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粕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

2013-02-20文LemmeAndreasClaudiaSilva董

饲料工业 2013年20期
关键词:赖氨酸鱼粉蛋氨酸

■高 文Lemme AndreasClaudia Silva董 延

(1.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200026;2.Evonik Industries AG,Hanau 63457)

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属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又名金鲳、黄腊鲳等。卵形鲳鲹是一种暖水性鱼类(25~32℃),具有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带、热带海域,为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成庆泰等,1987)。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卵形鲳鲹在我国海南、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广泛养殖,是大量使用配合饲料的几种海水养殖鱼类之一(杨火盛,2006)。

蛋氨酸(Methionine)是鱼类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直接或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的缺乏会影响机体氮平衡,导致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效率降低,某些鱼类还会出现白内障(Wal⁃ton等,1982;Keembiyehetty等,1993)。通常来说植物蛋白源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Goff等,2004),在饲料中添加的晶体蛋氨酸可被鱼体有效利用(Ai等,2005;Takagi等,2001;Mambrini等,1999;林仕梅等,2008)。

鱼粉的蛋白含量高,各种氨基酸平衡性好,是水产饲料中最主要的蛋白源;但随着饲料业、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对鱼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且由于资源衰退和过度捕捞,用于水产饲料的鱼粉供应将严重不足。因此,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成为目前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的热点。一些研究报道,豆粕或大豆产物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饲料中的鱼粉,也有研究表明,全脂大豆或浸提豆粕会抑制生长,降低饲料效率。本实验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豆粕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Met)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及体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饲料及实验设计

饲料配方及营养组成如表1,各实验饲料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如表2。本实验共设计11种饲料:1种基础饲料(Diet 1)和10种实验饲料(Diet 2~11),各实验组以豆粕为植物性蛋白源,对鱼粉进行替代。其中,Diet 2~5分别为10%、20%、30%和50%替代鱼粉组,并分别添加0.08%、0.15%、0.21%和0.36%的DL-蛋氨酸和0.13%、0.24%、0.36%和0.60%的赖氨酸盐酸盐,以使其氨基酸模式(包括蛋氨酸和赖氨酸)与基础饲料一致;Diet 6~9为Di⁃et 2~5的不添加蛋氨酸的对照组;Diet 10、Diet 11分别为Diet 3、Diet 5的不添加赖氨酸盐酸盐的对照组。

将原料按表1配方中的比例准确称取后,用搅拌机(A-200T Mixer Bench Model Unit,Russel Food Equipment Ltd.,Canada)搅拌15 min,之后加入鱼油和大豆卵磷脂,同时搅拌并加入30%~35%的水分,饲料通过F-26(III)型双螺旋挤压机挤压出来,饲料粒径为2.5 mm。饲料经制粒,晾干后储存于-20℃,直至使用。

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总能的测定方法分别为凯氏定氮法(1030-Auto-analyzer,Tecator AB,Sweden)、索氏抽提法(HT6,Tecator AB,Swe⁃den)、马弗炉550℃灼烧法和氧弹法。原料和饲料的氨基酸组成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Hitachi,Mod⁃el 835-50,Tokyo,Japan)分析。

1.2 实验鱼与饲养管理

试验在海南陵水县新村港鱼排进行,选当年海水网箱养殖鱼种,平均体重为18 g。实验鱼均饲养在室内循环水族箱中,实验用水经珊瑚沙和生化棉过滤,采用低压鼓风机提供氧气,溶氧水平维持或接近饱和,水温为(26.9±2.1)℃,氨氮为0.02~0.04 mg/l,盐度为26‰~29‰。

商用饲料暂养两周后,选择大小均匀、体格健壮的幼鱼随机分配于33个水族箱(11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箱25尾。每天投喂2次(08:30,16:30),饱食投喂。试验周期为8周。

1.3 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

实验开始前随机取20尾鱼保存在-20℃用于体组成分析。实验结束,将鱼饥饿24 h后称重记录作为终末体重(FBW),以进行生长指标计算。经麻醉剂(MS-222,10 mg/l)麻醉后,取2尾用作全鱼组成分析;6尾解剖并称内脏、肝脏和肠系膜脂肪重量。

取得所有样品后即刻称重记录并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以测定水分含量,之后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待测。全鱼、肌肉、肝脏和粪便样品常规测定同饲料。

1.4 计算与统计分析

增重率(WG,%)=100×(末均重-初均重)/初均重;

特定生长率(SGR,%/d)=100×[ln(末均重)-ln

(初均重)]/天数;

表1 实验饲料配方与营养成分分析(DM)

表2 原料及饲料氨基酸组成(%湿重)

摄食量(FI)=投喂总干重/尾数;

饵料系数(FCR)=投喂饲料干重/(末均重-初均重);

