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90例

2013-02-02杨丽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手背疗程综合征

杨丽芬

自2008年至今我们两院联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病例90例,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月到2013年3月之间收录的9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为54.6岁;病程最短的7 d,最长6.5个月,平均病程3.15个月,由脑梗死引发者62例,脑出血者2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并均经CT、核磁等检查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具有,肩痛、手背肿胀、手部皮温上升、活动肩和屈指时相应部位疼痛加重,肿胀消退后手部肌肉萎缩,直至挛缩畸形等典型肩一手综合征症状。

1.3 方法 本组的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治疗,西医疗法:口服0.2 g氯唑沙宗,3次/d。中医疗效:①口服自拟肩手定痛汤。组方包括:勾藤 (后下)、生白芍、赤芍、薏苡仁均30 g,粉防己、厚朴、蝉蜕、青风藤、徐长卿均15 g,天麻、生甘草均10 g,羌活、炒元胡均12 g,穿山龙20 g。如果手背肿胀明显者可加桑白皮12 g,茯苓皮15 g;疼痛明显加片姜黄12 g。以上诸药用水煎服,煎2次合并一处浓缩至600 ml,分三次早、中、晚温服,10剂一疗程,间隔一周实施第二疗程治疗,并在两个疗程后停服;②中药自拟肩手蒸浴敷熨方外用。组成包括:蚕砂、桑枝、川乌、草乌、海桐皮、红花、伸筋草、生麻黄、生大黄、川椒按比例称取,将药料装入数层纱布缝制的药袋中,加水煎煮10 min,取下利用其蒸气先对患肢进行熏蒸,然后热敷,1次/d,40~60 min/次,每个药袋连续煮用3 d,3 d后更换一袋;③局部加巨刺。选取取患侧极泉、肩内陵、肩髃、肩髎、肩贞穴位,巨刺法取健侧头针区颞顶后斜线中2∕5区,(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液门)。具体的针刺方法是先选用26~28号毫针,向肩髃穴方向刺入2~2.5寸左右,产生强针感,然后将上臂内收夹住针留针,肩内陵斜向外下方刺入2~2.5寸深,肩髃穴,肩髎均斜向下方刺2~2.5寸深,肩贞穴直刺向前深1.5~2寸,均产生强针感留针20 min。巨刺取健侧头针颞顶后斜线中2∕5区用28号毫针用三快刺术,快刺快捻转,持续3~5 min,产生强针感后留针20 min,另取健侧肩髃,臂臑以下等穴,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20 min,以上1次/d,10 d一疗程,休针7 d,再行第二个疗程,2个疗程后停止治疗。

1.4 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与体征恢复情况进行评估[3],主要分为三个等级:①显效;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肢体功能活动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肩痛、手背肿胀消失,皮温恢复正常,活动肩、手 指等关节不产生疼痛,可以继续进行下一部康复治;②有效:疗2个疗程后,患侧肢体活动功能无明显变化,但肩痛消失,手背肿胀明显减轻,皮温恢复正常,活动肩、手指等关节时有轻微疼痛,但不影响下一步康复治疗者;③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肢体活动功能无变化,肩部疼痛依旧,手背仍肿胀或虽然肿痛有好转,但活动肩,手关节时仍疼痛,影响或不能进行下一步康复治疗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2 结果

显效66例,比例73.3%;有效23例,比例25.6%;无效1例,比例1.1%;总有效率98.9%。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当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中常常采取镇痛剂、肌松剂、神经营养剂、手法康复等方法治疗,但总体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肩-手综合征在中医治疗中,属于“中风”、“半身不遂”、“肢挛”、“肢体挛痛”、“偏枯”、“痹痛”等范畴[4],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依据中医理论,认为肩手综合征属于肝风挛急、痰瘀阻络、瘀痛湿肿、经气不利之证,主要采取熄风定痛、祛湿化瘀、解痉消肿的治疗原则[5]。给予天麻、勾藤、平肝熄风,赤、白芍加甘草能够有效的缓急解痉;而防己、薏苡仁、厚朴、羌活、徐长卿具有较好的化湿消肿功效;青风藤、元胡、穿山龙具有化瘀通络效果;蝉蜕能够增解痉之效,诸药合用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外用法治疗,给予川乌、草乌、生麻黄、川椒能够有效的止痛;而僵蚕、海桐皮、生大黄具有消肿效果;桑枝、红花、伸筋草均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并且结合局部针刺治疗,从而有效的缓解局的部疼肿。本组的资料显示,总有效率达到了98.9%。由此分析,临床总对于肩-手综合征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是可行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实用,并且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1] 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1.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99.

[3] 赵荣章.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9例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01):211-212.

[4] 滕以亮.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0,21(16):563-564.

[5] 刘芬,白艳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6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2(13):444-445.

猜你喜欢

手背疗程综合征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考前综合征
洗手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手脚冰凉按阳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