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心理学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运用

2013-03-05许旺林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罪犯监狱疗法

许旺林,陈 胜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生活在缤纷多彩的有色世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色彩对自己心理的影响。现代科学证明,极其鲜艳的红色会使成年男性荷尔蒙分泌增多,情绪兴奋,同时,在红色灯光照射下的色情图画更加炫目,使目光无处躲避,从而唤起性欲和情绪上的冲动,最后导致犯罪率的上升。由此可见,色彩与犯罪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犯罪心理与色彩之间的关系,探索色彩心理学在罪犯教育改造过程中的运用,为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一、色彩、情绪与犯罪

色彩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表明:色彩通过对视觉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知觉、情绪、记忆、思想、意志等,色彩具有代表某种具体事物特征和表达抽象情感的功能,其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刺激着人们在潜意识深处关于生活经验定势思维以及情绪情感的直接表露。

(一)不同的色彩变化引起情绪波动

1.色彩通过光刺激影响情绪

情绪是指人们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好恶的一种体验,具体表现为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喜悦和赞叹等。其中快乐、愤怒、恐惧、悲哀被认定为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两个人进入不同色彩装饰的房间,让其中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的红色系房间;让另一个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让他们感觉一小时后从房间出来,结果在红色系房间中的人40—50分钟后便出来了,而蓝色系房间中的人70—80分钟还没出来。〔1〕为什么在不同颜色房间里对时间的感觉不同呢?这是因为在红色的环境下,人的脉搏和心跳会加快,血压会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激动;而处于蓝色环境下,人的脉搏和心跳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现代研究表明,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理、化学和物理过程,色彩的物理光刺激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诱发不同的情感。在上述试验中,红色和蓝色所发出的波长不同,使人眼睛接触到不同的颜色,大脑神经对红色和蓝色所做出的联想和反应也不一样,不同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肾上腺素及荷尔蒙的增大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

2.色彩特性影响情绪状态变化

贝卡利亚认为:“犯罪人是受快乐和痛苦两种动机支配的感知物,是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选择自己的行为的。”〔2〕根据贝卡利亚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犯罪人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犯罪行为的发生。那么色彩是通过哪些方式影响人们的情绪呢?色调、明度、饱和度通常被认为是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它们的变化导致色彩变化。不同的色彩变化对我们心理产生的直接反应具有很大的差异。色彩的魔力是不可思议的,色调直接影响人对冷暖的温度感觉,色彩知觉影响人对物体重量轻重的判断,色彩的膨胀与收缩影响人对物体面积感觉的差异,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影响人对距离的主观感觉。正是由于色彩具有以上的特性以及人们对色度辨别阀值的感知能力,进而影响人们情绪的波动和变化。

(二)色彩通过影响情绪变化引发犯罪

1.犯罪之所以产生源于色彩效果的象征意义

歌德曾说,色彩对于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唤起那些使人激动使人痛苦或使人快乐的情绪。色彩如何唤起如此不同的情绪呢?色彩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以下的效果:心理效果、象征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传统效果、创造性效果。色彩在政治领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色彩往往将政治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政权变更、宗教暴动往往又通过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非暴力不合作方式进行政权变更的颜色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伊拉克的紫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等。又如缅甸的藏红色革命体现颜色在宗教信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印度教中藏红色是火的象征,印度教传统使用火葬,藏红色因此也象征着俗世的易逝,在2007年的反军政府示威中,大批佛教僧侣身着藏红色僧袍,表现出激昂、愤怒的情绪,逼迫政府最终妥协。当然色彩还通过其他的效果例如心理效果、文化效果等影响人们的情绪,由此可见色彩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对我们的情绪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色彩多层次的象征意义给我们提供了罪犯情绪变化产生原因的重要突破,为我们研究色彩影响情绪变化引发犯罪提供了理论支撑。情绪在一定的心理变化以及特定的情境诱发下引起犯罪行为。常见的引发犯罪行为的情绪有自卑、嫉妒、激情、情绪性障碍等。

2.犯罪之所以产生源于色彩对情绪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这样写道:“色彩能引发相应的精神感应”,“色彩直接作用于心灵”〔3〕。抽象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堪比音乐中的音符,色彩同样具有音响和旋律效果,甚至具有交响乐般的震撼力量。用色彩来展现音乐中的心灵震荡的效果,并直接到达精神深处,这是一种深邃自然并持久的能量,让人激情澎湃。同样,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提出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颜色会有莫名的亲切感和安全感,色彩对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深藏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不为人们所发觉。

