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知识认识论及其在美术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3-02-28

关键词:美术学认识论显性

目前内隐知识及其相关讨论不胜枚举,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简明扼要地探寻其理论源头、鉴定其内涵、明确其脉络、梳理其对应关系,努力给当下美术界呈现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同时,在后续的论述中努力为美术学的建设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一、隐性知识、内隐学习及其对应学说

(一)哲学意义上的思辨——隐性知识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在其论著《个人知识》中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1]223。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能够明确反思和陈述(能用文字、语文、图示等进行交流)的知识;又称明确知识。其特点是:理性、意识性、批判性、可陈述性、公共性[1]222。

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又称默然知识、缄默知识。是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其特征:虽然不能进行交流与表达,但却能“意会”,隐性知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大量存在的;其主要特点:个人性、可测量性、自动性、非操纵性、高效性、情境依赖性、适应性、偶然性、程序性、稳定性、民间性、层次性、非批判性、非意识性、非言语、非公共性等[1],[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大致可用下图表示(见图1)[3]253。

图1 外显、内隐知识关系图

两者之间有个形象化的比喻。“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4]。

在许多情况下,隐性知识是个体获得知识的向导和知识背景。同时,波兰尼把隐性知识的认识过程理解为隐性认识,也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内隐学习”。

(二)心理学意义上的实证——内隐学习

在心理学上与隐性知识相关的学习理论称之为“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内隐学习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瑞博(A·Reber)于1965年提出来的。瑞博第一个采用“人工语法学习”实验,最终证明了“无意义学习”的存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内隐学习才成为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后来人们又进行了“复杂系统控制”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总之,针对内隐学习的心理学实验研究,从科学意义上给以思辨哲学为主的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以实证,具有重大的意义。

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自动化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与抗干扰性以及高选择力、高潜性、高容量的特点[3]97-117。

与内隐学习相对的是外显学习:有意识,外显的、可内省的“传统”学习方式。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对立统一关系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见图2)[3]253。

图2 外显、内隐学习关系图

隐性知识与内隐学习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联系是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自动性、内隐认知的基础上,并在无意识的状况下获得的。如果说隐性知识是作为学习的一种结果的话,那么内隐学习则是学习的过程。个体获得隐性知识的感受似乎比内隐学习的感受要来的强烈。同样,对于显性知识与外显学习也有类似的结论[5]。

二、隐性知识认识论在美术学中的切入点

笔者初步将隐性知识认识论在美术学中的切入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显性知识隐性化。如教师在高等美术教学中,可以把某些学科知识当作隐性知识来进行教学;或是设计成通过学生的内隐学习来获得隐性知识。

我们在高等美术教育中,通常会发现,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言语讲授通常会感到厌烦。特别是在技法的传授中,教师通常喜欢把自身在技法应用中的体验尽可能地用语言描述出来,希望能引起学生们的关注与留意,但结果学生们往往不太认可。学生更加喜欢通过观察教师动笔演示中所呈现的技法特点来获得学习的要领。为此,在此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应用隐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去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深入观察中去感受教师在技法要点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并最终获得自身的深刻感悟。

第二,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一课题应该成为目前高等美术教学中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这个方面的主要研究类型有两种:

一是以研究者自身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成知识愿景、过程回忆、情境模拟、内省、讲故事等方式去研究。

研究者以自身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叙事性的质性研究方法来实施。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方式。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在许多大型的国内美术展览中有时会呈现画家的相关创作日记。例如,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中,中央美术学院刘晓东创作的《出北川》与《入太湖》的创作日记。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叙述画家自身的独特感受。也就是说要把画家自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印象特别深刻的过程及时记录下来,供自己或是他人今后进行研究。可以说,就某一个主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当我们把每个人不同的感受与体验拼贴起来的话,就会对某一事物的某些规律有一个较为明晰的呈现。这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结论。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叙事、回忆、内省等方面来进行美术学方面诸多课题的研究。

