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中药灌肠法用于慢性盆腔炎25例

2013-03-03蔡美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7期
关键词:药液盆腔炎灌肠

蔡美荣

改良中药灌肠法用于慢性盆腔炎25例

蔡美荣

(湖北省阳新县中医院,阳新435200)

目的 探究分析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改良中药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灌肠法,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改良中药灌肠法。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肠内保留时间以及疗效均有显著优越性,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改良中药灌肠方法进行治疗,有着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改良中药灌肠法;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一般都是在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盆腔腹膜以及周围结缔组织等地方发生,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该病不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还有可能会出现宫外孕、不孕以及痛经等症状。在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过程中,灌肠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11年开始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改良中药灌肠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2组患者在临床上均有如下表现:下腹隐痛、明显下坠感、白带增多、腰酸、性生活后遗症状明显严重、经妇科检查下腹有明显压痛、子宫活动受到限制。患者经B超后确诊为慢性盆腔炎。2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病症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方法进行灌肠,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改良中药灌肠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用物准备。需要准备有红藤汤中药制剂为100毫升,使用大容量注射器将其抽吸之后放置在恒温箱当中,恒温箱的温度设置为39~41℃,1根16号导尿管以代替肛管,除此之外其它用物均与传统方法相同;②心理准备。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让患者明白使用中药进行灌肠目的、方法,患者的耐心倾听想法,了解患者的心态,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并指导患者“松-缩肛”的方法,以便让治疗进行更加顺利;③具体方法。使用常规方法进行灌肠操作,指导患者松肛之后将导尿管插入,深度大约是30厘米,药液的推注要缓慢,不要让患者感觉到不适或者以产生便意为度。由于插管比较深,导管比较容易在肠内发生盘曲或堵塞现象,所以首先插入深度约为10厘米后,一边插管一边注入少许药物,2~3次之后就能够达到规定的深度,接着推助多量药液,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推助速度应该缓慢。这样的插管方式一方面能够通过注药所产生的冲击力使得导管从盘曲状态变直,有利于插管,另一方面药液在推注过程中使患者没有排净的粪块软化,减少堵塞。这种插管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因为首次插管失败而需要多次插管的不良反应发生,从而防止患者肛门括约肌受刺激致药液过早排泄的发生;④注意事项。灌肠治疗通常是安排在患者晚上睡觉之前进行,进行前确定患者二便排空。在进行治疗期间患者禁食生冷以及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增加肠蠕动对药效的影响。注意卫生,患者需要时刻保持外阴清洁,时常进行缩肛运动以缓解导管所产生的刺激[1]。

1.3 疗效判断 本次研究疗效判断标准如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无压痛且B超检查结果正常的判定为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妇科检查产生轻度压痛且B超检查结果显示液性暗区缩小的判定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无发生变化,判定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肠内保留时间有显著优越性,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内不同保留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20/25),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论

使用红藤汤中药灌肠方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患者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影响且痛苦程度不大。但是该方法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药液过早排泄而对治疗产生影响。本次研究是改良红藤汤中药灌肠方法,将药液置于恒温箱中是因为适当的温度不会对肠粘膜产生过度的刺激;插管深度为30厘米时,是该位置乙状结肠中段可以使得药液在患者体内保留的时间加长。插管方法的改良使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大为提升,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或者刺激。相对于传统的中药灌肠,本次改良中药灌肠法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2]。

[1]王硕,王鸿雁.改良灌肠法在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121-122.

[2]王金秀,李爱玲,高万秀.更换体位法在老年人灌肠通便中的应用5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265-26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7.021

1672-2779(2013)-17-0029-02

杨 杰

2013-07-13)

猜你喜欢

药液盆腔炎灌肠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