颜色对人们情绪的影响为什么会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呢?当我们长期处于一种颜色的环境之下时,从生理学来说,颜色会与我们身体中的某种神经细胞之间建立长期且稳定的联系。但当我们在身体里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叫作“胜肽”,胜肽会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围成千上万个感受器所接受,并与之建立长久而稳定的联系。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安装白色街灯与蓝色街灯的两个社区中,其中安装蓝色街灯社区的犯罪率要远低于安装白色街灯的社区。难道犯罪分子害怕或厌恶蓝色?其实,根据上述的“胜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蓝色有使人冷静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蓝色灯光的刺激之下,“胜肽”就发挥作用了,体内感受器对“胜肽”会有某种特定的反应,从而抑制人的攻击情绪。

人们在看到不同颜色时经常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这些联想源于经验,这些经验我们经常体验,所以我们的情绪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应激反应。因此,我们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受到一定颜色刺激时会犯罪。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更高层次的则涉及人的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念。色彩通过对人心理的影响来指导制约人的行为,调节人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色彩来研究犯罪。将犯罪与色彩心理学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监狱布局的合理优化,改善监狱内部管理,帮助罪犯完善人格,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色彩、性格与犯罪

(一)食物色素累积与罪犯异常性格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告子是一位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者,其“食色性也”的观点在我们今天看来也不无道理。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食物色素通过具体行为由外往内影响到人的习性。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应英国食品标准局的请求,进行食物色素在人体累积以及对性格形成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体长期过多在饮食中摄入某种同一颜色的食物,会在身体里累积太多的同一色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导,刺激大脑神经而出现脾气暴躁、不安、狂恐、好斗和其他怪异举动等症状,进而引发犯罪。

不同食物的摄入对人体器官色素的累积量就会不同。《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以五脏为中心,认为绿色属木,是肝之色;红色属火,是心之色;黄色属土,是脾之色;白色属金,是肺之色;黑色属水,是肾之色。基于《黄帝内经》的五色理论,在临床医学上可以通过摄入不同的食物色素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番茄红素、枸杞子红色素等能有效地辅助治疗忧郁症及畏寒怕冷等病症。类胡萝卜素等黄、橙黄色素具有增强食欲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吸收的功能。〔4〕通过控制罪犯的不同色素的食物摄入,增强身体健康,稳定罪犯情绪,矫正罪犯异常的性格及行为。

(二)通过颜色偏好了解罪犯异常性格

通过色彩研究人的性格源于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传说在公元前400年,西方“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将西西里哲学家恩培多克斯提出的宇宙万物都是由气、土、水、火四种元素生成的“四根理论”运用于医学,成就一个“四体液学说”的性格分析工具,希氏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黑胆四种体液组成,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黏液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

那么这四种气质类型与个体颜色偏好之间存在何种特定的联系呢?关于人的色彩好恶与性格的关系,日本的色彩心理学家稻村先生分析如下:红色,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坚定的自强精神,可归结于多血质;黄色,冷静而深邃,胸怀远大理想,可归结于黏液质;黑色,强硬而干练,野心大,可归结于胆汁质;蓝色,内向,偏于保守,可归结于抑郁质。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对色彩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美国的心理学家泰勒·哈特曼博士提出“性格色彩密码”理论,将色彩研究与性格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然,还有色彩学界的权威人物菲尔·巴波兰和日本色彩学第一人野村顺一教授,通过从时装和设计第一线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为依据,分析人的性格与颜色好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喜欢同一种颜色的人大都有着相同的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

通过罪犯对颜色的偏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罪犯异常性格以及心理特征,让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能有的放矢,达到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矫治。

颜色与性格特征的对应表

三、颜色疗法在监狱教育改造中的运用

(一)颜色疗法对于罪犯教育改造的意义

颜色疗法就是利用颜色刺激人体的能量变化,影响人类心情及心理平衡,进而影响身体机能。当身体机能出现状况时,便可借色彩所带来的能量平衡调整。

在罪犯的教育改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用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治疗、森田疗法等心理矫治的方法。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进行这些心理治疗时,求助的罪犯与干预者之间特殊的人际关系有时会发生颠倒和混乱,使得罪犯本来就很不理想的人际关系模式变得更加糟糕。由于这些心理疗法绝大多数来自心理学家个人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其中必会掺杂心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罪犯进行矫治的效果。颜色疗法将主客观因素融为一体,既避免了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臆断,又充分利用了客观资源。

