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南地区传统竹工艺品及竹制家具的保护与开发初探

2013-02-26齐铁军

价值工程 2013年3期

齐铁军

摘要: 咸宁作为远近闻名的“楠竹之乡”,竹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章在对竹产业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对未来鄂南地区竹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策略,旨在通过研究,能更好的对传统技艺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开发。让传统竹工艺品和竹制家具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Abstract: Xianning as known for the Nanzhu hometown of bamboo product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tradition. The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a ful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bamboo industry, combined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the vision and strategy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in E'nan region, aimed at fully excavating and developing the traditional skills through research to revitalize the traditional bamboo crafts and bamboo furniture industry.

关键词: 竹产业;保护与开发;设想和策略

Key words: bamboo industry;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conceived and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320-02

0 引言

咸宁地处鄂南,是远近闻名的“楠竹之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咸宁便跃入全国九大竹产区之一。咸宁竹类加工历史也比较的久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多为手工操作,规模小,品种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效益较低。进入80年代以来,全市不断壮大竹工业品,完善竹日用品,开发竹食用品,提升竹工艺品,引进竹高新技术品,竹类加工从传统型逐步转变为传统型与实用型、时代型、工艺型、科技型相结合,竹类加工技术不断翻新,加工产品日渐增多。

1 咸宁竹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咸宁的竹产业发展至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与其他省市地区相比较,也存在制约发展的一些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1 产品形式比较单一。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竹工艺品大多以原竹为材料的粗加工产品,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情况类似,多为配合当地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短期的效益而进行的初步加工。产品样式雷同,普遍面向低端的旅游消费市场,缺少设计的内涵,未完全体现出设计的价值所在。主要以原竹雕刻和竹板书画为主。这类产品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比比皆是。

1.2 加工形式多为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形式,还停留在传统艺人的加工模式,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主动学习和继承,导致有些编织和加工技艺已接近失传。一些旅游景点的工艺品经营商户一班都是经过短期的集中培训,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的美术和绘画功底,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样式和工艺几乎都一模一样。谈不上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扬。

1.3 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早些时候我们把传统的手工艺人叫做匠人,他们经过严格的学徒训练,掌握了一些固定的加工技艺后就反复的使用,很少有主动的追求工艺和造型的创新。一般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最大程度保证了传统技艺原汁原味的继承,缺点就是太过模式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自始至终都在追求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的突破,都在探求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好多高校在创办新专业的时候,普遍都忽略了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过分的追去新奇。咸宁地区现只有一所高等院校,但在专业设置上没有与之相关的专业配备,全市无一所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

1.4 竹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科技与发展理念始终是竹业发展的保障,完善的竹业科技推广体系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种竹、育竹和用竹水平,能很好的起到利用科技实现增效的作用。近年的乡镇改革,在撤消了“七站八所”以后,城乡基层的农技站也相应的被撤消,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很大的反差,这也成为阻碍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5 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意识不强。任何产品要想进入消费市场并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走标准化、品牌化之路是目前各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咸宁地区的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发达地区的同类产品尚存差距。许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短暂利益,不惜以降低质量来换取市场份额,更不用说产品的品牌建设。

2 特色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应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出发点,调整发展战略,借助科研和产品创新的力量,走特色发展之路。该策略的可行性分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近年来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日益增加,物质文化消费水平也相应的日益提高。普通居民在满足日常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更多的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同时在消费过程中更多的追求个性的满足,更注重健康和质量。竹制工艺品和家具在设计理念上正好契合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和心理愿望。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低碳”、“环保”等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加上全球木材资源的急剧紧缺,以竹子为原材料的竹制家具正逐渐的浮出水面,进入到大众视野,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竹制家具不仅是实用的商品,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让使用者有回归到大自然的感受,还能深切的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中国的竹文化和用竹记载的中国文化,从最初的竹简到造纸都是用竹子做成的。竹制家具由于原材料充足、价格比较低廉,如果再加上精心的设计与精细的加工,在不久将来必将成为民用家具的新宠,也将引领家具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竹子其他的衍生品也是一样,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2 湖北科技学院作为咸宁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专业设置越来越规范。学校一贯秉承科技强校的办学思路,注重科研创新和校企合作,并致力于为鄂南地区尤其是咸宁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引导和扶持科研项目的转化,搭建了非常好的创新平台。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现开设有产品设计专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有专门的竹工艺品和竹制家具的设计课程,这就为这一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设计保障,能够很大的提升产品的设计附加值。

2.3 咸宁地区有着悠久的竹子种植历史,竹资源比较丰富。全市以楠竹为主的竹林基地已发展到150余万亩。楠竹基地主要分布在咸安、赤壁、通山、崇阳、通城五县(市、区)。现有楠竹总面积140余万亩,年产成竹2000余万支。通山县的黄沙、洪港、九宫山、闯王、厦铺,崇阳县的港口、桂花泉、天城、路口,通城县的黄龙等乡镇,楠竹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咸安区的汀泗桥镇、大幕乡,楠竹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赤壁市的官塘驿、陆水湖两镇(办),楠竹面积已突破10万亩。这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

3 具体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

要想更好、更快、更科学合理的发展竹产业,仅仅凭策略和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不能贪图一时之小利,要着眼于未来,一步步将市场做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传统手工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日常劳动和生活、生产经验的浓缩和体现,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通过对鄂南地区大范围的走访和调研,实地发掘民间的传统竹制品制作技艺,尤其是一些非遗项目,取其精华,将一些好的制作技艺引进课堂。咸宁地区尤其是乡下,有相当数量的竹编产品,有的用作生产和生活的器物,有的用作装饰品。这类产品虽然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完全实现精工细作,但大部分的工艺都继承了传统的手工技艺,我们要对这类工艺进行充分的发掘和整理,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老的手工艺人走进我们的课堂。

3.2 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最科学的方式就是创新,一味的固守并不能给传统手工艺带来新的生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创新平台,大力开发新工艺、新结构、新形式,在对消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的开发新的产品,并努力将新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我校现开办有产品设计专业,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开设竹制家具和竹工艺品设计制作的相关课程,这样既能很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也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事迹动手能力和拓宽学生的就业市场。

3.3 任何适销对路的产品基本上都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和个性。我们经常说到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咸宁作为“楠竹之乡”、“桂花之乡”和“温泉之乡”,有贺胜桥和汀泗桥等革命战争遗址,有赤壁古战场、九宫山等文化旅游景区,整个城市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我们在开发竹工艺品和竹制家具的工程中,可以很好的借鉴和吸收当地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中极具代表性的元素,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提炼和加工,最终运用到我们的设计当中,这样就会极大限度的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底蕴,开发出极具咸宁特色的产品。可以从产品的造型、产品的包装、产品的系列化等方面入手,提高咸宁地区竹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

3.4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咸宁市每年都会举行国际温泉旅游节,现已成为咸宁地区一年一度的盛会。每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都会齐聚咸宁,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宣传咸宁的竹文化,展示咸宁的竹产品,将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竹工艺品推向市场。

综上所述,传统技艺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现在上至国家,下到地方,都在讲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每一地区都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固定的传承人。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地方政府否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国内的部分高校也在利用科研项目的形式对传统技艺进行研究发掘和创新。我们要充分的把握住现有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掘地方性的传统技艺和加工方式,利用好现有的科研力量,注重技术手段的革新和产品造型的创新,加快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让传统技艺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立华,刘文金,邹伟华.家具设计(第二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郭惠尧,崔晓飞.产品设计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黄若如.竹木装饰材料的防护与美化[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4]石林.木竹装饰材料[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