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导向式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13-01-3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导向计算机软件

宋 丽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1

高职教育[1]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构成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后者是培养研究型的科技创新人才,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直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基于高职的教育特点和理念,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所有科系必选的一门应用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希望高职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强,能够更好地快速适应其专业岗位。因此,构建什么样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话题。

1 项目导向式教学

项目导向[2]是以项目为向导,完成项目为目的,项目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始终。项目导向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形式,将项目导向引入教学中,实现了真正的理论联系实践,改变常规的传统授课方式,以“项目为主线,教师做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授课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关于项目导向式教学的概念,弗瑞[3]的定义是:“在项目导向式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工作,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如装置、仪器、文件、演出等)。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因此,项目导向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4],即以项目为主线,通过项目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是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教学方式。

所以,项目导向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实际项目中运用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项目导向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变得非常重要,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是高职类院校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一条非常好的学习途径。

2 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导向式教学实践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所有专业的通用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其中主要包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内容。计算机硬件方面,培养学生识别计算机基本硬件,能够独立组装一台普通计算机。计算机软件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软件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安装常用的操作系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

鉴于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要求,实施项目导向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由此,在计算机基础的实际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项目设计:

2.1 项目模块的划分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3个大项目。

2.1.1 组装个人电脑

项目结束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组装机器。

2.1.2 安装常用操作系统

以Win7为例。项目结束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安装个人电脑常用的操作系统Win7。

2.1.3 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

以Office2007为例。此项目需要继续划分为3个子项目,其中,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数据统计软件,Powerpoint分别构成一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软件,并能完成相关的软件实例。

2.2 项目的具体实施

以熟练掌握办公软件Office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子项目为例。本着实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真正合适的项目。

2.2.1 项目制定

根据工作实践中对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需求,并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的原则确定此软件的项目,例如完成一版校报的编辑和排版,此阶段具体阐述本项目的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对项目和任务有整体的了解。

2.2.2 项目人员分组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动手能力的优劣,对学生合理分组,每组3~4人,其中组长一名,组长起到项目经理的作用,根据组员的能力差别分配相应的任务。

2.2.3 项目分析

项目的主要任务确定后,在项目实施前,首先分析项目,围绕项目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出发,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完成本项目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做统一讲解,明确完成本项目的任务应该掌握和达到的相关技能要求,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此环节中,可以跟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对不清楚的知识点提问,也可以就自己理解的内容提出项目实施总体方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订项目计划。

2.2.4 项目具体实现

项目分析结束后,各个小组由组长牵头自行讨论本组的项目执行计划[4],并就计划分配任务,确定任务后,开始分头实现相应的任务。项目实现过程中,鼓励小组成员遇到问题积极讨论,体验和享受战胜困难的乐趣,并且项目人员在保证自己任务进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帮助其他成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能动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团队合作中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2.2.5 教师辅助

项目任务初始时,需要教师对项目的整体任务做统一讲解,特别是任务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实施中,教师根据各个项目组的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相应的指导和巡视,以保证项目进度和帮助解决各项目组出现的问题,如发现多项目组的共性问题,需要做统一讲解和分析。

2.2.6 项目结束

各组按要求完成项目后,需要对本组整个任务完成过程做全面总结,组员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讨论项目的优缺点。让每个项目组组长做代表进行效果展示,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效果展示中,可讲解本组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此项目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如果项目还需继续完善,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更新。这样,通过每个项目组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2.3 项目总结

首先,项目设计[5]必须是实用性强的项目,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注重项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次,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能动性直接决定项目导向式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让学生真正感受体会企业的工作氛围。另外,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每个项目组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要求教师最好是双师型教师,在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

3 结束语

经过反复的实践论证,从可借鉴的几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中发现,项目导向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效果显著。以此构建的课程内容体系[5],使基础课程的教学实现了项目导向,教学主线清晰,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日渐明确,从而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了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系统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基于项目导向式的教学,包含了教师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同时,有效地实践了高等职业教育中以技能实践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更好地实现了教学和工作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1] 王冀生.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10.

[2] 吴献文.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42-44.

[3] 张志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联合运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4-116.

[4] 蔡绍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大学计算机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刘诣.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导向计算机软件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禅宗软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软件对对碰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