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环境管理和废弃物处理处置

2013-01-30吴春芳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年3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废弃物

吴春芳

(江苏理工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江苏常州213001)

高等学校历来被认为是知识的殿堂和象牙塔,整洁漂亮的校园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但是,大学毕竟是众多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大量废弃物产生的场所。长期以来,对大学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以及大学的环境管理问题,一直是各高校和相关部门讳莫如深的话题。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格局和规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普通高校在校生(本科和专科)总数已经从1977年恢复高考的几十万人激增为2010年的2231万人,逐步形成了拥有普通高校总数2358所(本科院校1112所,高职高专院校1246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的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格局。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重任,广大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包括餐厨废弃物、实验室废弃物、办公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的数量同样是惊人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处置,制定好相应的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并进行环境管理,是办好现代大学的重要工作。就高校面临的环境问题、高校环境管理的特殊性和高校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作一探讨。

1 高校面临的环境问题

大学校园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校园的环境规划和管理问题

相对于大学校园面临的校内外治安环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等,所提的校园环境规划和管理问题往往被高校管理层所忽视。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校园环境管理方式是将校园内的环境规划和废弃物处理处置交由后勤服务部门处理,对如何处理和处理的效果关心较少。事实上,一个高校作为一个组织、一个由几千或几万人组成的群体,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喜的是,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校园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已逐步从高校自办后勤服务向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转变,正逐步引入ISO9000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体系对校园环境进行管理[1]。

1.2 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问题

各高校由于学科和专业门类不同,所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其中,餐厨废弃物、办公废弃物是各类高校面临的共性废弃物。尽管各高校均在采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方式进行高校废弃物的减量化,但是在后续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方面做得不够,往往是一扔或一卖了之。对于化学类、材料类等学科和专业所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往往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运出校园就算处理处置完毕。

1.3 大学管理中的环保和资源意识问题

环保和资源的重要性,在高校管理层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之间往往是矛盾的,而且往往不是单个高校自身能够解决的。以考试用纸的浪费问题为例,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和督促学生学习,但是否需要用纸质考试,各高校均在探索,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在于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就是出卷考试,而且需要将学生考试卷保存到学生毕业后一年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高校的评估中将此看得很重,机考和网络考试在许多高校难以实行。

2 高校环境管理的特殊性

尽管各高校对校园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所差异,但是渴望校园整洁美丽之心是相同的,管理部门(一般为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或企业)和管理手段(一般采用后勤服务社会化)也是相似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后勤服务,走过了从单个高校独立自办后勤服务到简单的食堂(宿舍)单项承包、多项综合承包、小机关、无机关、多实体、大实体等高校生活后勤服务,以及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所、学生活动中心等高校部分条件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之路,走过了从单一高校后勤服务逐步发展到了多校联办或共享后勤服务,从不计成本服务高校逐步发展为按照交易成本为基本原则确定后勤服务模式之路,高校后勤服务纳入了全社会第三产业的范畴,这是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一大进步,也是办好高校后勤服务的关键[2]。在高校环境管理上,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体系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是由ISO/TC207(国际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的一个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目的是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学校等)实施正确的环境行为。环境管理体系(EMS)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不仅适用于制造业和加工业,而且适用于包括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在内的服务业。该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共分7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0-14100。

对高校而言,校园内的环境质量管理主要由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负责,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生活后勤服务过程和条件后勤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是高校废弃物的主要产生源,同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是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对照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高校后勤服务过程中应该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即高校后勤服务的环境方针、高校后勤服务的环境规划(策划)、环境方针和规划的实施与运行、高校生活后勤服务和条件后勤服务中的环境检查与纠正措施、高校环境管理评审等。这5个方面在逻辑上连贯一致,步骤上相辅相承,共同保证了高校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和实施,并持续改进,呈现螺旋上升之势。与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闭环管理模式相比,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没有停留在简单的闭循环的管理思路中,而是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变化以及环境保护永无止境的特点,是“PDCA”模式在环境管理中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高校育人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在制定环境管理方针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制定环境质量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实施宗旨时,除了得到后勤服务部门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认可以外,还必须得到高校最高管理部门(校务会或党委会)的承诺和认可,成为师生的共识;二是环境管理的重点领域,不仅是后勤服务企业本身,而且是校园内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三是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现,不仅依靠后勤服务企业员工,更应该紧紧依靠广大师生(服务对象)。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在确定贯彻落实企业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师生工作学习时间的特殊性,然后确定实施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重大的环境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同时,为保证体系的适用和有效,应设立监督、检测和纠正机制。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在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中,更应该将师生的反映和满意度作为促进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高的依据。考虑了高校的上述特殊性并有效实施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才能算作完成了一次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的循环,也才有可能持续改进。

3 高校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餐厨废弃物

高校餐厨废弃物是校园内产生量最大的废弃物种类之一,对其减量化是处理处置的第一要务。除了进行有效宣传,开展类似“光盘行动”的活动以外,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必须在饭菜质量上多下功夫,让师生买之则吃之,吃之则“光”之。其次是对高校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普遍推行,一个校园内从事餐饮服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众多,如何保证所有经营者均能够按照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处理处置好餐厨废弃物,是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3.2 办公废弃物

高校办公废弃物数量最多的是各类废纸和电子废弃物。对于各类废纸的处理处置,最有效的办法是由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进行分类收集,然后交给相关机构进行资源化利用。容易被高校所忽视的是各类办公用电器及其配件,一般高校的做法是集中存放和集中报废。这里的集中报废仅仅是一个报废手续,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事实上,单个的废旧办公用电器及其配件并不属于危险废弃物,但是一旦集中存放并集中处置时,必须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管理。高校集中报废的电脑、电池、打印机和油墨等,必须按照有关环境保护规定交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处理。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来自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考虑到政府用办公电器的危险废物属性和保密性,该市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相关设备报废时必须交由环保部定点拆解回收企业进行处理处置,否则不得使用财政经费购买新的办公用电器。

3.3 实验室废弃物

高校各类实验室均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纸质废弃物、机电类废弃物、化工类废弃物等。纸质废弃物和机电类废弃物可以参照办公废弃物进行处理,化工类废弃物必须按照有关危险废弃物的管理规定进行处置。一是对于化学化工和材料类实验室的各类废液的处理处置,必须遵循分类收集、源头处置与集中处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禁将实验室废液排入生活污水或雨水系统。对于没有条件将实验室废液接入工业污水处理管网的高校,应该建设独立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二是对于实验室废气的处理处置,必须遵循源头处置和达标排放的原则。目前,大部分高校化学化工类实验室的废气均采用“抽风排放室外”的做法,很少对排放到室外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置。三是对于各类试剂的包装容器、报废的化学试剂、易燃易爆剧毒类化学品的管理,各高校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各类试剂的包装容器进入生活垃圾箱、报废的化学试剂随意处置和易燃易爆剧毒类化学品管理不善等现象普遍存在,应该引起高校环境管理部门的重视。

[1] 吴春芳.ISO质量管理体系与高校后勤服务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2,413:54-55.

[2] 彭说龙.关于中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经济学思考[J].高教探索,2003(2):12-13.

[3] 祖赤,文建林,赵红艳.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国企业中的建立及实施[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2):76-77.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电子废弃物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及其原因初析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