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妙的挑幡

2013-02-01翁珺欣

关键词:建瓯行行出状元铜铃

翁珺欣

每逢春节,我们都能見到“幡”的影子。今年春节,我狼吞虎咽吃过年夜饭,便拉上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赶去南街头看挑幡。

到了南街头,那儿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人群里“杀出一条血路”,挤到前面。

等了半天,挑幡队伍终于在惊天动地的鞭炮锣鼓声中来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幡身是用一根笔直的毛竹制成的,最大的足有十多米长,顶端是用条带和竹片制成的六面玲珑的“小楼亭”,楼亭的每个角各挂着一个调皮的小精灵——铜铃。竿身上有七八米长的彩幡,舞动起来气势夺人,既像神话传说中的“哪吒闹海”,又有横扫千军之势。长幡高耸入云,表演者手托竿底,前后上下左右旋转不停,“小楼亭”上的铜铃随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挑幡看上去容易,可是舞起来不简单,表演者有时头顶长竿,有时肩挑脚踢,有时鼻托牙咬,变幻多姿,身手不凡。但是不管怎样旋转,表演者的动作都是那样平稳,脸上不动声色,使人惊叹不已。

说起来,这挑幡还有一番来历呢。明末,“国姓爷”郑成功迎唐王朱聿键入闽,组建“反清复明”军,建瓯的造船工匠纷纷应征入伍。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后,一部分士兵返回老家,他们把锦旗竞相攀举,嬉戏玩乐。后来,这种游戏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挑幡。

挑幡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小男孩,他是我奶奶家的邻居。他的母亲经常为挑幡队准备服装,与挑幡队的队长是好姐妹。队长提出让她的儿子学挑幡,可她担心孩子年纪太小,犹豫不决。大家都说让他去开开眼界,终于,小男孩参加了挑幡表演。现在,小男孩回忆说:“开始时,我掌控不了幡的节奏,现在不光运转自如,还学会了许多花样。”他一脸自豪地对我说:“我们挑幡队获得了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颁发的荣誉证书,还被邀请到世界各地演出呢!”

挑幡这项民间绝活不仅使海内外人民深感亲切,还将建瓯悠久的文化发扬光大。我长大也要做一位文化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建瓯的文化。

行行出状元

读罢习作,我们不禁感叹,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作者究竟怎么写出挑幡的“绝妙”呢?一写幡的英姿,空中飞舞,气势恢弘;二写挑幡人的动作,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三写挑幡的来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写“挑幡小子”的成长经历,千锤百炼,终成“神功”。这四点相互呼应,既有宏观的“面”的介绍,又有微观的“点”的描写,使读者对挑幡有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

(顺风)

猜你喜欢

建瓯行行出状元铜铃
Fading Trades
烹饪中专男生豆腐上雕牡丹花
铜铃山中
转山转水转文成(组诗选一)
建瓯警方成功规劝涉嫌跨境电信诈骗嫌疑人投案自首
福建:“建瓯锥栗”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听
——名家说/
福州、建瓯和武夷山大气氮/硫湿沉降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