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的组合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的影响

2013-02-20朱国霞白东清贾志超李淑娟郭永军

饲料工业 2013年10期
关键词:凡纳滨烯酸体长

■朱国霞 吴 旋 白东清 贾志超 李淑娟 郭永军 高 妍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南美 白对虾,体色白而透亮,无斑纹,步足呈白垩色,故也称白脚对虾[1],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2]。近些年来,国内掀起了凡纳滨对虾养殖的热潮,产量已超过斑节对虾,成为沿海省市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3-4]。国内外对凡纳滨对虾成虾或幼虾的营养需求进行了研究[5-11],但均未涉及凡纳滨对虾仔虾的营养需求。鉴于此,本试验选用凡纳滨对虾仔虾,以养殖场常用的不同比例红、黑两种虾片进行投喂,旨在为育苗生产提供有效的饲料搭配,寻求提高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性能的最佳营养水平,有效降低饵料系数,为凡纳滨对虾仔虾全价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服务于生产,指导生产实践,提高育苗场的生产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虾养殖与管理

试验用凡纳滨仔虾取自河北省黄骅海水原良种繁育中心的育苗车间。在试验条件下,驯化10 d[12],使其适应实验室环境,试验选用个体强壮,活力强,无病无伤,其平均体长为(1.45±0.27)cm,平均体重(29.08±0.91)mg的仔虾个体450尾,分成5组,每组设3个平行,仔虾饲养于直径为45 cm的塑料水族箱中,试验期间,每天投喂5次,投饵率为5%~7%,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4~1/3,连续饲养一个月。

试验期间水体pH值8.2,温度22.0℃,盐度为 8.12,NH4+-N 浓度为 0.576 mg/l,H2S含量为0.017 mg/l,NO2-浓度为0.184 mg/l,溶解氧为6 mg/l。

1.2 试验组营养水平

试验使用两种虾片,配制成5个不同比例的组合,Ⅰ全为黑虾片(海园高级虾片,厦门市同安海园饲料加工厂);Ⅱ是黑虾片∶红虾片质量比为2∶1;Ⅲ为黑虾片∶红虾片质量比为1∶1;Ⅳ为黑虾片∶红虾片质量比为1∶2;Ⅴ全为红虾片(海盈虾片,海福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各组所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10种必需氨基酸、4种必需脂肪酸以及钙、总磷含量见表1。其中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均由北京营养源研究中心提供。

表1 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组合饵料的组成(%)

1.3 采样及指标测定

分别在试验初始、中期、末期记录每组仔虾的体长、体重及摄食量,选取特定生长率(SGR)、相对体重增长率(RWG)、相对体长增长率(RLG)、饵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5项指标评定凡纳滨仔虾的生长状况。

RWG(%)=(末期体重-初始体重)/初始体重×100;

RLG(%)=(末期体长-初始体长)/初始体长×100;

FCR=饲料摄食量/体重增加量;

SGR(%/d)=(ln末期体重-ln初始体重)/试验时间×100;

PER(%)=体重增加量/蛋白摄食量×100。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用“X±SD”表示,含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含有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的组合对仔虾相对体重增长率、相对体长增长率的影响(见表2)

投喂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组合的饵料后,凡纳滨对虾仔虾的生长情况有所不同。在试验初期,各组仔虾体重并无显著性差异,在试验结束时,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组合饵料对仔虾增重率影响依次为Ⅲ>Ⅱ>Ⅳ>Ⅰ>Ⅴ。其中投喂Ⅲ组营养水平的饵料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Ⅱ组显著高于Ⅴ组(P<0.05);Ⅰ组与Ⅳ组差别不大(P>0.05)。

表2 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的组合对凡纳滨对虾仔虾增重率与增长率的影响

如表2所示,在对体长增长率的影响上,则呈现Ⅲ>Ⅱ>Ⅰ>Ⅳ>Ⅴ的变化趋势。Ⅲ组比Ⅰ、Ⅱ、Ⅳ、Ⅴ组分别高出6.54、5.68、11.13、15.4百分点,同时投喂Ⅲ组饵料的仔虾体长增长率效果显著高于Ⅳ组和Ⅴ组,Ⅰ组、Ⅱ组、Ⅲ组差异不显著。当投喂饵料蛋白质水平<43.95%时,随着蛋白含量的增加,对虾体长增长呈现逐渐加快趋势,而当投喂饵料蛋白质水平增至43.43%时,仔虾体长增长则无明显变化。

2.2 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的组合对凡纳滨对虾仔虾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见表3)

表3 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的组合对仔虾各衡量指标影响

红黑虾片不同比例组合的饵料对凡纳滨仔虾饵料系数、特定生长率与蛋白质效率的影响见表3。饵料系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Ⅲ<Ⅳ<Ⅰ<Ⅱ<Ⅴ,Ⅲ组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各组(P<0.05);投喂Ⅰ组、Ⅱ组、Ⅳ组、Ⅴ组营养水平的饵料对仔虾的饵料系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投喂Ⅲ组饵料的仔虾饵料系数最低,分别比Ⅰ、Ⅱ、Ⅳ、Ⅴ组低15.84%、16.67%、8.93%、20.06%。

