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专业认知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影音集成

2013-01-31崔有为王淑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入学新生

崔有为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 100124

基于大学新生开展的专业认知教育是专业学习的起点,是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学生做好专业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和专业成长成才的发展路径,从而使新生了解和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存在新生盲目转专业的现象,专业人才的隐形流失严重。这种现象折射出专业认知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教育者指出了专业认知教育对新生专业成才的深刻影响,强调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完成角色转变,建立专业理想,进行专业成才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如何提高入学教育质量完成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界名校都很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和专业认知教育。例如:哈佛大学针对新生入学教育设计了完整的新生适应性训练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学习方法、实践能力、时间管理、团队合作和专业学习等诸多方面。新生必须修满入学教育课程学分才能获得后续学习的资格。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的专业认知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专业认知课程化,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采用具有导向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新生的专业认知质量。针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际,基于专业认知课程化进行了初步尝试,重点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认知课程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 专业认知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3个学科方向。多年来,环境工程专业认知教育一直沿袭聘请3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做专业报告和参观专业实验室的模式。从教学现状看,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专业认知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建立专业思想,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虽然专业认知没有具体规定课程内容,但是从教学目标上看,应该包含专业背景和特色介绍、学科地位和应用领域、学习和课程规划、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就业前景等。这样的内容体系基本上回答了学生在校期间各个年级可能涉及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专业,并作出自己的专业学习规划。此外,系统的专业认知内容符合新生的认知特点,能满足其认知需求。然而,目前采用的专家讲座注重各自方向的特色,缺少全面系统的专业介绍。在内容选择上没有统一连贯的体系,新生很难在跳跃的介绍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建立正确的和全面的专业认知。

1.2 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和吸引力

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新生认知发展特点的需求。以学术报告和实验室参观作为课程教学的手段相对单调。学科方向负责人在报告中多以科研为主要内容,缺少具体和感性的指导。而新生对专业的理解和思考相对较少,对专业报告理解有限。为此,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现在课程改革遇到的突出问题。

1.3 互动不足,学习主体需求和教学内容脱节

目前的环境工程专业认知教育是以专业介绍为导向的。随着现在就业问题的日益凸显,很多新生更加关注未来的就业。环境工程的专业认知教育应让新生具有一定的就业紧迫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新生关注就业做好准备。因此,专业认知教育应加强和学生互动,了解新生的真正需求,实现真正的教育服务功能。

2 专业认知体系建设与呈现方式

立足专业认知教育存在的问题,整合优势资源,以新生的专业认知规律进行再叙述和提炼,改革后的环境工程专业认知课程内容包括:专业发展沿革与应用领域、专业特色与师资、优秀毕业生访谈、专业规划和学长经验交流5个模块。这5个模块涵盖了专业背景、专业特色、地位作用、应用领域、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就业前景等诸多层面内容,满足新生的认知需求。精选5个模块的内容,精心后期制作,完成五个篇章的重点介绍和逻辑整理,并以影音集成的方式呈现。专业认知视频在课程教学前播放,让新生从整体和大处着眼了解专业。然后,在后继的课程中细致完成各个模块的教学。

2.1 专业认知体系的特色

环境工程专业认知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充分认识现有课程的优势和不足,构建立体化的专业认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优选导论性的专业内容作为课程内容;在保留专业学术带头人做讲座的基础上,聘请环境工程领域著名的校外专家针对大一新生的认知特点做前瞻性讲座;实现和优秀毕业生零距离接触,以毕业生的切身经历引导大一学生的职业规划;在实验室内开展高年级优秀学生、研究生和大一新生的互动接触,从而实现个性教育和引导。教学体系的构建突出4个特点:(1)启迪性,在教育的内容上选择学生在人生的新起点、新转折点上所急需的新知识;(2)前导性,在教育的视野上引导新生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启发他们的职业发展意识;(3)展示性,在教育活动的安排上能反映学科的科学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特色、师生治学精神、学科建设成就、校友杰出表现等情况;(4)交互性,在教育的角色上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新生的双向交流。

2.2 学科专家讲座视频资料的录制和整理

隐性教育对学生专业理想的树立具有较好地引导作用。为此,利用学科领域著名专家的个人魅力感染新生,激发其专业热情,促进其建立专业理想,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受到专家时间的限制这种教学手段很难实施。为了实现专家的隐性教育功能,基于专业教育建立校内外专家的视频资源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手段。对于具体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往届学生的毕业去向等介绍可由校内专家完成录制,让新生对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前沿问题则聘请校外本领域著名专家作系统的、完整的总结与前瞻性展望,鼓舞新生建立专业理想和热情。

2.3 优秀毕业生访谈的录制和整理

优秀毕业生的言传身教为新生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更能打动新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经历几乎相同的学习历程,毕业学长的经验总结对新生的指导更加具体和明确。他们的访谈真实地道出其对专业的理解,感悟和对专业学习的总结,在很大程度上为新生指明了方向,增强其专业信心。邀请各行业杰出的毕业生,结合自身行业与新生探讨专业发展,开展讲座或者沙龙,并用影像集成。对这些影像资料后期编辑整理,分成:大学学习篇、就业篇、大学生活篇、工作感悟篇等几个模块。优秀毕业生访谈视频每年都进行更新,为新生提供各领域的榜样库,增加亲和力,鼓舞新生对专业的热情。

2.4 专业认知影音集成与建设

继续收集优秀资源,并整合课程资源建设环境工程专业认知影音文件。影音文件的建设集中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进行凝练,以独立篇章的形式围绕专业认知教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在呈现方式上,注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强调剪辑方式的建设,使影音文件更具新颖性和吸引力。突破了原有单一讲座式教学的局限,能借助自身独立的多向沟通功能,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容纳更大信息量,适应教师和教学的需要。

3 改革的作用

针对环境工程认知教育的现状和危害,构建了形式灵活的专业认知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该课程体系资源进行整合并集成影音。改革的作用如下:

3.1 以完善的课程体系牢固新生的专业观

在深刻分析现有环境工程专业认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改革着力构建和完善新的课程体系。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和专业认知教育体现出课程的互动性,使新生充分了解专业,使专业认知教育更有效。

3.2 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为了避免专家讲座过于单调和专业化导致讲座信息和学生理解之间出现真空地带,在收集丰富的专业素材,并整合优秀课程资源后,依据新生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建设影音文件。由于该影音文件是基于新生认知规律的再整理,并且具有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呈现方式更具吸引力等优点,学生能更轻松地接受,并深刻理解。专业认知教育影音文件的建设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保证了学生更具兴趣地完成专业认知课程的学习。

3.3 建立正确的专业认知,合理规划职业,避免专业人才的隐形流失

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可以帮助新生了解专业,规划未来在校的学习内容,从而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建立有效的专业认知教育对于防止盲目的转专业现象,避免专业人才的隐形流失具有一定的意义。

[1] 黄倩,尹彤.浅议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1(1)∶ 80-81.

[2] 张玉敏. “大学精神”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延续途径[J].成人教育,2011(1)∶ 98-99.

[3] 林少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谈[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6)∶10-12.

[4] 房三虎,房文花,伍星.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新生入学教育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20-23.

[5] 贾国洁.再议高校新生入馆教育[J].医学信息,2010(3)∶590-593.

[6] 吴岚,于磊.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20.

[7] 戴卫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建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86-89.

[8] 林嵘,何妮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3)∶ 84-85.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入学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入学面试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