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四方玉琮壶”的田园文化创意

2013-02-22吴立平沈洁

江苏陶瓷 2013年2期
关键词:田园风光小鸡田园

吴立平 沈洁

(宜兴214221)

千年中华文化陶冶着中国人的情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用心创作,佳作迭出,传递着传统文化的光芒。紫砂陶艺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其格调高雅、气韵生动,在我国工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故而有诗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今日,当我们走进浩繁卷帙的紫砂文化艺术之林,停靠在心灵或智慧港湾的时候,可曾想过如此渊源的紫砂文化,它是如何永葆活力、源远流长的?紫砂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对每一位紫砂壶爱好者来说,他不但能欣赏壶艺造型的优美,触碰泥料的质感,感受品茶时悠然的心情,而且能在紫砂壶审美的惬意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有的人从紫砂壶的造型中感受到了陶艺家高尚的情怀,有人感受到了淡雅的志趣,陶冶养生思想、田园风光的美好生活。可以这么说,凡是能想到、感受过的美好事物,都能在紫砂壶的造型上重新获得美的感悟,这种美的力量或如智者,或如善者,或如温柔的小手激励着或抚慰着人们的心灵,使人重新获得生活的力量,这正是紫砂文化的魅力所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回到自然去”成为今天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当田园风潮席卷全球,两种不同社会进程孕育出的“田园文化”纷纷焕发着新的生机,滋养着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与优雅、浪漫与幻想,也渗入了紫砂文化艺术的芳草地,使得我国的紫砂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

“四方玉琮壶”(见图1)壶身如四方钟形,形简古朴,壶腹精简雕刻着“小鸡吃葡萄”的田园风光,使人体会到自我身心融入田园的宁静,感悟生命的自然喜悦。底部比壶肩宽,壶底微微凸圆;耳把四方,稍稍倾斜状,使握拿此壶的手势更加自然舒适;平嵌盖,柱钮上部置如意提圈;壶嘴四方形,形如一道婀娜多姿的流水,这样似田园流水般的怀柔给人以无限遐想,耳边仿佛响起田园的交响曲,这也正是“四方玉琮壶”蕴含的田园文化给人的美好感受。

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城市发达、城乡一体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开始腻烦都市车水马龙的喧嚣和工作快节奏的烦躁,向往陶渊明笔下安逸的田园生活。生态环境一流的田园,自然成了城里人寄情山水、放飞心情、享受田园生活的最理想选择。优美的自然山水、纯朴的乡村风俗,满足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愿望。上溯三代、五代,大部分市民也是由乡村走入城市的,因此远离喧嚣、回归自然是体验,是怀旧,也是寻根。但更多的时候,人们还是需要辛劳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过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日子,于是山水田园对市民来说既是休闲的乐园,也是平时难以企及的心灵家园。当提起“四方玉琮壶”,涓涓细流从婀娜多姿的壶嘴里流淌出了茶水的芬芳,我们仿佛听到淙淙的流水声。看着壶腹“小鸡吃葡萄”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仿佛使人嗅出了田园清新的空气,而畅游葡萄架间、漫步阡陌田园中,微风习习、林溪潺潺,观望小鸡在葡萄枝蔓底下兴致勃勃地啄食,顿时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和无限的生机。“四方玉琮壶”的壶腹雕塑着田园风光,壶把形如流水般的装饰,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与浓郁的乡土文化融合得恰到好处,让原本单调的乡野变得时尚、文化起来,散发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田园文化感。

一种文化的传达,离不开观众的审美眼光。观众的文化素养不一,会使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大面积继承下来。但是一把小小的“四方玉琮壶”却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田园风光,“小鸡吃葡萄”和流水的美景给观众直接的美感。田园文化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下得以世代延续,田园文化创意已成为现代人怀柔追求的目标。田园创意文化在紫砂壶艺中的发展,同时也在这把“四方玉琮壶”的造型设计中得以展现。今天在“四方玉琮壶”上所展示的创意田园文化,或许展现的正是中国人未来精神生活的影子。现代田园文化版的“四方玉琮壶”,不仅满足人们既寄情田园风光的回归心理,又满足现代人享受生活的需求。轻提一把“四方玉琮壶”,伴随我们的不仅是消除疲乏和解渴,更是一种享受生命的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文化创意可以点石成金,对紫砂壶艺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创意无极限,才能使紫砂壶艺的发展无尽头。

猜你喜欢

田园风光小鸡田园
映像畜牧业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田园乐趣多
水乡记忆
田园美景
映像畜牧业
小鸡不见啦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