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万工农下吉安

2013-02-20何小文

党史文汇 2013年2期
关键词:朱毛吉安工农

何小文

“十万工农下吉安”这一战争场景,是毛泽东、朱德在党内严重斗争的大背景下,联手执导的一出悲壮激昂、大气磅礴的战争活剧。

朱毛转战攻吉安

1930年8月,李立三主持的中共中央为达到“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战略目标,强令朱毛领导的红一军团先行攻取长沙。因长沙城坚,敌众,准备充分,而朱毛红军盛暑远征、孤军深入,还因耗时过久、战机尽失,不仅未能攻入长沙,反而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这时,吉安之敌趁机向革命武装割据地域进行反扑和烧杀抢掠,令一度生机勃勃的赣西南红色热土又充斥在血雨腥风之中。

为避免腹背受敌, 9月12日,朱毛果断下达“撤围长沙,进占株洲、萍乡待机”的命令。

9月24日至28日,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停止组织全国总暴动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行动,从而结束立三路线在中央的统治。毛泽东重新进入中央政治局,在会上补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但由于关山阻隔,信息不畅,中共长江局领导人和红军中的一些高级将领不知道三中全会决定,仍坚持立三路线,指责朱毛是“右倾机会主义者”。内外交困中的毛泽东、朱德举步维艰。他俩根据时局变化于9月13日在株洲发出进攻吉安的命令,到10月2日才得以执行,部队在株洲和萍乡整整滞留了20天。

在这20天里,毛泽东、朱德说服了中共长江局派来的代表周以栗取消进攻南昌的计划,向一些持异议的红军高级将领阐明回攻吉安的要义,并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同时,大造回攻南昌的声势,使南昌周围敌军不敢轻举妄动;尔后,迅即与江西省委和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取得联系,通报了夺取吉安的军事决策。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得知朱毛的战略意图后在吉安县陂头发布紧急通令,命令各级组织立即行动,秘密组织各种支前战斗队伍,配合红军夺取吉安。只几天工夫,各种战斗队、冲锋队、向导队、通信队、担架队、伤兵站、粮食处都已组成,并陆续集中到吉安附近。这样,在毛泽东、朱德回兵吉安之前,攻吉之事已备。这种虚虚实实的阵势,令多次与朱毛红军交战中吃过大亏的吉安守敌顿时方寸大乱,惶惶不可终日。

吉安成为红色海洋中的孤岛

吉安,古称庐陵。地处赣江中游,北通南昌,南达赣州,西临井冈山,东近东固山,是赣西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国民党军多次从吉安进犯井冈山根据地,使我方蒙受了重大损失。

为反击敌人的进犯,推动赣西南武装割据的深入开展,使赣西南地区由零星的红色区域发展为有统一领导的联成一片的大块革命根据地,1929年11月至1930年8月,赣西南的红军和群众先后八次围攻吉安,因敌强我弱,均未得手。

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转战至吉安东固、陂头等地区时,尤其注重扩大苏维埃区域和扩大工农武装,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使得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得到了解放,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扩充了红十军、红二十军,群众武装迅猛发展,这些“准军事”的游击队、赤卫队,在数次攻打吉安城中,表现得很是勇敢,成了一支支打击敌人的重要生力军。

时任赣西南特委书记的刘士奇在向中央递交的书面报告中说:“群众的斗争局面,日益扩大化,猛烈化,红军赤卫队革委,苏维埃,赤卫军,游击队,先后成立,到处举行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地主阶级的政权打得落花流水,政权,土地,武装三者同时并进,即分田,办苏维埃,建立自己的武装等,最有趣味的,喊一声‘打吉安,农民把手里的农具丢掉,拿起武器就跑,无论男女老幼都兴高采烈的参加。”

1930年的深秋,吉安业已成为红色海洋中的一座孤岛。

“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10月2日,以毛泽东为总政委、朱德为总指挥的红一军团刚抵达吉水阜田一线,毛泽东、朱德就下达了进攻吉安的命令,并指挥部队分五路进军,迫近吉安。10月3日晚,红一军团1万余人及赣西南10多万工农武装群众开始攻城。

4日清晨,为掌控战场态势和利于指挥,毛泽东和朱德将指挥所设在前线——真君山,待各路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朱毛下令发起新的进攻。吉安四周的螺子山、真君山、天华山、神岗山一带,遍地红旗招展,号角阵阵,杀声震天,军民奋力冲往敌阵。敌军忙组织反扑,各个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红军用湿棉絮裹装独轮车做成“土坦克”,掩护冲锋,冲到铁丝网下,与敌人肉搏。一整天的拉锯战,消耗了敌人的精力和弹药。晚上,红军又发起了夜战。地方群众武装力量组成冲锋队,每人带一把禾草、一把柴刀,或肩扛楼梯、木板,将禾草填满壕沟,用柴刀砍断铁丝网,用木板、楼梯搭桥,打开缺口,协助红军冲锋。只见吉安四周点点火把汇成了光的海洋。红军首先从城西突破敌阵,占据中心大街。驻城守军头目邓英见大势已去,慌忙乘船向北逃窜。5日清晨,红军大部队全部进驻吉安城。

亲历者粟裕将军回忆起这次攻打吉安的战斗:“晚上看不见的红旗一到东方的红日涌出来的时候,一齐都看见了。剧烈的步枪声、机关枪声、迫击炮声比过年打鞭炮还要热闹。很多的红旗发现在第二线,这就是无数万的赤卫军与少先队,人都伏在地上,因为敌人炮子的射击超过了我们赤少队的头上。天上有什么东西响动了,没有一分钟,就发现了敌人的红尾巴飞机,我们总司令部的阵地附近落下了几个大炸弹,人却没有伤一个……此次参战的群众空前,战斗场景蔚为壮观。光永新县少先队员就有1万多人。这些少先队员赶来几头个大、性情暴躁的黄牛、水牛,演起了火牛阵。待冲锋号吹起,少先队员们马上将牛尾巴点燃,火牛勇往直前,铁丝网被冲开几道缺口,红军几下就突破外围工事……”

7日,毛泽东、朱德出席在吉安中山场召开的有10万人参加的军民祝捷大会。赣西各县的赤卫军、青少队,从十几里、几十里外赶到吉安观光。他们高举红旗,身背红缨枪,颈系红带,吉安城成为红色的海洋。随后的两个星期内,有100万农民出入吉安。被苏区史学界认为这是土地革命战争以来最热烈、最壮观的群众场面。

“十万工农下吉安”,消灭了敌军的有生力量,壮大了红军,赣西南和闽西连成一片,以东固为中心的赣西南根据地,到1930年10月初,已形成东起永丰至南丰,南起赣县至南雄,西起永新至吉安,北起吉水至新余,纵长400余里,横长300余里,拥有400余万人口的34个县的红色区域,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编 雷蕾)

猜你喜欢

朱毛吉安工农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朱毛红军”称谓的来龙去脉
王尔琢:“朱毛”手下“五虎将”之首
跳高比赛中的意外
为荣誉而战
“朱毛红军”的发展沿革及战斗历程
福建工农武装革命的先声——平和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