(二)颜色疗法在监狱环境布置中的具体运用

监狱环境在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监狱环境建设单一、风格单调、色彩乏味,缺少审美与精神文化功能载体的特色。

在监狱客观环境布置中,我们要认真使用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面积对比、色度对比等方法,营造良好的色彩空间,改变监狱客观环境布置的单调性、枯燥性,使罪犯一天中不同的生活时段处于不同的色彩之中,使其身心愉悦,心态平和。

在罪犯休息环境中的布置,墙面设计上可以将牢房漆成淡粉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监狱把原来白色墙壁涂成了淡粉色,据说从此以后囚犯之间发生打架和暴力的次数大大减少。淡粉色可以放松情绪,减轻紧张感。然后,要特别注意在监狱中使用的粉色不能偏红,要尽可能地淡。这是因为红色太强的话,会使成年男性情绪兴奋,适得其反。因此将牢房漆成浅粉色可以为罪犯打造温馨的环境,安抚他们的情绪。淡粉色式的牢房将对以往白色式的牢房无异于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改变罪犯休息环境死气沉沉的氛围。

在罪犯工作环境中的布置,应进行多层次的色彩设计。潼本孝雄在总结环境生理学家大岛正光先生研究色彩在理想环境创造过程中具备的功能时提出:“多层次色彩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感,提高舒适度,激发劳动热情。”〔6〕因此,我们在罪犯工作环境中的色彩设计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灰蓝色的墙面、浅褐色的地板、白色的照明灯光。增强安全感,可以在危险场所或用品上涂上黄色,以唤起劳动者的高度警惕。提高舒适度,可以在周围放上绿色植物。激发劳动热情,可以挂上红色的装饰物。

在罪犯饮食环境中的布置,可以根据夏冬季节的特点,灵活运用颜色。夏天炎热,吃饭不免汗流浃背,此时,采用蓝色的餐具,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洋,则有清凉的感觉。冬天酷寒,吃饭不免寒冷难耐,此时,采用红色的餐具,容易让人联想到太阳,则有温暖的感觉。由此可见,色彩可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虽然只是人的心理温度,但至少可以让人感觉舒适。

色彩广泛运用于监狱环境建设中,对罪犯教育改造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日本,法务大臣的私人咨询机构——业界改革会议提议改变监狱中服刑者的衣服和被子的颜色。后来,在大学教授和色彩心理学家的建议下,把服装改成了明快的颜色。监狱给人的灰暗印象从此焕然一新,这样有利于服刑者改过自新,又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精神状态。又如河北省女子监狱对围墙以内的监舍楼、教学楼、会见楼、厂房、犯人大伙房及围墙内面用浅粉色、浅蓝等柔和色为主,以缓解罪犯的压抑感,监狱大门用银灰色,而围墙外立面为深紫色,体现出监狱的庄重威严。山东省运河监狱许楼井监舍区在监舍楼的设计中,大胆使用色系渐变的手法,将每个监舍楼楼梯间部分施以不同的颜色,形成系列的变化。色彩上选择天蓝、淡黄、浅红等明快的浅色,避免使用鲜艳、刺激或压抑的颜色。

色彩在监狱环境中的布置既要兼顾到罪犯改造工作的严肃性,又要考虑到对罪犯的人性化关怀,做到合理有效、科学得体、布局严谨、特色鲜明的有机统一。监狱环境布置高低错落有致,起伏跌宕,活泼美观,那么罪犯在这优美和谐的建筑造型中就会体会到颜色的丰富多姿,人生的绚丽多彩,会不知不觉减弱罪犯的压抑感,融入环境中安心接受改造,间接地降低了监内的不安全因素。

(三)颜色疗法在罪犯身心健康治疗中的综合运用

1.通过颜色疗法减轻罪犯病痛

通过颜色疗法减轻罪犯病痛在现代医学上有证据证明吗?1982年,位于美国加州的圣迭戈州立大学护理基地一项研究显示,暴露在蓝色灯光下可以大大减轻罹患风湿性关节炎妇女的痛苦。1990年,美国的一项研究也揭示,闪烁的红色灯光可以在1小时内让剧烈的偏头痛得到缓解。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也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在于对人类有目的的启示激发。”颜色疗法就是利用颜色令人体能量中心达至平衡状态,当身体机能出现状况时,便可借由色彩所带的能量来平衡调整。

