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2013-01-31蔡双虎鲁义善简纪常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实验课理论课水产

蔡双虎 鲁义善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当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不断涌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渔业发展出现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象,水产养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向,要使我国渔业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渔业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近些年许多高等院校开始设置水产养殖专业,给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是水产养殖教学体系众多环节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该环节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水产养殖学科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目前我校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以我校水产养殖专业开设的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的教学为案例,系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1 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校水产养殖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理论课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水产养殖一直居世界首位,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养殖环境的严重恶化,加上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只重产量忽视质量的养殖思想,导致水产动物病害频繁暴发,严重阻挠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及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水产动物病原被诊断和确认[2]。同时,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不被了解的疾病也逐渐明朗。所以水产动物疾病学是一门理论知识更新很快的课程,如果想跟上国内外研究前沿,必须时刻学习及阅读相关文献及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由于需要掌握的内容多,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带来学生难以理解消化和记笔记困难等弊端,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主动学习和记忆,而且许多过时的技术和内容在教师不了解最新科技动态的情况下被传授给了学生[3]。

1.2 实验课开设不足

水产动物疾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细心观察和实践操作是其最基本的研究和学习方法,所以,该课程教学宜采用以实验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我们多年的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实验课的实施程度对学生学好该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水产动物疾病的病原等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普遍感到空洞,难以记忆,学过后不久就会遗忘。多看、多动手、多实践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因此增加实验内容是增强学生对病害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好途径[4]。我校开设的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也存在偏重于理论课,而对实验课的教学不十分重视,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目前本学科发展的状况,最突出的表现在实验课偏少,对危害大流行广泛呈现爆发性的微生物疾病方面的实验内容缺乏。造成该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本课程许多实验花钱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前期实验准备工作、操作步骤烦琐,从而使得师资力量不够。有关寄生虫形态学等方面的观察实验,需要有实验用的患病动物标本和病原玻片标本,但目前全国尚无专门从事水产动物疾病实验标本制作的单位,我们想通过购买途径充实实验材料十分困难,因此,需自己长期搜集和积累后进行标本制作,才能满足实验课实验材料的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实验材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至少需要几年,而我校没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实验材料的积累更为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从而造成实验课开设不足。

1.3 课程实习流于形式

课程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但与课堂教学相比较,课程实习中学生所处环境陌生,一般实习条件差强人意,另外,实习过程不可控因素比较多,而且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技能。因此,实习前应对课程实习内容、步骤、措施和要求作出周密的安排,并对参加课程实习的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和宣传,以便帮助学生端正在实习过程中的态度,明确实习的目的,了解实习中的各种要求。但我校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实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课程实习流于形式。第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课程实习重视度不够,部分学生对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需在课堂学好理论知识并在实验课上练习实践即可,没有认识到课程实习是一个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好机会,而把它当成了放松休闲的大好时机[5]。第二个原因是本校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实习的时间安排在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前最后2周,导致很多准备考硕士研究生及急着找工作的学生消极应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认真动手,得过且过,一有机会就躲在宿舍看书或外出找工作面试。由于指导教师校内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对学生的课程实习实行全程“蹲点式”的指导和监督,导致一些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 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改革措施

针对我校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以便对以后教学进行优化。

2.1 理论课内容应与时俱进

任课教师应每年对教案进行更新,在编写当年教案时大量查阅国内外最新的专业信息知识,并淘汰已证明是错误或过时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方法,尽量将国内外水产动物疾病发展的最新进展及时引入理论课教学中。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灌输国内外有关水产动物疾病的最新信息,在让学生获取最新知识的同时满足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好奇心。如授课教师在讲授小瓜虫病时,可以介绍广东省沿海近年养殖红笛鲷、军曹鱼过程中小瓜虫病的猖獗,许多网箱因为小瓜虫病的爆发而导致养殖的鱼全部死亡,这样会加深家住沿海的学生的体会,激起大家的共鸣和热烈讨论;在讲授病原的检测技术时增加现在国际上流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等简单且灵敏度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病害的最新技术和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

2.2 增设创新型及综合型实验

针对我校在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实验中以基础实验为主的问题,笔者建议在实验课中增设创新型及综合型实验。如目前细菌性疾病是造成水产动物高死亡率而导致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课程开展的细菌分离实验仅仅是取患病水产动物病灶进行镜检,观察病鱼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缺乏后续对患病水产动物进行致病菌分离和人工感染等耗时耗力的创新型实验。而这些后续的实验可正确、快速确定疾病是否是由细菌引起,所以在实验课中应设法增补细菌性疾病病原分离和人工感染的大实验,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细菌性疾病发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掌握其发病规律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后续处理工作。在这些后续的创新型实验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动手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综合型实验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实验应在传统的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其他课程的知识进一步拓展实践和分析[6]。如水环境因子对病害的影响实验,其中综合了水化学和水产动物疾病学的知识;水产动物用疫苗制备技术实验综合了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及水产动物疾病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这种综合型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各类水产动物疾病的特征、发病原因及用药方法,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3 提高课程实习效果

首先,我校课程实习时间应作出调整,最好能将课程实习时间调整到三年级上学期5月份的第3周和第4周,这个时间段广东周边海水及淡水养殖场的病害发生率均是全年中最高的,这样学生在课程实习过程中能观察到许多不同类型的病害,如海水鱼的小瓜虫病、弧菌病,淡水鱼的草鱼出血病、坚鳞病等水产中典型的疾病。其次,实习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监管是否到位,是决定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实习过程中,应采取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工作人员共同管理学生的措施。学院及学校督导小组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监督学生实习情况、指导教师工作情况及实习基地的配合情况等[7]。应要求实习基地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商讨后给每个学生预先安排具体实习内容,制定考核出勤情况和评价实习效果,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并对典型病害案例进行总结。让学生大量分离鉴定病原、记录水产动物病理组织及病原切片,为本门课程实验积累丰富的材料。

3 结束语

将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划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及课程实习三大模块是非常合理的,这样的设置可以解决本门课程知识点多而学时少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对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理论课内容与时俱进,使学生尽可能了解国内外有关水产动物疾病的最新动态;增加创新型及综合型实验模块的比例,从而提高课程实习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增加学生从网络,课堂外获得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学,使得本门课程的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1] 段彪,陈建,向枭.水产专业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82-184.

[2] 张伟妮,林旋.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2)∶100-102.

[3] 周永灿.优化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132(6)∶49-50.

[4] 陆宏达,张庆华.改革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0(6)∶63-64.

[5] 邹社校.水产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4)∶93-95.

[6] 刘焕亮,王吉桥,赵兴文.水产养殖学专业生产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156(6)∶69-71.

[7] 赵文,蒲红宇.通过生产实习实现水产养殖学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型转变[J].中国农业教育,2008,15(4)∶3-5.

[8] 陆宏达,张庆华,杨先乐.改革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1(6)∶63-64.

猜你喜欢

实验课理论课水产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有趣的实验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