存活率(%)=终末尾数/初始尾数×100。

本试验中所有数据均用3个平行的“均值±标准差”表示,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n=3)检验试验处理的影响。统计软件为SPSS16.0(SPSS,Inc.,Chicago,IL,USA)。采用Duncan's法多重比较来检验试验处理均值间差异的显著性。当P<0.05时,表示均值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生长和摄食

各实验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Diet 3组生长性能最优,其WG、SGR指标显著高于Diet 9、Diet 10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料中外源蛋氨酸的添加,Diet 2~5的饵料系数值低于基础鱼粉组Di⁃et 1的饵料系数值(P>0.05),并在Diet 3组获得最低饵料系数值;而饲料豆粕替代水平和赖氨酸的添加对饵料系数无影响,其饵料系数值与基础鱼粉组Diet 1无显著差异(P>0.05)。Diet 11组的饵料系数值高于其他各组且显著高于Diet 3~5组的饵料系数值。各组摄食量和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豆粕替代鱼粉实验中添加DL-Met对卵形鲳鲹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2.2 全鱼氨基酸含量(见表4)

由卵形鲳鲹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可知,全鱼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随外源蛋氨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Diet 5组获得最大值,显著高于Diet 1(P<0.05)。饲料不同豆粕替代水平及赖氨酸的添加对鲳鲹全鱼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2.3 鱼体生化成分(见表5)

由表5可知,各组间鱼体成分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Diet 5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iet 6组(P<0.05),但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迄今为止,10种必需氨基酸都被作为研究鱼类营养所必需的研究对象(Wilson,1985)。1种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会导致生长性能的降低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减少(Wilson等,1986),因此,满足鱼类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对平衡饲料的配制是十分重要的。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尤其是在那些含有高水平植物蛋白饲料(如豆粕、豌豆粉和椰子粕)中(Goff等,2004)。由于鱼粉价格的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已有国内外大量报道(Albert等,2008)。

一些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66%的豆粕(Comes等,1995),甚至完全用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无不良影响(Kaushik等,1995;Yamamoto等,1991)。然而一些研究者认为,饲料中添加豆粕的量超过20%~30%,将导致虹鳟(Rumsey等,1994;Davis等,1997)、大西洋鲑(Olli等,1995)、牙鲆(Ki⁃kuchi,1999)生长下降和饲料系数上升。在鱼类饲料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可以提高豆粕饲料的质量。Kaushik等(1995)报道,对虹鳟的研究表明,采用大豆蛋白浓缩物(SPC)为饲料蛋白源,添加蛋氨酸才会得到较好的效果。张满隆等(2001)报道,通过在鲫鱼配合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可以提高鲫鱼的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系数,减少养殖成本。

表4 豆粕替代鱼粉实验中添加DL-met对卵形鲳鲹全鱼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干物质)

表5 全鱼体组成(%湿重)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可提高卵形鲳鲹的生长和饲料的利用效率。通过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的晶体蛋氨酸和赖氨酸,豆粕替代鱼粉可高达50%都不会对鲳鲹的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本研究中,20%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下,添加0.15%的晶体DL-Met和0.24%的Lys-HCl(78%)到饲料中,卵形鲳鲹可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甚至高于鱼粉添加组。

Takagi等(2001)研究发现,在真鲷幼鱼的大豆蛋白浓缩物饲料中添加Lys、Met、Lys+Met,只有添加第一限制性氨基酸Met或Met+Lys,才能显著提高真鲷幼鱼的生长,仅添加Lys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在饲料中不额外添加晶体蛋氨酸,只添加赖氨酸时,因豆粕替代鱼粉所产生的生长性能下降情况未得到改善,如Diet 6~9组的WG、SGR的下降趋势,FCR的上升趋势,但与基础饲料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在以豆粕为鱼粉替代蛋白源时,赖氨酸不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在本实验中,全鱼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随外源晶体蛋氨酸的添加而上升。这与Ozorio等(2002)的研究结果一致,当鱼被饲以高蛋氨酸含量的饲料时,与低蛋氨酸饲料相比,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会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饲料中某一必需氨基酸的限制会导致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氧化。

4 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蛋氨酸和赖氨酸,豆粕替代鱼粉高达50%对生长无不利影响;在20%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上,额外添加0.15%DL-Met和0.24%Lys-HCl(78%)可获得优于基础鱼粉组的最大生长;在以豆粕为鱼粉替代蛋白源时,赖氨酸不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猜你喜欢

赖氨酸鱼粉蛋氨酸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
鱼粉:秘鲁B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价格下滑
2016年第一季度蛋氨酸、赖氨酸市场走势分析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肉鸡蛋氨酸的营养研究进展
2013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4年趋势展望
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