色彩疗法的实践还证明,借鉴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充分利用阳光的七色光谱,通过阳光照晒头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照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改善消化功能;照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地缓解小腿抽筋,预防骨质疏松。因此,在监狱设计中建筑要力求达到朝向最佳,建筑间距要符合规范标准,保证罪犯获得充足的阳光。

同时色彩心理学家发现蓝色对治疗失眠症、高血压有帮助;绿色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黄色有助于治疗便秘,提高自信心;橙色对治疗抑郁症和哮喘有效;紫色有助于减轻上瘾症和偏头痛;青色则有助于治疗关节毛病和静脉曲张;红色被认为有助于改善怠惰乏力和性欲不振。

通过颜色疗法,将色彩能量理论运用到罪犯身上,可以有效地减轻罪犯的身体病痛,为监狱营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氛围。

2.通过颜色疗法对罪犯进行心理治疗

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广泛开展颜色疗法,运用现代化的心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对罪犯施予人性化的关怀,不仅能除病因更能除病灶。

在罪犯被捕入狱的前期阶段,往往会因为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处于隔离状态等因素,表现出显著而持久的心理低落,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此时,在监狱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关注这类群体的动态。通过设置新收罪犯分流中心,集体先行关押的前提下,在其住处选用玫瑰色、红色等暖色调,并放置丁香、茉莉、紫罗兰等绿色植物。这种以颜色疗法为主、以芳香疗法为辅的心理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罪犯刚入狱时低落的情绪,进而减少监狱罪犯自杀的发生率。那么颜色疗法和芳香疗法在实践中得到科学的证明了吗?2002年台湾中央大学企管研究所研究生张东贺,以许多前辈科学家的实验文献资料为基础,假设卖场的颜色和气味会影响顾客的消费意愿和行为模式。经过对180个有效受试者测试的结果,发现气味(芳香气味、异样气味、一般气味)和颜色(前进色卖场——浅蓝色、后退色卖场——深蓝色、一般色系卖场——米白色)确实会造成顾客在卖场消费时显著的情绪差异和消费意愿差异。〔7〕因此,在罪犯的教育改造中实行颜色疗法和芳香疗法是切实可行的。

在罪犯被捕入狱的中期阶段,罪犯逐渐熟悉监狱环境,但其一贯的生活作风和人际关系异常的人格结构并未得到显著性的矫正。可以通过设置重刑犯与短期刑犯分开监禁的方法,对重刑犯实施感官协调放松法,此种方法是用一部机器将色彩、灯光、音乐、图像集于一身,并使用按摩器揉捏穴位,达到安抚罪犯情绪的目的。对短期刑犯可以通过色彩心理剧让罪犯在舞台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发泄内心的压抑情绪,体验角色的情感思想。监狱中使用心理剧源于美国的精神病学家雅各布莫雷诺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心理剧。色彩心理剧将色彩与个人的表演天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益于罪犯真实情感的表达,舒缓压抑紧张的情绪,同时丰富和发展罪犯的个性。

在罪犯被捕入狱的后期阶段,罪犯处于监狱到回归社会的过渡时期,罪犯会表现出欣喜和焦虑的矛盾心理。此时,可通过色彩疗法进行自我治疗。监狱心理矫治工作者可以引导罪犯进行绘画艺术方面的学习,绘画将色彩与线条统一于事物形象之中,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障碍,形成整体意识。同时心理矫治工作者可以通过绘画的主体颜色判断罪犯心理矫治的情况。如果罪犯采用黄色和红色等暖色调说明罪犯的心理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如果罪犯采用黑色和紫色等冷色调说明罪犯的心理状态是消极孤僻的。此时,心理矫治工作者应对这类罪犯加以开导,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社会的关爱。

〔1〕〔日〕原田玲仁.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M〕.郭勇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2〕〔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5.

〔3〕〔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余敏玲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70-72.

〔4〕袁铄慧.中医五色理论在现代色彩心理学及疗法中的佐证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35.

〔5〕〔日〕潼木孝雄,藤沢英昭.色彩心理学〔M〕.成同社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97-98.

〔6〕金韵蓉.色彩治疗的实践心得:幸福有7种颜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5.

猜你喜欢

罪犯监狱疗法
监狱选美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聪明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