在特定生长率上,Ⅲ组分别比Ⅰ组、Ⅱ组、Ⅳ组、Ⅴ组高19.76%、18.03%、21.04%、38.54%,且Ⅲ组饵料对仔虾的特定生长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Ⅰ组、Ⅳ组(P<0.05);投喂Ⅰ组、Ⅱ组、Ⅳ组、Ⅴ组饲料差异不大(P>0.05),各组饵料比较后特定生长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Ⅲ>Ⅱ>Ⅰ>Ⅳ>Ⅴ。

从对蛋白质效率的影响上看,分别为:Ⅲ>Ⅳ>Ⅱ>Ⅰ>Ⅴ,且Ⅲ组分别比Ⅰ组、Ⅱ组、Ⅳ组、Ⅴ组高22.09%、19.98%、13.5%、22.64%,但5组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3.1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使用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饲养凡纳滨对虾仔虾发现蛋白水平为43.95%的Ⅲ组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李广丽等[13]以体长为(4.21±0.31)cm的幼虾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得出幼虾最适饲料蛋白水平为44.12%,略高于本试验的43.95%;周新华等[14]以南美白对虾幼虾作为试验对象,得出幼虾饲料蛋白质最适宜的含量为42.37%~44.12%,与本试验结果接近。陈立新等[15]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以虾体长为(3.30±0.3)cm,体重为(0.54±0.03)g的南美白幼虾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营养组合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得出南美白对虾饲料最优配方的蛋白质水平为45.5%,高于本试验结果。而Smith等[16]曾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蛋白源对3种规格的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中3种规格的凡纳滨对虾平均体重分别为4.0、9.8、20.8 g,得出对虾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要求大于36.0%。上述研究结果的差异与试验用虾的规格(年龄阶段)、试验方法、试验水温及光照等[17]诸因子有关。本试验结果与其相差较大,一般认为仔虾对粗蛋白需求量高5%~10%[9]。

3.2 不同氨基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发现,营养水平Ⅲ组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好。试验用营养水平Ⅲ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结果与黄凯等[10]推荐的南美白对虾饲料必需氨基酸含量相比,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苏氨酸(Thr)、色氨酸(Trp)、缬氨酸(Va1)、精氨酸(Arg)、组氨酸(His)明显偏高,而异亮氨酸(Ile)则明显偏低。究其原因可能与本试验不是专门设计氨基酸水平有关;其次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对氨基酸的需求量也会存在很大差别,饲料中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生存环境也会对其造成影响。Fox等[18]研究得出,凡纳滨对虾的赖氨酸表观需要量为4.5%~5.2%(蛋白质),45%粗蛋白质饲料需赖氨酸量为蛋白质的4.5%~5.2%,经换算赖氨酸的需要量占饲料的2.025%~2.34%,与本试验得出的饵料中赖氨酸需要量的结果接近。通常赖氨酸、精氨酸和蛋氨酸是对虾饲料中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19],一般认为,在对虾饲料中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应保持1∶1[20],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应充分考虑氨基酸的拮抗作用[16],以便调整氨基酸添加量。

3.3 必需脂肪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季文娟等[21]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对虾来说,在饵料中添加亚油酸(18∶2n-6)、亚麻酸(18∶3n-3)、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都能提高幼虾的增重率。任泽林等[22]在中国对虾对必需脂肪酸的营养需求的研究中,以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7.14 cm、5.14 g的中国对虾为试验动物,得出中国对虾对4种必需脂肪酸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95%、1.09%、0.20%、0.37%,而且中国对虾生长以混合酸(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的作用最大。本试验所得出的饵料必需脂肪酸含量结果与之相比,亚麻酸偏低,而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则偏高,亚油酸最适需要量为1.95%,结果相接近。本试验条件下,得出影响仔虾生长的第一限制因子为二十二碳六烯酸,与上述结果不符。说明不同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必需脂肪酸的需求不同。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对虾的需要量添加鱼油,并按其适宜比例添加,以满足对虾对必需脂肪酸的营养需要。

4 小结

从增重率、相对体长增长率、饵料系数等生长指标来看,5组饲料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影响效果最好的为Ⅲ组,其粗蛋白含量为43.95%,粗脂肪含量为12.00%、粗灰分含量为14.31%。

在本试验条件下,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影响最大的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分别为组氨酸(His)与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最适钙、总磷含量分别为2.76%、1.47%。两者中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影响较大的为总磷。

猜你喜欢

凡纳滨烯酸体长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一)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与机理
大白、长白达100 kg体重时体长校正公式的研究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甲酯
Sn-2二十二碳六烯酸甘油单酯的酶法合成
凡纳滨对虾与点带石斑鱼的混养模式
凡纳滨对虾CTSL基因与生长相关的SNP位点的特征
三聚氰胺在凡纳滨对虾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