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用房科学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3-01-31王一柏张士杰李玉红张永祥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3期
关键词:用房公用房屋

王一柏 张士杰 王 晶 李玉红 张永祥

北京工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北京 100124

高校房屋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学校总资产量的首位,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校公用房按其使用性质和功能大致可分为行政办公用房、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公共服务体系用房、后勤保障用房以及经营性用房等。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公用房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因此普遍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是供不应求;二是分配布局不合理,导致公用房使用状况相对紧张,难以满足学校整体需求。

公用房管理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日益得到各级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在当前高校公用房还不能充分满足学校正常办学需要的状况下,研究如何完善公用房管理体系,科学、合理、高效地配置使用公用房,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公用房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公用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国内多数高校公用房延续学校配给各单位无偿使用的做法,这种管理体制造成公用房管理和使用之间的脱节,房屋分配后缺乏约束机制,房管部门无法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要予以合理调配。一方面,学校房屋越建越多,绝对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有些单位教学、科研任务不足但占用了较多的房屋建筑物;而有些单位教学、科研任务重,却没有足够的房屋建筑物供其使用,形成了单位之间公用房占有量和利用率不均衡的现象。同时还存在房屋非法占用情况:个别教师占用1间或多间科研实验室独自使用,而学生无实验用房;部分教师科研项目完成后,仍占据实验用房;个别教职工离退休后,原使用的办公房屋未退还原单位,成为个人存放物品的仓库等[10]。

1.2 公用房管理机构不统一,体系不完备

目前我国各高校公用房管理机构也不尽相同,公用房因使用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分别由资产管理部门、基建部门、实验室管理部门、科技部门、产业部门、后勤部门等管理,各部门又有各自的分管校领导,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令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无所适从,导致公用房使用效率不高。

1.3 对土地的利用缺乏科学规划,部分房屋仍属账外资产

有些高校存在私搭乱建现象,给学校的发展、治安和环境卫生带来诸多不便;有些高校部分土地和周边单位的界线不明,给高校土地的安全利用带来隐患;部分房屋仍属账外资产,有不少房屋缺乏产权使用证,有的尚未办理过户,有的属违规建筑。

1.4 高校后勤及产业用房缺乏监管

由于高校房产由多个职能部门管理,长期以来造成后勤及产业用房缺乏监管的局面。有些部门将学校用房无偿提供给外单位使用;有的为获取局部利益,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将学校房屋私自出租;有些单位不征得职能部门的同意,私自建房。另外管理不到位,账、物管理分离,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约束机制。

1.5 高校的房屋建筑物存量不足,部分房龄过长

由于资金短缺,高校公用房不足,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学校教室、实验室、体育运动场地、学生住宿面积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同时一些建筑物年久失修,房屋严重老化。

2 加强高校公用房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对学校的土地及房屋资产实施产权管理,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

加强与周边单位土地界线管理,应定期察看地界线,确保学校土地不被外单位占用。

明确学校产权界定、产权管理,抓紧解决房屋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尽快办理有关权证手续,达到账物相符、产权明晰。

落实管理职责。学校与使用人之间必须签订公用房使用协议,以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并针对不同类型用房制订相应实施细则,明确使用人的条件和义务,使双方自觉履行协议的各项条款。

2.2 全面清查,摸清家底

高校公用房管理部门应以资产清查为契机,全方位跟踪公用房使用情况,对房屋建筑物一一核对,清查各使用单位公用房类别、楼层、地点和面积,统计用房状况,为后续公用房定额核算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将所有房屋建筑物用CAD软件绘图,形成图册。

清查过程中,学校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违规建筑的管理,一旦临时建筑与上级规定以及学校规划相冲突时,临时建筑要无条件拆除。

2.3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学校公用房建设审批、验收管理、分配使用等各项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整可行的房屋管理、分配、使用制度,从而明确学校管理部门对房屋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力和责任,同时用房单位也应加强自我约束。

2.4 建立公用房定额核算及有偿使用机制

对用房单位进行定额核算、有偿使用的机制,能有效提高房产资源的利用率。核算和收费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只面向学院进行核算和分配,各单位根据学校的核算办法制订符合本单位的具体措施。实行房屋核算可以改变以往教学科研用房管理混乱的局面,真正发挥资产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作用,实现公用房的合理配置和动态使用,提高房屋使用效率,使公用房管理更为科学规范。

我校目前对教学单位即学院进行了公用房定额核算,教学单位公用房大致可分为行政办公用房、实验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学生论文用房、图书及资料室等。具体做法是以全校各学院现有公用房为核算基础,根据学校人事部门提供的岗位、人数、编制、行政级别情况;教务部门提供的在校计划内本、专科学生人数,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设置情况以及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研究生院提供的计划内硕士、博士学生人数;科研部门提供的横、纵向科研课题到校经费以及重点实验室名单;各单位填报并经实地考察的大型仪器设备占地面积等因素,分别制定了对教学单位各类用房的配置标准和计算公式。

2.5 对新建公用房、闲置房、周转房实行动态规划配置

目前很多高校对新建公用房、闲置房、周转房缺乏行之有效的调控,导致“进房容易出房难”,因此分房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环节。

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对用房单位现有房产的彻底清查,再经过对房屋资源进行定额核算、论证,最终达到统筹配置,合理利用资源的效果;对于因教学、科研发展等原因出现的闲置房、周转房,也应按照定额核算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2.6 建立公用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公用房的动态管理

建立公用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对房屋构筑物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及时反馈、高效处理,使房屋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间达到信息对称,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各级管理者随时掌握房屋资产的动态变化,这是管理决策和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

通过公用房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公用房管理工作水平,达到动态精细管理的目的。

2.7 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及综合素质

公用房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过去管理钥匙、分房开门、收房关门的层面,而是需要善于学习,懂管理、重服务的专业化复合型人员进行管理工作。

应坚持对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开展规章制度、专业知识、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基本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并进行公用房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培训,对房屋管理资料搜集、信息采集;不同校区、不同单位、不同使用条件下房屋的查询、统计、汇总等操作进行定期培训,达到熟练运用。

3 结束语

高校公用房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房屋的建设、验收、分配、使用、调配等各个环节,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使公用房管理更加系统、科学和规范,有利于公用房使用中进行自我约束,最终达到统筹调节、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1]林健荣,孔琴,郑鹏,林健荣,孔琴,郑鹏.高校房屋构筑物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2009(5):12-13.

[2]韩红江.对高校公用房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石油教育,2010(4):74-76.

[3]朱英锁,胡源申.高校房屋建筑物及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研究[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1-73.

[4]姜志才.高校公房管理改革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2):160-161.

[5]孙品阳.高校房屋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05(2):28-29.

[6]李刚,赵曦,王艳鸱,李秀荣,关术勇.高校公用房管理模式优化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2):155-156.

[7]夏永仁,石龙赴.如何建立一套符合高校房产管理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管理软件[J].科技信息,2008(13):43,61.

[7]罗新茂,贺新华,杨华,娄四平,赵学群.对高校房产管理中有关问题的探索[J].福建高教研究,2005(2):28-29.

[8]程国倩.高校公共用房管理方式探讨[J].城乡建设,2009(4):65-66.

[9]景冰.高校房产管理改革刍议[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7(1):33-35.

[10]傅佩玉.高校公房实行定额配置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4):127-129.

猜你喜欢

用房公用房屋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新经济视角下高校公有用房管理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
房屋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一个公用品牌的养成——横山羊肉是咋样“吃香”的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公用电梯自动取消停靠装置初步设计
医生私车公用撞伤人 医院担责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
“私车公用”打错“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