二是以他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去研究。

例如,我们在与一些美术大家的交流中,通常会发现,有些画家在讲述自身的创作规律与个人风格等问题时,会显得词不达意,几乎难以叙述;在请他们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他们也只能就作品而谈,难以形成具体的逻辑与体系;在请他们进行创作或者是示范时,却是大刀阔斧,尽情展现个人的创作所能。有时我们可能会误认为是某画家不愿表述自己的绘画技能,但其实技法类的隐性知识特点也是影响他们难以描述自身技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此类现象研究,如观察法则是一种很重要的范式。如我们为了研究某画家的具体技法要领,更应该通过旁观者的全方位的仔细观察来进行总结,或是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全程拍摄。因为旁观者有目的性的观察,包括录像的记录,都能从过程性的图像中得以分析其个体的独特的“技法秘诀”,然后加以整理与总结,最终有助于不同程度地把被观察者的相关规律通过文字、语言等显性知识的形式给予呈现出来。当然,观察者自身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是需要始终坚守的,不能让被观察者同化,忘记自身的观察目的。

有时更多的是这两种形式合在一起。如以某区域性的艺术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可以以他们的对话、聊天及举行能刺激知识的相关活动等形式来进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

第三,隐性知识隐性化。人对隐性知识也是通过内隐学习来获得。这主要是以他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拜师学艺等途径来习得。

笔者仍然以美术技能学习为例,来说明隐性知识与内隐学习。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西方画家的培养是以画室的形式来进行的。笔者认为,这也与美术学科中技法的隐性特点有直接的关系。这种以师授徒的画室制形式一直保留至今,今天我们在国内各大美术学院的导师制画室中依然可见。

从内隐学习强调的无意识性特点与技法学习的特点可以发现二者之间自圆其说的解释。美术中技能学习通常是难以用语言来彻底描述的。俗话中的“百闻不如一见”,可能是较好地强调了技能学习中学生“看”导师作画的重要性。导师自身在作画过程中的所有技巧都会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去进行认知。这样学生也在难以用语言来叙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熏陶”,日复一日地学习导师的作画步骤,直至达到心领神会的地位,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学到老师创作的真经。可见拜师学艺、成为入室弟子等面对面教学的重要性,因为这些途径都是学生能进行内隐学习的最重要条件,非自身看几本技法类书籍能解决的。

三、隐性知识认识论在美术学中的结合点

应该说,隐性知识认识论在美术中的具体结合点是非常丰富的。为此,笔者尝试对以下两大方面内容做些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隐性知识认识论与美术教师实习教育

在美术教师教育中,美术实习生及新美术教师如何通过“师徒相传”模式,从指导老师那里学习有关隐性知识也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

为此,针对我国当前美术教师教育实习环节,暴露出师范类学生在教学岗位上难以适应基础教学的现象,如只会画画不会教学等,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许多指导老师自身没有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经历,难以陈述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体验与感觉,以至于学生也难以深入感受与察觉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认真观察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对宝贵的实习期间所撰写的“课堂观察记录”是他们今后重要的参考依据,也给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保持这种研究的视角奠定基础。

(二)隐性知识认识论与学生美术经验

普通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学生通常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美术知识应该也是各有不同。我们如何针对他们各自所拥有的隐性美术知识进行教育改革,发挥他们最大的艺术智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拥有一定的隐性美术知识,这是由于他们受到各自地域文化的熏陶所形成的。如何发掘他们所具有的美术隐性知识,帮助他们在专业上获得更大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从指导的角度来看,允许他们通过“最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创作同一命题作品等形式,会激发他们在美术隐性知识方面的表现。

综上所述,隐性认识知识论的提出对当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相关问题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从学习论的角度来重新研究美术学的诸多问题,肯定能为相关课题的探索提供新的视角与动力。我们期待着这一研究范式在不久的将来能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

[2]高湘萍.隐性知识的获得及其显性化的心理途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3(8):27-29.

[3]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付景川,孙凌.传统认识论美学向当代存在论美学的跨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23.

猜你喜欢

美术学认识论显性
湖州师范学院美术学学科简介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作品赏析
浅谈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