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问题的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2013-02-24王红云刘炽辉刘景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职教师资

王红云 刘炽辉 刘景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5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社会对人才进行评价的外在尺度,也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依据。我校作为广东唯一一所以培养职教师资为定位的普通本科院校,为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珠三角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培养高质量的职教师资人才,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其中制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特色的各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改革内容之一。

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最基本的职能[1]。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规定和描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最低要求的技术性文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所要达到效果的总体性规定[2],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终质量标准[3],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产品”满足用人单位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通常高等教育的运行是以确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开始,其运行的终点是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参照去判断毕业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

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办学条件等[4],同时还要坚持适应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1 职教师资人才素质要求

教师的素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适应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更注重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岗的复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职教师资除了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如科学人文素质、专业理论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外,还应掌握并熟练应用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等。

1.1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与普通教育学科教学要求不同,职业教育的教学行为更强调以专业岗位群的工作情境为导向,即职业教育的教学行为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5]。另外,职教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通常要根据课程的“职业性”特点,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过程性把握[6]。因而职教教师除具备普通教育理论和知识外,还应掌握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学法等职业教育科学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1.2 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组织技能,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职教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还需熟练掌握专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示范能力;对专业岗位群相关的生产工具、设备及生产工艺过程及作业程序熟悉或精通,并能熟练操作,进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3 课程开发能力

普通教育通常按知识和专业体系的联系来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而职业教育通常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情境为导向来选择、组织教学活动,更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职业教育需要教师能根据区域经济、学校办学特色、专业特点等自行开发课程;根据对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结合新理论、新技术,经过选择、加工、提炼、综合,将专业实践知识转化为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

1.4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普通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方面,而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应用领域,是指能解决专业岗位群技术、技能方面的实际问题,能将新理论、新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并由此促进技术进步、技能更新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职教师资的创新能力还表现在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三者协调起来。一个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教师所培养的学生也会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

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概况

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1989年以来其经济总量连续23年排名全国第一[7]。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广东职业教育目前已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7]。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职教师资。我校作为全国8所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院校之一,肩负着为广东省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重任。

2009年我校以“3+2”培养模式开始在广东省内中、高职院校招收优秀毕业生,经两年本科教育,将其培养成为“基础扎实、职业技能传授能力突出、能做会教、品格健全、发展力强的高素质”职教师资。

依托广东工业实训中心和职教师范技能培训中心实训平台,我校现拥有大学生“挑战杯”训练基地、大学生创业训练基地、高级软件工程师训练基地、电子对抗实训基地、空调制冷技术实训基地等51个实训基地,为培养高素质、专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职教师资人才打造了坚实的平台。

目前,我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培养方式基本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本位方式;毕业生技能不突出,与中职、高职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存在差距;高职到本科人才培养的对接渠道不够通畅。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之一是依托工业中心,制定适合学校特色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3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构建

我校属于高等师范教育范畴,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在遵循普通高校本科生培养规律的情况下,考虑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和职教师资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基于这一认识,结合以上分析,参照文献[1,4,8],确定从以下3个方面构建适合我校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能力标准、普适能力标准和职业素质标准(如图1所示)。

图1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结构图

3.1 专业能力标准

专业能力标准规定毕业生未来从事专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标准,强调毕业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是决定毕业生能否“零距离”上岗的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标准由知识能力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知识能力标准又分为学科知识能力标准和基础知识能力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又分为学科技能标准和职业教育技能标准。

学科知识指学生完成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所需掌握的专业课程知识。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知识能力标准的内容也不同,如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规定毕业生要具备电气工程能力、机械工程能力、机电综合能力[9]。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及进一步深造所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基础知识。其中专业基础知识由基础课程获得,如数学、英语。基础知识能力标准表现在:具有适应专业岗位群需要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和信息查询、处理;能把已获得的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另外,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各类人才具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既要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最新发展动态知识和应用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基础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政治、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等。

针对职教师资人才的特殊性,职业技能标准可从两个方面来规定:学科技能,职业教育技能。学科技能标准从专业岗位群来规定毕业生所需具备的技能规格,如具有一定的专业学科技术思维能力;擅长专业学科技术的应用;具备解决专业岗位群现场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另外,对于目前提倡的“双师型”人才,规定职教师资人才要具有专业所要求相应工种的专业技能证书。职业教育技能标准表现在:获得“教师资格证”;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用能力;掌握课程开发能力等。职业技能标准体现了毕业生从事专业岗位群的职业特性。

专业能力标准是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核心标准。

3.2 普适能力标准

普适能力(也称为关键能力,核心能力)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是进行学习、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9]。普适能力不仅仅属于某种单一职业或某门具体学科,而是任何职业或学科的共同基础,是使学生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9]。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8种普适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职教师资人才的普适能力标准表现在: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关系协调能力;利用各种条件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不断学习的愿望;利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代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发现、分析、解决实践活动中问题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普适能力标准是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一般标准。

3.3 职业素质标准

职教师资职业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最基本品质。

研究表明,相对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修养形成影响最大:一方面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来影响学生修养形成;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对学生造成影响。中、高职学生正处于思想不成熟阶段,较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较大,教师的言行举止、人品、才能、世界观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职业素质标准从精神品质素质标准和价值观素质标准两方面来构建。其中精神品质素质标准表现在: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乐观的生活态度等;价值观素质标准表现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职业素质标准是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必要标准,是职教师资必须具备的基本规格。

4 结束语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另外对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认识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动态的、多元的。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条件的变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容也应不同,尤其是专业能力标准要根据专业岗位群特性来规定其具体内容。

(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执行力度上,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验制度来保证、促进标准的执行,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作用。

[1] 陈丽荣,曹玉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9,27(5)∶25-30.

[2] 阮艺华.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及其控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职论坛,2005,4∶31-33.

[3] 曾庆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3∶56-58.

[4] 孙泽平,何万国.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析[J].教育探索,2010,11∶79-80.

[5] 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4,5∶49-53.

[6] 喻忠恩.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略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15-18.

[7] 王乐夫,姚洪略.加强培养培训改革创新,促进职教师资素质提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2,3(1)∶1-3.

[8] 戴宁,蔡拔平.能力本位视角下的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构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5∶62-67.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职教师资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