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桥经济”“高铁经济”与“上虞机遇”

2013-01-30顾利民

浙江经济 2013年19期
关键词:上虞大桥高铁

文/顾利民

“大桥经济”“高铁经济”与“上虞机遇”

文/顾利民

2013年,在上虞历史上注定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年份,上虞迎来两大千载难逢的盛事:嘉绍跨江大桥和杭甬高铁的建成,上虞同时迈入“大桥经济”和“高铁经济”时代。双重叠加的重大机遇,是一个县域经济所罕见的;双重叠加所释放的效应与能量,对上虞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一是提升上虞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嘉绍跨江大桥的建设大大缩短了杭州湾两岸的时空距离,使上虞的交通区位条件明显改变,不仅从上虞到上海的时间缩短了近一个小时,到上海的车程缩短至一个半小时,与大上海的“同城效应”更加明显,同时,既吸引上海、苏州等车流的南下,又吸引金华、台州、福建等车流的北上,使上虞真正成为网络节点城市。而高铁的建成通车,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健全,这将加速上虞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现代综合性交通枢纽的进程。上虞己进入新的区域联动时代,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将发挥桥头堡式新经济增长极和现代物流中心的作用,并由此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

二是促进大上海“都市文化”“都市精神”与“上虞精神”的深度融合。上海城市精神塑造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这种价值观和集体意识不但引领着上海的发展方向,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才和跨国公司汇聚到上海,吸引全球商界翘楚的总部落户上海。“上虞精神”的内核是“崇孝守信,务实创新”,这也是上虞人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文化自觉。由于上虞与大上海的相对时空距离的大大缩短,相互联系接触的频率将日益加强,上虞在更深地融入上海都市圈经济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有了在弘扬“上虞精神”的同时,与大上海都市精神更深融合的机遇和条件,特别是大上海“海纳百川”所体现的开放和包容将对上虞人的文化追寻产生深刻影响。

三是接受大上海各类生产要素的流转和辐射。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商务环境规范,城市开放度高,国内外资本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信息资源丰富,技术实力雄厚。上虞具备了与大上海的“同城效应”后,可以有效纳入上海的市场体系,近距离地接受上海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外溢。上海的资本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物流通过大桥和高铁,使上虞在时空上有承接和吸纳的便利优势。同时,上虞有作为正在争取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杭州湾工业园区,有省级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正在启动的省级曹娥江旅游度假区,有广阔的滩涂所具备的发展空间,有生态资源优越的虞南山区,有配套基础扎实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日益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特有的“上虞经济基因”为上虞与上海的经济联姻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四是推进上虞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上海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的过程中,急需就近寻求配套产业基地,从各方面经济资源评估,上虞是理想的投资和合作之地。上海在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和提高“亩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将一些比较先进的制造业分离投放到与上海便捷的周边地位,上虞又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地。特别是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以其良好的基础配套和和谐的环境建设,以其上虞现代工业中心的主阵地、上虞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接轨大上海的主平台,将优先赢得上海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的青睐,并作为上海开发区分园、分区建设的主要承接地。同时,园区自身的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内在价值得以提升,土地资源、发展空间等基础优势也从潜性转向显性,园区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也随之提高。

五是推动上虞“都市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借助大桥和高铁两大交通大动脉所创造的便利条件,如果能够争取5%的上海人和以上海为旅游目的地途中转道上虞的国内外游客来上虞休闲观光,就可带来超千万的游量。关键是打造富有上虞特色能吸引和满足都市人需要的旅游产品。上虞“四季仙果之旅”是一种利用水果资源、山水田园风光、农村自然原生态和人文资源,较好地契合了都市人体验乡野风光、寻求田园情味、回归自然怀抱的审美需要。对上虞来说,把它作为吸引长三角特别是大上海游客休闲旅游的主打产品并深化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广度恰逢其时。同时,大桥和高铁的建成也为以虞舜文化、梁祝文化、孝女文化、春晖文化、东山文化等为载体的旅游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嘉绍跨江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以其雄伟之势巍然屹立在辽阔的杭州湾上,其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风景而饱含旅游开发的价值。

中共上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上虞大桥高铁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高铁会飞吗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第一次坐高铁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
自杀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