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临床研究(附108例报告)

2013-02-20周一男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合胞病毒性新生儿

周一男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九江 332005)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的RNA病毒,常引起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的婴儿的严重感染,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其合并细菌的感染率可达42%[1]。有流行病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占我国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第1位,极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2]。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诊断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8月送至我院诊断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30例,平均年龄 21.13~30.21d。发热96例;咳嗽气促89例;双肺湿罗音102例。所有患者经检测均为RSV抗原阳性;所有患儿不存在影响血清CRP、IgE及IL-12、IL-6、IL-4的因素。

1.2 方法

所研究对象均给予了积极的对症处理,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氧疗、维持水电平衡、增强免疫力、雾化吸入等治疗;除此,在根据痰培养结果有针对地予抗生素治疗;对其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CRP、IgE及IL-12、IL-6、IL-4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2]

痊愈:痰培养 (-),症状、体征均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好转:痰培养 (-),症状、体征均改善,肺部湿罗音减轻;无效:痰培养 (+),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肺部湿罗音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有效率=(痊愈+好转)/10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的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住院时间为9.6~15.4d;108例病患中96例治愈、11例好转、1例无效,总好转率是99.07%;治疗后CRP是4.27~8.36mg/L;治疗后IgE为600.12~982.18ug/L;治疗后 IL-12、IL-6、IL-4分别为42.56~60.12 ng/L、9.76~22.58 ng/L、4.75~10.78ng/L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比较上均是有差异的 (p<0.05)。

3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出生后的任何时候均有可能发生,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婴儿可发生严重感染,男婴多于女婴,与本研究数据相一致[3]。CRP是反应机体在炎症应激状态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临床上应用广泛。IgE是一种存在于正常人体血清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常在机体受抗原的刺激后生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引起I型超敏反应,然而这种复合物具有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伤害,从而使病原体失去致病的能力[4]。而白细胞介素类,如IL-12、IL-6、IL-4,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具有机体免疫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具体如下:IL-12通过选择性地和Th1辅助T细胞上的IL-12受体结合,激活了Jak2和Star两个传导转录途径,从而激活了T细胞活性[2];IL-6促使B细胞的前体转化成为产生抗体的B细胞,增强了NHK细胞的裂解功能;IL-4具有调节性免疫作用,主要是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能够诱导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分泌集落因子,从而增强中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杀伤活性、吞噬等作用[2]。

本组在积极对症处理后,患儿的有效治疗率较高,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并调节了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了免疫状态,所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状态下的新生儿采用综合疗法临床治疗效果较佳。

[1]袁琳,张金萍,陈超.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09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4):1064.

[2]程可萍,胡源,郎平,等.新生儿呼吸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8):3823.

[3]王素梅,齐旭升,赵晓云.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IFN-7水平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J].河北医药,2010,32(23):3278.

猜你喜欢

合胞病毒性新生儿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作用研究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探究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