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实证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13-02-05玉开慧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维度问卷

玉开慧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西 崇左 532200)

1 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是指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长时间地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压力、学习要求或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反应、消极英语学习行为和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心理。有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在身体、行为和心理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症状:在身体方面表现为:易疲劳、经常头痛、背痛、肌肉酸痛、免疫力降低、食欲和睡眠出现异常变化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上课迟到、不认真听课、睡觉、上网、看课外书、课后抄袭作业等一系列逃避、反感学习的行为;在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灰心丧气等消极状态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致力于学生学习倦怠研究。随着国内学者对学生学习倦怠的深入研究,其研究结果为教师更好地了解和进一步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提供了帮助和借鉴;为教师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但是,国内学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纪 莹,2006;韩媛媛,2009;张奇智,2011等),针对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卷怠状况和人口学变量对其影响的实证研究依然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研究对预防和缓解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症状、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提高该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通过实证研究,其结果可为学院领导、教师和学生更好了解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状况、程度及人口统计变量对其影响提供事实依据;其教学建议对挖掘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潜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发生和蔓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3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123名来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0级和2011级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其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学生总数123)

(2)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研究对象所在年级、性别、教育层次和英语水平等人口学变量。第二部分为张奇智(2011)编制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问卷调查表,该问卷包含3个维度共22个题项。问卷要求被试者用Likert 5点量表(即从“5=完全符合”到“l=完全不符合”)进行自我评定,3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严重。该问卷总的同质信度达到0.929,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也在0.85以上,证明了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可用于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状况和程度的研究。[1]在本研究中,SPSS17.0信度、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有效问卷的 KMO值为 0.904(P=0.000<0.001),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负面情绪反应、消极的英语学习行为及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及总量表的 Alpha信度系数分别为.0.897,0.801,0.855及0.939,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

(4)数据收集与处理:所有问卷由研究者利用英语课堂随机施测并当场回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将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比较。

3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状况分析

3.1 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体样本均分状况

表3数据表明:我院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为58.34分(问卷总分为110分)。在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被试者负面情绪反应维度得分为18.93分,属于中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消极英语学习行为维度得分为16.63分,属于高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为22.21分,属高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进一步分析表明:有21.1% 的被试者在负面情绪反应维度有高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有65.9% 的被试者在消极英语学习行为维度有高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有85.4% 的被试者在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维度有高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有44名被试者的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超过66分,这意味着有35.8% 的被试者有比较严重的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里。本研究结果表明:我院2010级和2011级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属于中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主要是由消极英语学习行为和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引发的。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和可扩散性,如果任其在班级和学校漫延,会引起厌学情绪的泛滥,严重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1]131

表3 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均分情况

3.2 不同年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差异比较

我院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所以本研究仅邀请大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为研究不同年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个维度的差异,本研究以年级为自变量,以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作为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表4 不同年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差异比较

表4数据表明:2010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2011级学生。这说明我院艺术体育专业学生所在年级与其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水平存在正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不同年级学生除了负面情绪反应维度(p=.022<0.05)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各个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因为:一方面,对于已经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来说,学校学习资源不足、学习激励制度不完善和学生自身缺乏更高的英语学习目标是导致他们学习大学英语过程中易产生负面情绪反应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对于未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来说,学校课程设置滞后、教师教学缺乏创新、学生自身英语基础水平低、英语学习效能感低及B级考试压力是他们易产生负面情绪反应的助推器。

3.3 不同性别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差异比较

性别因素在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构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为研究不同性别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个维度的差异,本研究以性别为自变量,以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作为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表5 不同性别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差异比较

表5数据表明:男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女生除了消极的英语学习行为维度(p=.027<0.05)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各个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较之于女生,男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更多地表现出逃课、上网、看课外书、睡觉、不写作业等不当行为。这种差异是因为:男生中属于服从型、被迫型外语学习者的比例要高于女生,他们把外语学习视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对语言构建所需的长期学习表现得缺乏热情,以致于丧失耐心而更易于产生消极的英语学习行为[2]。

3.4 不同教育层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差异比较

我院艺术系和体育系都有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为研究不同教育层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个维度的差异,本研究以教育层次为自变量,以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作为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表6 不同教育层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差异比较

表6数据表明:本科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高职学生。这说明学生教育层次与其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水平存在正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现象归根于:高职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是由于学生自身英语基础水平低、缺乏兴趣和动机而出现消极的行为和情感表现。本科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是由于学生自我期望值高并始终对英语学习保持较高的热情,但由于学习内容、过程或结果等与自己努力达到的预期目标存在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科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高职学生。

3.5 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差异比较

由于我院各个学期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信度和效度不高,所以本研究以学生B级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其英语水平指标,以增加本研究可靠性。为研究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个维度的差异,本研究以英语水平为自变量,以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作为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表7 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差异比较

表7数据表明:已通过B级考试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未通过B级考试学生。这说明我院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其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存在负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已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和未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分、负面情绪反应及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英语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的重要指标,前两者与后者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因此,相对于未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来说,已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更高,英语学习的动力就更强,英语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状况不是很严重,属于中度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主要是由消极英语学习行为和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引发的。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水平与学生性别、所在年级、教育层次和英语水平存在相关。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现象,避免其发生与蔓延及对学院学风带来的负面影响。

4.2 建议

为预防和缓解我院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症状发生与蔓延,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旨在挖掘他们学习英语的潜能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与兴趣;同时,学校要补充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资源,旨在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与时间和激发他们补充、获取新资源的热情和潜力,从而促使学生由被动逐渐转向主动学英语,降低其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发生的可能性或缓解其症状压力。

(1)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与兴趣。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学习僵化较为突出,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弱化。因此,教师要采用有效策略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挖掘他们学习英语的潜能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与兴趣。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一是优化学生学习策略,促使他们会学:教师通过培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他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二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想学:教师通过设计有差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既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促使学生乐学:教师通过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消除学生学习英语心理障碍,降低英语学习焦虑,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并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2)补充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资源,激发他们获取新资源的热情和潜力。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所提高,学校要补充外部资源构建多元化语言学习环境和丰富学习内容,激发他们不断补充、获取新资源的热情和潜力。外部资源补充的途径:①加强对第二课堂的投入力度,如建立英语情景模拟室、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英语晋级PK大赛等。第二课堂不仅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而且为学生提供并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弥补英语语言环境之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更多相近层面的多种学习资源,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和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③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搭建同步学习交流平台(主要是利用班级QQ群、视频会议、网络电话、飞信)或异步学习交流平台(主要是利用E-mail、BBS和Blog),使英语教学摆脱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助于个性化教学形成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5 结语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是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其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是由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交叉感染的结果。作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导学者和助学者,教师要理性对待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心理现象,通过挖掘学生可控因素和补充外部资源相结合来预防和缓解其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使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来,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和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 张奇智.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3):130-134

[2] 杨丹宇.性别因素对英语学习者语言构建的影响[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1):101-104.

[3] 胡萍,宛蓉.“学习倦怠”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5):17-19.

[4] 许楠.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90-191.

[5] 杨涛.外语学习倦怠与动机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7.

[6] 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息初探[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6.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维度问卷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问卷网
光的维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人生三维度
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