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3-01-31梁振佳钱虹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梧州54300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加压素后叶素垂体

梁振佳,钱虹(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梧州543000)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的状态,是急诊工作者经常要面对的重要的临床课题。长期以来,肾上腺素是最重要的心肺复苏药物,作为首选的抢救用药。但肾上腺素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和心律失常发生率。近期的心肺复苏指南指出,血管加压素可以作为肾上腺素的替代用药,可能具有较大前景的复苏药物。为此,本文序贯应用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观察心肺复苏治疗疗效。垂体后叶素是脑神经垂体后叶的水溶性成分,含有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本研究中代替提纯的血管加压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急诊科自2006年3月~2012年3月院前及急诊科内成人心脏骤停患者。排除标准:明显心脏骤停时间较长,超过20 min以上;年龄大于75岁;各种疾病终末期患者;从复苏开始超过5 min以上进行的气管插管机械/人工呼吸气囊通气;患者家属不同意进行气管插管或有心肺复苏禁忌证。符合标准者共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17)岁。其中心源性猝死41例,脑血管病11例,农药中毒3例,电击伤2例,其他3例。

1.2 方法: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两组在复苏前心脏骤停时间、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病因、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按照近期的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常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监测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抗心律失常治疗(电除颤和/或药物)、抗休克、内环境及各脏器功能维护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滴注,每3分钟重复,连续给药3次,随后每5分钟给予肾上腺素3~5 mg。治疗组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滴注,3分钟后重复1次;第6分钟给予垂体后叶素40 U静脉滴注,10分钟后可重复1次。

1.3 疗效判断标准:①自主循环恢复:出现规则的自主心律且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3 kPa),并维持30 min以上;②终止复苏标准:经心肺复苏及相关药物抢救治疗30 min后无自主心率出现。

1.4 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自主循环恢复情况

3 讨论

肾上腺素是经典的心肺复苏药物,它的药理作用很广泛,可同时非选择性的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兴奋α-受体,可以提高动脉张力,防止动脉萎陷,使外周血管收缩,增加全身循环阻力,降低动脉血管容量,增升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心脑血液供应[1];激动β-受体,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肾上腺素还可以提高心脏的自律性,这会让心室纤颤更易获得除颤成功。然而,肾上腺素会明显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心内膜下血流,加重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等。同时,酸中毒时,肾上腺素对缩血管反应差。另外,较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会增加自主循环的恢复成功率,但也会引起心肌的强直性收缩,状似“石头心”。研发、寻找更理想的复苏药物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一种神经肽,是一种强效的非肾上腺素能外周血管收缩药,其半衰期为10~20 min,血浆渗透压增加或血容量减少可刺激相应受体,使其释放入血,产生生理性的抗利尿作用。血管加压素主要兴奋V1、V2和Oxytoxin受体。V1受体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收缩;V2受体存在于在肾集合小管,产生抗利尿作用,引起水钠潴留;Oxytoxin受体主要在脐静脉、主动脉、肺动脉,兴奋时血管扩张。血管加压素可以直接激动V1受体,使外周皮肤、骨骼肌、小肠及脂肪组织等非重要脏器血管强烈收缩,而对冠状动脉及肾血管作用轻微,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这种全身血液重新分布,加强了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及复苏后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稳定。但血管加压素的缩血管效应只有在机体内浓度远高于抗利尿的生理作用时才起效。加压素还能增加室颤的频率,提高电除颤的成功率;促进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进而皮质醇分泌增多,这与成功除颤及自主循环恢复密切相关。此外,血管加压素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不受酸血症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复苏成功患者的血浆内源性血管加压素水平明显高于复苏失败患者,提示心肺复苏期间给予血管加压素可能会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另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对室颤和无脉性电活动患者中,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两组治疗比较,出入院生存率相当;在心脏骤停患者中血管加压素优于肾上腺素[2]。这表明,不同的心脏骤停类型对血管加压素的治疗效应有所不同。2005年及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均指出,对于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的心脏停搏患者使用血管加压素40 U可以作为替代首剂或第2次剂量的肾上腺素。

在本研究中,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肾上腺素与垂体后叶素序贯应用可以提高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然而,影响心肺复苏是否成功的因素较多,如心肺复苏、电除颤和高级生命支持等开始的时间、患者的年齡和基础疾病等。所以,在抢救心肺复苏时,应争分夺秒,综合治疗,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及康复出院率。

[1] 沈华,张铮.心肺复苏药物研究新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08,9(1):63.

[2] Wenzel V,Krismer AC,Amtz HR,et al.A comparison of vasopressin and epinephrine for out-of-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J].N Engl J Med,2004,350(1):105.

猜你喜欢

加压素后叶素垂体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多喝水也能防治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浆尾加压素Ⅱ检测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