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域水电开发中固体废物污染特征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2013-03-02王廷坤和晓荣李晓璐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渣场水保水电

王廷坤,和晓荣,李晓璐

(1.红河州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云南 蒙自 661100;2.华电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流域环保监测管理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8;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3)

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运行灵活的特点,世界各国都把水电发展放在能源建设的优先位置。“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电事业发展迅速,水电装机规模突破2 亿kW,水电建设与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为保障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水电环境保护尤其是水电建设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

1 我国流域水电开发概况

当前,我国水电开发迎来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新部署、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到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水电发展是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应新增投产7400 万kW,开工1.2 亿kW 以上”,预示着“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水电行业“大发展”时期。

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已建成水电的装机容量也居世界首位,但水电年发电量只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7%。我国水能资源中以西南地区水能资源尤其丰富,全国13 个水电基地中西南地区就有6 个,集中了我国75%以上的水能资源。

目前,全国水电建设已“遍地开花”。大中型水电方面,主要围绕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开展了所涉河流的综合规划及水能等专项规划,大批水电站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前期、设计、施工等工作。据《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1],“十二五”期间将开工大中型水电11000 万kW,新增投产规模达5100 万kW,2015 年目标装机规模为19200 万kW,年发电量目标6400 亿kW·h,“十二五”全国水电重点开工项目(大中型)约70 个。13 大水电基地规划情况图1 所示。

以西南水电基地为例,金沙江水电基地共规划21 个梯级电站,规划装机达7700 万kW,其中上游7 个电站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中下游14 个电站中除龙盘和两家人外,12 个电站均已陆续开工建设,且部分电站已投产进入商业运营,近几年内将全部陆续投入商业运营。雅砻江规划了5 级,装机容量1110 万kW,预计未来3a 内将迎来投产高峰。大渡河规划的27 个梯级电站中,龚嘴、铜街子电站已建成投产。乌江规划了11 级,总装机容量867.5 万kW,其中乌江渡、洪家渡、构皮滩、彭水水电站已经建成。澜沧江干流分14 级开发,其中上游6 级、装机容量706 万kW,下游8 级、装机容量1431 万kW,目前澜沧江中下游电站大多已陆续建成投产,上游各级电站正抓紧开展前期各项工作。怒江中下游初步规划了“两库十三级”,总装机容量2132 万kW,其中马吉、亚碧罗、六库和赛格水电站“一库四级”为推荐近期开发工程,目前相关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2 流域水电开发固体废物的类型、源头及污染特性

水电开发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由废弃土石方、生活垃圾和废弃建筑材料三部分组成。

2.1 废弃土石方

废弃土石方是水电站建设最主要的固体废物。水电开发一般在山区,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因此施工土石方开挖量很大,除工程用料、回填外往往会产生大量弃渣。弃渣的产生会带来占用土地资源、加速水土流失、堵塞河道、污染河流及库区水质、诱发地质灾害等环境影响,因此渣场规划是水电站设计的重要内容,弃渣的治理、渣场的管理是水电开发环保、水保工作的重点。

2.2 生活垃圾

随着我国流域水电开发进入高峰期,大量的建设人员进入水电站施工营地,施工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水电开发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业主营地和承包商营地的办公区、食堂、住宿楼、接待中心、公共区域和商业区等。生活垃圾若未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将污染河流水质、环境空气、土壤等,还可能在人口稠密的施工区孳生蚊虫,引发传染性疾病,损害人群健康。韩智勇等[2]对金沙江HPS1 水电站、雅砻江HPS2 水电站和HPS3 水电站、大渡河HPS4 水电站施工区生活垃圾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电站施工生活区生活垃圾人均产量平均值约为0.68kg/d,成份以厨余、渣土、纸类塑料和橡胶为主,电池等危险废物含量甚微,容重、低位热值、生物可降解物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58kg/m3、5234kJ/kg、43.22%,施工区生活垃圾特性均能满足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外运综合处理处置技术对垃圾的特性要求。

2.3 废弃建筑材料

水电站建设废弃建筑材料主要有金属、塑料、报废施工机械与车辆、废旧钢材、油筒、包装袋、废木料、蓄电池等,大多可回收综合利用,少量无法利用部分就近运往渣场填埋处理,环境影响小。

3 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渣场数量易发生变更

大中型水电站大多开挖量大、弃方多,由于渣场设计容量和数量不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环评和水保“三同时”制度执行不严、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堆渣点(或渣场)新增加,如果不及时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渣场变更备案手续,后期办理因时间较长会导致工程后续工作受到影响,或者渣场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措施未按“三同时”要求完成,影响环保、水保专项验收。

3.2 弃渣入河

水电站导流洞、施工支洞、枢纽建筑、场内施工道路及临建设施等建设产生的弃渣,有的直接弃入河道或沿河堆渣,致使河道变窄,河岸植被遭受破坏。

3.3 渣场植被恢复及水保措施实施不及时

根据国家环保、水保相关制度要求,建设项目环保、水保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渣场停用后植被未及时恢复、拦挡措施未提前实施的问题在水电站建设中普遍存在,造成扬尘污染、水土流失、破坏景观等影响。

3.4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形象欠佳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意识不强、垃圾收集设施不完善、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导致生活垃圾未分类收集,未按规定及时处理、处置,安全文明施工形象不理想。

4 对策探讨

4.1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国家有关固体废物管理和水保法律法规是做好水电站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水电站建设业主尤其是大中型水电站建设业主多为大型国有电力集团,更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水保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好水电站建设固体废物管理工作。

4.2 强化建设业主的主体责任

水电站建设业主是工程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切实发挥业主的主导作用,督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水保法律法规做好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现场施工管理,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树立水电工程环保形象。

4.3 切实发挥环境监理的“管家”作用

环境监理单位是业主单位的环保“管家”,目前部分环境监理单位存在职责不到位、业务不精、胆小怕事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环保工作整体水平。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国家环保、水保法律法规要求,认真督促各参建单位扎实做好固体废物管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

[1]国家能源局.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年)[R].2012.

[2]韩智勇,刘丹,李启彬,等.长江流域水电站施工区生活垃圾特性及处理处置决策模型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6):61-65.

猜你喜欢

渣场水保水电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太平料场弃渣场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工程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
长江水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