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长春 “老人菜场晕倒”真相缘何被遮蔽?》报道回顾

2013-03-06彭冰

法治新闻传播 2013年5期
关键词:报业传统信息

■彭冰

“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长春 “老人菜场晕倒”真相缘何被遮蔽?》报道回顾

■彭冰

4月10日, 《工人日报》一版刊发笔者的报道 《长春 “老人菜场晕倒”真相缘何被遮蔽?》。回顾此稿采写经历,笔者有两点深切体会:第一,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责任担当意识必须更胜以往,有些事件真相必须调查清楚才能落笔,否则不仅害人害己,对社会造成的伤害还会被呈几何级数放大;第二,在与新媒体的互补互动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公信力与精深度取胜,是传统主流报业突围的重要路径。

看视频也会出现理解偏差

4月7日,腾讯新闻页面弹出一条消息,大意为:长春市一老人突然晕倒在菜市场,178位市民先后从老人身上无视跨过,仅一名白衣女子留下守护,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

乍见此消息,笔者倍感震惊与心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记者的职业本能,驱使笔者立即决定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选题,展开深入采写。鉴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笔者先通过网络搜索锁定了消息来源——此乃当地某都市报记者首发的一则报道,并有事发菜市场的视频录像为证。

这家都市报是吉林省首屈一指的都市报,与纸媒报道同步,该报还在其数字报平台上发布了菜市场的相关视频录像,图文并茂的传播方式,使该消息看起来 “有理有据,铁证如山,真实可信”。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对于已失报道先机的中央纸媒来说,可有两种跟进方式:第一,直接采信当地都市报的报道,并补充采访有关专家,分析此现象的社会成因;第二,亲赴事发地调查了解,获取一手素材,在此基础上再采访有关专家,对报道进行深度挖掘与整体重建。

第一种方式 “借”屋建瓴,省时省力,成本低、速度快;第二种方式则可确保准确生动,增加信息含量,避免完全 “吃人剩饭”,而且有时间跟踪舆论的发酵情况。两相权衡,本人选择了后者,也幸而是选择了后者——实地调查表明,当地媒体那篇首发报道居然与事实真相有重大出入!原来,该报记者仅仅是看了菜市场的视频录像后便贸然提笔,但因视频无声, 画面呈现出来的“178名路人无视跨过”不过是表象、假象而已!

这一发现,着实令笔者惊出一身冷汗!此时回过头来再看,那篇不实报道与相关录像视频,已经过不同媒介24小时不停歇的转载、再转载,在网络、微博、广播、电视、报纸上铺天盖地, 引发了舆论对长春市民素养、对社会公德沦丧的一片指责、讥诮、哀叹之声。

由于首发报道记者的失职,由于各类媒体转载的失察,这则不实报道对事件当事人、对长春城市形象、对整体社会情绪均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伤害。真相大白后,那家都市报不得不向读者公开道歉,不仅报纸颜面扫地,记者本人也受到了处理。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同业铭记的教训。想那位首发记者,本无意制造虚假新闻,但因作风不扎实、采访不深入,未进行多信息源的相互印证,仅据无声视频便主观臆断,才导致报道谬之千里。而当前, 一些记者为 “抢新闻”、 “吸引眼球”, 以偏概全, 哗众取宠, 听风便是雨,不经深入核实、多方求证便急于发稿的现象较为普遍,此次事件,再次为这类作风浮夸、不负责任的记者敲响了警钟。

新闻的真实性,本是记者的第一职业守则,在全媒体时代,记者必须更加自觉、严格地恪守这一守则。因为,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已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由 “一点对多点”变为 “多点对多点”,由一元单向传播变为多元立体交叉传播,由媒体发布式变为公众互动式。这些信息传播特征,使一个极微小的信息扰动,就能疾速演变为舆论飓风,产生 “蝴蝶效应”,进而影响到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

特别是,当前舆论场上 “偏激共振”现象突出,有点偏激情绪的观点,带些极端色彩的事件,往往会在交流互动中被无限放大,导致公众负面情绪集体大宣泄,使事态影响不断扩大,对社会互信与和谐稳定造成巨大危害。这就使新闻记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不仅要确保新闻的真实、公正、客观,更要在此基础上努力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主动地引导社会舆论。

传统媒体以公信力与精深度取胜

进入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体竞争加剧,新媒体凭借传播速度快、内容更新及时、信息容量大、可与公众互动、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发展迅猛,火速上位,严重分流了受众群体和广告客户,使传统主流报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不过,基于网络兴起的新媒体,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一,网络虽可以向读者提供海量信息,但在 “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谁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这些信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其中不乏捕风捉影、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者,网上谬传、谣传满天飞,往往令人将信将疑。而传统主流报业的准确性、权威性、公信力远远高于网络媒体,一项调查表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后,70%的人会再利用传统媒体验证所获信息的准确性。

其二,新媒体虽然信息传递及时,可以24小时跟踪事态进展并进行即时发布,内容更新速度快,但这也带来了新闻信息碎片化的问题。由于信息碎片化、缺乏重心,新闻的质感就远不如传统主流报业,这种快餐式的信息供应,只能满足受众 “浅阅读”的需要。相形之下,传统主流报业尽管传播速度 “慢了半拍”,但这恰好为其进行信息精深加工留出了时间,使其呈献给读者的新闻内容,不仅更详实可靠,而且脉络清晰;不仅有信息,还有观点和思想。

可以说,越是真假难辨,人们越希望获得真实权威的信息;越是众声喧哗,人们越渴望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到真正有分量的思想理念,这就为传统主流报业打开了生存空间。借助新媒体做一手新闻的速度、借助其能提供海量信息的广度,将其作为 “报料平台”,从中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不轻信、不盲从,经过调查核实后,进行清醒、理性、冷静的思考,再以独特的视角切入,深入挖掘、精深加工,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向读者输送新的价值理念,就是传统主流报业在全媒体竞争中突围的一条重要路径。

《长春 “老人菜场晕倒”真相缘何被遮蔽?》, 即是将纸媒的 “信度”、 “深度” 和 “高度” 优势, 与新媒体 “速度”、“广度”和“宽度(互动)”之长相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从网媒获悉信息后,记者没有满足于当搬运工,而是首先通过调查核实,厘清了事件真相,但至此时,记者仍未满足于仅仅是发布真相,而是又借助网络的 “宽度”跟踪了舆论反馈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访了专家,最后使稿件既完整再现了整个事件的发展经过,又有理有据地全面分析了事件成因,以独特视角揭示出 “真相被遮蔽”背后存在的消极社会心理问题,使报道在内容的厚重性、思想的深度与高度上胜出一筹,从而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力,彰显了主流媒体家国天下的责任情怀,发挥了传统主流报业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拼信息量、拼速度、传统报业拼不过新媒体,但拼精深度、拼公信力,传统报业有着天然优势。媒体间有竞争,也有互动,能巧用其他媒体资源,扬长避短, 主动作为, 就能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媒体生态格局中找到生长点,实现各类媒体的 “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彼此促进”。

(作者系工人日报社吉林记者站站长)

猜你喜欢

报业传统信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订阅信息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展会信息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
青岛报业整合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