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静脉特点及穿刺方法

2013-01-30刘英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针头进针输液

刘英华

老年患者静脉特点及穿刺方法

刘英华

在医学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显突出的普遍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老龄化的年代中逐年延长,住院或就诊的老年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加倾向。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晚年期间各个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呈退行性变化的阶段,98%的老龄人体质较弱,免疫力日趋低下,时常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而且临床症状和体征都较典型。临床护士应掌握老年人的静脉特点,提高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掌握进针的手法,了解进针部位情况,确定好进针角度,是提高“一针见血”率的基础操作,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

老年患者;生理和病理变化;静脉穿刺方法

静脉滴注给药是临床上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也是抢救患者的必经途径之一。近20年,在医院就诊和住院老年患者占很大的比例,部分老年患者是经常发病到医院就诊,也有又多次住院者,其静脉血管在多次穿刺遭到破坏再次穿刺时成功率较低。老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些异常,很重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过硬的操作本领和技术水平。本文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以及静脉血管的特点等方面,总结出静脉穿刺方法的点滴经验。

1 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

绝大多数老年患者的静脉管壁不仅增厚而且管腔狭窄又变硬 血管壁的弹性差或消失,失去弹性后脆性随之增加,由于肌肉和软组织的松弛,在静脉穿刺时,凝血速度快而回血的速度却缓慢。

生理和病理变化 60岁以后的老年人体力活动相对减少,心、肺功能受损程度不一,心输出量相对减少,血液的流动速度较慢。凝血酶原纤维增加,继而增强了血小板的聚集力,增强了血液在短时间的凝固,静脉内膜的弹力性纤维逐渐减少,静脉瓣萎缩且内膜变厚,使静脉不仅弹性会降低,也开始逐步硬化,个别患者甚至钙化。

2 选择静脉与操作方法

2.1 根据病种选择静脉血管

2.1.1 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大静脉和中等静脉的血管壁失去弹性,致使远心端的小静脉血管也不同程度的受损。故应选择手或足的小静脉穿刺。

2.1.2 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血液呈高凝固状态,选择在过于

细又过于短的血管处穿刺,回血的速度较慢,往往未见回血时就开始凝固,继而堵塞针头使穿刺失败。故糖尿病老年患者尽量在手或足的部选择的粗、直的血管。

2.1.3 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者的凝血机制相对较差,因脆性增加而使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肢体内侧皮肤处薄而浅的血管很容易被刺破,有时竟在穿刺成功后立即发生液体的外渗,故应避免选择肢体内侧皮处的血管穿刺穿刺。

2.1.4 瘫痪的老年患者患侧肢体不能活动,其静脉血管也很固定,比较容易进行穿刺,穿刺后也不影响肢体的活动度,静脉滴注药物既能治疗疾病又能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还能避免形成血栓,故此,瘫痪的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时最好患侧肢体血管。

2.1.5 根据药物的刺激性强弱选择血管,输入需短时间内进入体内的高渗溶液或刺激性较强的抗生素药物时,可选择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等穿刺成功率高,又易于固定的粗大静脉。管壁较薄致密度又低的小血管,易引起药液外渗,甚至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选择粗大血管可避免药物对小血管的刺激。

2.1.6 根据输液量来选择穿刺部位,手或足处血管适合在短时间内能将药物输入体内操作,如果输液时间较长(8h以上)或要求缓慢滴注的输液,可选择上肢的静脉或手背处静脉。

2.2 穿刺方法

2.2.1 老年人皮肤褶皱逐年增多,褶皱里沉积着许多污垢,消毒前用肥皂水擦洗,穿刺部位消毒的面积要大一些,消毒时用手绷紧皮肤后再行消毒。

2.2.2 选择手背静脉时,止血带应扎在腕关节上6cm处,并在选择的静脉穿刺处下2cm进针,待针头进进入血管内,见回血后方可再稍稍向前进针0.5cm左右。扎上止血带后,嘱患者将上肢自然下垂,手呈握拳式,握拳和松开交替进行,使预选的静脉血液血液集中在肢体的末端,充分暴露血管而便于穿刺。

2.2.3 如果在末梢血管输液时要选择5.5号的小号头皮针头,进针手法要用快而稳,宁可浅也不深的准确进针,避免因引起疼痛使血管收缩而穿刺失败,在穿刺成功后,为避免滑脱再加用夹板固定好。

2.2.4 对活动度较大的血管一手拇指绷紧血管周围的皮肤,固定住血管的下端后,以大合适的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再快速的刺入静脉,见到回血后再进入少许。穿刺时嘱老年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这样进针快,可减轻进针疼痛。

2.2.5 静脉穿刺时如遇静脉压较低的老年患者,穿刺时可凭临床经验,穿刺时有失去阻力的感觉,又不回血,只有挤压输液管的下端才能看到缓回血,如见到回血证实针头在血管内,为避免损伤血管一定要杜绝反复穿刺。

2.3 进针时手法粗、直血管可进针的角度可稍大,但必须小于40°,在穿刺血管的下方2cm以约20°角进针,见回血后稍向前进0.5cm处[1]。毛细血管穿刺速度宜缓慢,并要选用合适针头(5.5号针头),见到回血后不要继续再进针,以免针头刺破血管。浮肿部位的血管先挤压皮肤,待血管显露后再快速穿刺。浮肿部位的血管脆性较大,进针时动作应轻、慢。在肢体内侧皮血管处进针时,在使针头与血管纵向平行,以小角度轻轻进针,见回血后再沿着血管纵向慢慢平行进针少许。指间处的血管穿刺时力度稍重一些,进针角度可稍大,用两根棉棒固定在手指下面,用两条以上的胶布粘好棉棒,以防止血管的滑动。腕关节的皮肤松弛处血管穿刺时,左手绷紧皮肤,力度稍大,进血管时速度可稍快,否则针尖难以进入血管。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血管因受药物刺激而变硬,有的甚至管腔堵塞,输液时热敷输液的血管部位,以软化血管,输液完毕拔针时,指按压针眼处时间相对长一些,防止血管内出血而表面颜色青紫,影响下一次的穿刺[2]。

2.4 对皮下组织严重松弛者,在手或足处静脉血管穿刺失败时,要及时总结失败的原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使患者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护士用左手轻握患者的五指,选择好血管后,使患者的手背如同叩杯状,针头的斜面与皮肤呈相宜的角度,快速的从静脉正面处进针,待针头的斜面刺入皮下,见到回血后再将针头斜面与血管纵向平行慢慢向前推进。这样操作不仅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不能避免液体的外渗。穿刺前应了解血管走向和特点,用手摸清血管的粗细和深浅,直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血管的下端,减少血管滑动范围。如果血管有分叉,则在血管下约0.5cm处进针,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后,使针头放平,证实针尖压着血管时,将针体的角度稍抬高相宜角度,待回血后再将针头进入少许,用胶布固定好。

[1] 王玲,李华伟,田秀荣.进针角度对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16:445.

[2] 吴相慰,提高老年人静脉输液质量的几个环节[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84.

R248.1

A

1673-5846(2013)09-0489-02

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猜你喜欢

针头进针输液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