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网络新型教育“生态”

2013-01-31谢晓丹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1期
关键词:协作社交师生

文/谢晓丹

互动学习不仅仅在校园里发生,在开放互联网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化网络平台让全球性协作学习成为现实。

大学里的《思想道德修养》公共课程要上得精彩而吸引人,颇费一番功夫。然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的教师傅佩缮很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而且颇有成效。他在好看簿网站上分别发起了“我爱你—中国”和“让世界充满爱”这两个活动,要求学生们将自己编写的图片故事分别加入这两个活动。到提交作业截止时间,“我爱你—中国”活动共有196人参加,提交252个故事,1万多次点击;“让世界充满爱 ”活动有182人参加,提交208个故事,6000多次点击。

有业内人士评论到,基于Web2.0概念的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变革,影响着人们原有的思维和学习模式,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资源的建设模式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任意驰骋的时代,延续千年的传统教育方式在大学里已经迎来了变革的广阔前景,而社交网络在校园里的抢眼表现无疑让人看到一条色彩斑斓的康庄大道。

在社交网络里,师生们逐渐将现实生活中的信息转移到线上进行低成本管理,建立一个互动式的学习、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新天地”。“校园社交网络以校园实名制为基础,依托校园内固定社交关系,充分利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数据优势,整合学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信息资源,挖掘师生之间潜在的各种合作、交流社交关系,让师生能够便捷地在网络中建立起社交圈子,进行资料、知识等的分享,提高有效沟通的手段与能力,并通过与校外社交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与协作。”高教学会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说。

互动学习不仅仅在校园里发生,在开放互联网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化网络平台让全球性协作学习成为现实。正如CHANGE11的MOOC课程学习研究的主要推进者Stephen Downes所说的那样:任何人可以申请参与,大规模协作,分布在社会化网络中,无论新手何时参与,只要参与,都可以跟老手一起学习,参与者可以观摩各种学习行为,人群之间可以自由对话。

不少学校已经利用成熟的社交网络平台,结合学校用户的需求,构筑一个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的网上社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从2011年底开始使用微博服务,其粉丝大约覆盖了全校近1/3的师生。由于微博信息共享便捷迅速,北航图书馆的信息公告能迅速传递给广大的“粉丝”,使图书馆活动参与人数比以往增加不少,减少了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距离。“高校图书馆使用这种新的交流方式,既是对新技术的尝试,也与高校的环境有关系,而学生群体对于新事物接受很快,这是一种成熟技术按照高校图书馆的需要和相关业务整合发展出来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彭睿说。

也有一些学校投入了人力,物力建设校内的社区平台。无论是中山大学“5D空间”、浙江大学“启真空间”,还是重庆大学图书馆的SNS社区,国内高校都在“精耕细作”自己的校园社交网络,形成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师生参与互动,沉淀高校信息资源,校内外沟通顺畅的管理与服务环境,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团体活动等的开展。

“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优化了群体关系,提升了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将像黑板和粉笔一样融入日常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这个信息生态将愈来愈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应用为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学生生活等领域内的关键性业务深度无缝融合,促进流程与模式的优化,改革相关体制,改革传统模式与方法,创新信息时代的教育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胜泉表示。

猜你喜欢

协作社交师生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社交距离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协作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