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匮乏的经济学分析

2013-01-31祝小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轮岗医学教育医学

王 浩,祝小琳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

我国农民就医难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我国农村医学高等人才严重匮乏,但是其根源,可以从资源稀缺性、成本与收益、收入分配等经济学角度进行探悉。

一、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队伍现状

(一)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就业难的现实。

根据共青团中央和北京大学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2006年,在众多的学科门类中,医学专业就业率最低,仅为31.01%[1]。造成医学人才就业难可以归结为以下原因:

1.高校扩招。1999年以后高校扩招,医学专业学生以大致20%-30%的速度递增[2],由于招生市场与就业市场没有很好的衔接,至使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艰难。

2.就业岗位要求提高。现有医疗机构普遍认为,医生数量趋于饱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质量。所以,提高门槛是很多大医院的用人取向,全国基本一致。

3.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地域、福利待遇、发展机遇等,因此愿意选择到区位条件好的大医院就职,或者继续考研、出国,以增加自己竞争的筹码或延缓就业时间。

(二)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匮乏的现实。

我国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可以用“非常匮乏”来形容。资料显示:2011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百分比为39.5%,小于平均值。从业人员中中专学历所占比重较大,本科以上学历较低,几乎为零[3]。而我国每年普通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招生、在校及毕业学生的比例都在50%左右[4],如果城市和乡村能按均衡的比例分配,则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不至于如此匮乏。

二、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匮乏的经济学分析

(一)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家韦伯斯特将稀缺定义为“商品与需求相比在数量上的不足”[5]。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相对于我国居民需求来说,医学高等教育人才的供给同世界水平相比,本来就略显逊色,对于农村来说,更显稀缺。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是医学高等教育人才稀缺性与资源有效配置矛盾的体现。

(二)城乡收入分配的差异。

医生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工资收入+药品回扣+红包,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城市医生的收入主要以后两部分为主,而乡村医生则主要以工资收入为主,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北京市乡村医生平均收入为 1501.07元/月[6],而城市医生的平均收入为5597元/月[7],其他省份情况也都大同小异。

(三)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在考虑就业去向时,对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是人的本能反应。尤其是医学专业具有高经济投入和高时间投入的特点。

粗略计算一下一名大学生完成五年制医学高等教育的投入,仅学费和生活费两项,至毕业时约为7万元,现实情况比这个数字更高。再看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的产出:大多数医学专业学生刚毕业时的工资收入一般为1000多元[8]。

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加上城乡收入的差异,造成了医生“择城而栖”的状况。

三、解决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匮乏的对策

(一)医生“轮岗制”。

受教师行业“轮岗制”启发,建议实行医生“轮岗制”,即每个城市医生和大医院医生,在晋升“主任医师”之前,都必须有到农村服务的医疗经历,之所以有“主任医师”这样的限制条件,是为了确保服务农村的质量。如果医生没有到农村的“轮岗经历”,就不能提职晋级,而且为了使医生在服务农村时安心工作,“轮岗”时间不宜太短,在服务期满回原单位工作时,应由当地居民对其工作业绩进行无记名测评,如果不合格,则提职晋级会受到影响。

(二)“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模式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经验,而且这一培养模式也已经开始在我国部分医科大学开始实施。美国的“订单式”培养模式通过“医生短缺地区计划、乡村医生协助计划和乡村医学教育计划”有效地解决了美国乡村医生短缺的问题[9],值得我们借鉴。

(三)城乡医疗机构“联姻”。

“联姻”这一模式在很多行业、很多情境下都有过成熟案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后灾区的重建工作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通过城市医院与农村医院的联姻,共享医学资源,可以缓解农村医疗人才匮乏的压力。

目前,我国城乡医院技术协作对口援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昌图县、石首市等级别的城市已经开始落实,只是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希望这一举措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推广,以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四)加强医学人才的德育教育。

医学专业学生在择业时之所以不愿意到偏远山区和农村,其根源是价值观的问题,在思想意识形态里缺少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把金钱放在首位。因此,对医学人才进行德育教育与其专业技术教育同等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要超过专业技术教育。

(五)高福利保障。

作为医生,其基本身份是人,需要生存,因此,在要求其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应对其提供必要的激励措施,尤其是对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医学人才。

澳大利亚政府对乡村医生采取了许多激励政策,对服务农村的医生给予高额的薪金激励和培训激励[10]。如果我国也能给予类似的福利保障,相信会有更多的医生投入到农村医疗队伍中来。

(六)农村医生的继续教育。

对现有农村医疗队伍的继续教育是壮大农村医学人才的捷径。农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依托医学院,对农村在职医生采取定向招生方式,采取成人教育脱产和半脱产、业余培训等多种培养途径,让他们能顺利取得执业及助理医师资格的认定,并使学历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另一种形式是依托大城市技术实力较强的医院,在不同科室学习,多接触病例,通过实践环节进行继续教育。

(七)制度保障。

以上建议虽然可以缓解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匮乏的压力,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都只能是一句空谈,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医疗人才队伍的现状,必须在制度上予以支持。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公民道德水平所处阶段,壮大农村医学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应以国家强制政策为主,同时辅以各种激励措施。

[1]徐啸寒,宋效忠.医学毕业生为何就业难[N].楚天都市报,2007,2.13.

[2]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2011年医学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对策[DB].http:www.med.39.net,2011,4.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129.

[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5-66.

[5]李 珲,丁 刚.公务员职位的稀缺性与人力资源配置[J].行政论坛,2005(4):58-70.

[6]李 珑,王晓燕,王辰等.改善乡村医生收入不满意现状的有效措施探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11):1-4.

[7]网上工资实时查询系统.北京医生工资收入[DB].北京人才网,2012.12.20.

[8]张莉莉.2010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趋势[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7):42-43.

[9]周海燕.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114-115.

[10]张俊权,裴丽昆.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带来的启示[N].医药经济报,2006,8.07.

猜你喜欢

轮岗医学教育医学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