封”、“反担保”等措施,避免因措施不当产生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连锁反应,对确已无法正常经营的企业,迅速保全防止企业资产进一步流失。

温州金改的成败与法律护航关系重大。

温州能成为第二个波士顿吗?

纽约是国际金融中心,而与其息息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很多都设在波士顿。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理念下,波士顿已经是全球金融资产管理中心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创建于1630年。波士顿城市经济以银行、保险、投资管理和其他商业、金融业为主,有新英格兰区联邦储备银行、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美洲银行、王者银行等主要银行的地区总部、温默杰特证券交易所以及50多家保险公司。传统的轻工业部门如制鞋、皮革、纺织、服装、食品、印刷出版等仍占重要地位。是美国最具活力和冒险精神的顶级金融城市之一。

温州正在着力打造“双中心”,一个瞄准增加间接融资,另一个则意在有效吸纳和转化逐利性民间资本。“我们已经初步制定了打造双中心的具体行动计划,未来5年确定了25个需要具体开展实施的项目。”包纯田介绍说,未来,杭州将成为长三角南翼最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小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区、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外包等公共服务基地。

但是,温州离开成为第二个波士顿还很远。尽管现在的温州有着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民间游资,但离开规范而稳定的运作距离还很远。更多的金融网点在进驻温州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成本和未来的回报,可温州不像长三角或珠三角那样,既具备强大的地方工业支撑,又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地。金融中心在吸引金融机构驻扎方面,首先要有一个高效而规范运作的平台。而建立起这样的一个平台,也不是一两年的事。

细读《温州金改十二条》,感觉中国民间游资合法化曙光乍现,中国金融业高度垄断的局面有望打破,中国经济会因此而更有活力。我们高度评价温州金改,是因为它对中国金改有着示范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改革一直对金融改革小心翼翼,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水区。

经济学家们说,民间融资风险等事件显示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裂痕。究其本质,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出现的混乱,主要是由于金融业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所致,“金改”无疑将使金融体系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并修补实体经济。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经济的第二个黄金10年。■

猜你喜欢

金改温州借贷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难忘九二温州行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山东金改三年成绩单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金改”逻辑:市场化和法治化
数字看沿边金改: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