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眼复明为时尚早

2013-01-29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 2013年28期
关键词:电子眼眼球视网膜

电子眼复明为时尚早

近段时间来,山西男孩小斌斌被挖双眼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到愤怒和惋惜,而小斌斌之后的命运也让更多的人牵肠挂肚。前不久,中国香港知名眼科医生林顺潮表示,愿意资助小斌斌,为他安装仿真度极高的“义眼”,并在5年后等技术成熟时为小斌斌安装“人工电子眼”,帮助他恢复部分视力。那么“人工电子眼”究竟是什么“神器”?它真的能帮助小斌斌重见光明吗?

相当于一台微型相机

“人工电子眼”(以下简称“电子眼”)又名“仿生电子眼”,是一项将芯片植入人体的典型研究成果。它的原理就是在人的眼睛里装入一个芯片,这个芯片类似于一台微型相机,相机获取实时图像,把影像传送到接在视网膜背后的集成电路片,电路片的电极会形成一个图像,图像刺激视网膜,使盲人可以“看见”。

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威尔默眼科研究院的眼科学家胡马云说:“妙处就在芯片是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人脑连接起来。”而这种植入芯片治疗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具有完整的视觉神经系统,并且只对原来具有视觉感知能力的患者有效,因为大脑处理图像的能力需要经过后天的锻炼和学习。

恢复光感≠恢复视力

用电子眼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今年年初,德国图宾根大学茨莱纳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公布了第二次眼内植入芯片恢复视力的临床测试结果:9位接受眼内芯片植入手术的失明患者,在经历3至9个月不等的观察期后,被证实重新获得了一定的视力。

接受手术的患者能辨别树木、家具、桌子上的餐具,以及夜间的车灯等物体,并可以根据距离的远近自动适应调整。其中有两位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超过了2005年第一次接受临床测试的患者,另外3位患者还表现出了读认字母的能力。在此次临床测试中使用的芯片大小为3×3毫米,含1500万像素,视野范围在11度至15度视角之间,能以黑白图像的方式区分9个灰度的轮廓,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像素如此之高、且完全位于眼内的植入芯片。

但电子眼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美国研究机构曾经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美国科研人员对8名勇于尝试的人试装了电子眼,但仅有4人表示有模糊的光感,其余4人没有任何感觉,所以电子眼的效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明显。

美国S e c o n d S i g h t公司的仿生电子眼产品——A r g u sI I在今年2月通过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已在美国市场正式发售。该装置由一个微型摄像机和一片植入盲人患者眼球底部的人造视网膜组成。微型摄像机安装在失明患者佩戴的眼镜上方,摄像机拍摄到的外部动态图像信号通过一个无线发射器发送出去,而在植入患者眼球的人造视网膜中,装有一块超薄电子接收器,可以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

但是A r g u sI I仿生电子眼提供的脉冲信号并不能达到健康眼睛捕获的图像质量,它只能让大脑产生画质粗糙的黑白图像,帮助盲人感知到光明和黑暗,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当前的位置,并不能完全恢复视力。

处于试验阶段

“电子眼属于眼科非常前沿的技术,连美国都还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迄今为止,全球做了这个手术的人都屈指可数,大陆更是没有做过一例。”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苗琴表示,人的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严密的系统,是任何电子眼无法替代的,一个视觉神经上有几百个视觉纤维,不同的视觉纤维有不同的功能。

早在2004年,美国加州58岁的琳达·穆尔福特成为全世界最早接受电子眼移植手术的盲人患者。德国也在2005年进行了第一次临床试验,当时有11名患有色素视网膜炎的患者接受了芯片植入治疗。参加治疗的患者在植入芯片几天后均获得了感知光线的能力。但是这些患者在3个月的观察期后即取下植入的芯片,因为医学上对长期植入该芯片会带来哪些副作用尚不确定。

今年2月,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现年55岁的英国残奥会主席、前残奥会盲人游泳运动员蒂姆·雷迪什最近接受了芯片植入手术后,已经能够看到外界物体的轮廓。而参与手术的视网膜外科医生罗伯特·玛格罗兰指出,由于此种手术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因此医生们只在患者的一只眼睛中植入了视网膜芯片。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植入电子眼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但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电子眼距离推广还很遥远”。对于给小斌斌安装电子眼的消息,山西省眼科医院院长贾亚丁持反对意见,他表示“不希望小斌斌变成‘实验品’”。而且,和许多突破性技术产品一样,电子眼价格不菲。它的费用高达1.5万英镑,而且不包含手术费及康复费。

义眼安装技术已成熟

9月10日,小斌斌在深圳接受了义眼植入手术。“不要混淆义眼、电子眼等概念,引发民众不必要的期许,甚至不必要的伤害、后遗症。电子眼还远远没到成熟应用的阶段。”一名上海眼科专家忧心忡忡地说。他认为,电子眼科技在国际上已经起步多年,但远不足以从实验室进入临床应用,保守估计起码还要5到10年。

义眼即假眼,具体是在眼部外伤后,将一个近似眼球大小的植入物植入眼座,使得因为失去眼球的眼窝变得饱满,然后在眼座前方佩戴一个义眼片,这个义眼没有视物功能,但是可以让失去眼球的人在外表上和正常人一样。“现在的义眼技术已经达到了三维个性化和手工制作,仿真度非常高。”眼科专家介绍,义眼可以让失去眼球的人不至于因为外貌失去信心。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眼肿瘤与整形专家林明则表示,义眼技术已经在国内成熟地应用了几十年,不过,义眼仅仅是为了改善容貌,因而,临床上往往是单侧眼球丧失的患者会佩戴义眼,以减少对容貌的影响,双目失明者很少也没有必要植入一对义眼。(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电子眼眼球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交警的幽默提醒
90后李永乾:研发“盲人电子眼”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