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2013-01-30李康福梁红生凌红日广东医学院附属石龙博爱医院心内科广东东莞523325

吉林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房颤传导

李康福,梁红生,凌红日(广东医学院附属石龙博爱医院心内科,广东 东莞 523325)

在临床上,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老年性心律失常通常是指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发生的心律失常,对老年人的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通过给予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测,大大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诊断价值[1]。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给予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检出率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62~85岁,平均(72.4±3.4)岁。其中,48例患者为冠心病,29例患者为高血压病,9例患者为肺源性心脏病;另外,9例患者为冠心病并高血压,其余5例患者为心悸待查。

1.2 方法:给予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做好记录。连续检测23~24 h,同时,采用计算机将检测资料进行回放,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并且最终结果由专人分析,最后主治医生对诊断结果进行复核。除了给予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外,还给予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2]。

1.3 诊断标准: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参照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2]。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具体情况见表1,心内科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室性早搏为8.0%,房性早搏为15.0%,房颤为11.0%,房速为4.0%,室速为1.0%,房室传导阻滞为1.0%,室内传导阻滞为1.0%,窦性停搏及窦房传导阻滞为2.0%,室上速为8.0%。除了窦性停搏及窦房传导阻滞、房颤这两项外,其余各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老年心律失常与疾病的相关关系(例)

3 讨论

从本组的检测结果来看,除了窦性停搏及房颤外,其余各项的检出率,动态心电图均优于常规心电图,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常规心电图检测的记录时间较短,并不能记录到一过性心律失常,因此,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非常低。给予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后,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大大地提高了,因为动态心律失常能够对24 h内的心电图连续记录,并且还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能发现的阵发性、一过性或者短暂性心律失常;所以,动态心律失常为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3-4]。

在老年人中,心律失常是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及结构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病理变化,因此,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上升[5]。

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房性早搏患者共有91例,比例为91.0%,在心律失常中的发生率最高,这充分说明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症状为房性早搏,尤其是器质性心脏病老年患者中,这项症状的发生率更明显,主要是心脏病患者的心房肌出现退行性变,并且心房容积增大,导致患者发生房性早搏。另外,房性早搏还与患者心肌应激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及不应期等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而变化的因素有关,而且心肌缺血、冠心病、脂肪浸润、心房肌纤维化及心率高等也会导致老年患者发生房性早搏。

另外,本组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2.0%,房颤发生的先兆为频发房性早搏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房颤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从本组房颤发生率来看,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的心房顺应减低及心脏解剖变化,出现炎性反应,再加上压力增高等症状,导致患者发生房颤。一般来说,房颤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但是,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加快,就会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变化,并可能引发脑血管栓塞。

室性早搏的发生率较高,为80.0%,该症状大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因为老年患者的心脏发生退行性变,再加上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影响,使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在临床上,偶发的单源性室性早搏对患者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发生频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室颤。所以,在心电图检查中,提示患者的Q-T间期延长,或者由于患者出现心肌坏死、缺血及低钾血症等原因导致的室性早搏,即使发作不频繁,也有可能是室速甚至是室颤的先兆,要加以关注,避免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

另外,本组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8.0%;而窦性停搏及窦房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3.0%;传导阻滞的发生可能与老年患者的心肌淀粉样变性及褐色萎缩有关,这些症状的加重均有可能导致发生传导阻滞,另外,束支传导系统老化变性及冠状动脉硬化均会导致发生传导阻滞。

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检出患者的各种心律失常,除了能够准确记录患者静息时的改变,还能够准确记录患者活动时的改变,对于心律失常危险性的评估及临床诊治,能够提供有效科学的参考依据,尽早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使老年猝死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1] 瞿琼华.689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4(2):163.

[2] 谢富兰.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3(2):178.

[3] 杨浩军,杜万红,刘小阳,等.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点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82.

[4] 汪天美.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9,11(21):146.

[5] 郭继鸿.老年性心律失常[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9(1):58.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房颤传导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神奇的骨传导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房性早搏未下传偶遇室性早搏
受阻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同时出现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